傍晚准备返程时,李大爷硬是拉着他们往家里走,脚步飞快:
“走!去俺家吃饭!土灶上炖着自家养的土鸡,锅里蒸着红薯,还有俺老婆子腌的咸菜,都是家常味儿,你们肯定爱吃!”
盛情难却,几人只好跟着去了。
李家的小院收拾得干净,土灶里的火苗舔着锅底,鸡肉的香气从锅盖缝里钻出来,勾得人食欲大开。
饭桌上,李大爷就着咸菜喝了口酒,说起村里的事:
“俺们村出去打工的丫头,有好几个都跟陈桂兰一个样——在城里省吃俭用,工资大半寄回家里,有的还自己攒钱给村里修了水泥路,让老人孩子出门方便些。”
南昭听着,手里的筷子顿了顿,心里更坚定了要演好陈桂兰的决心——
这个角色从来不是虚构的,她背后站着千千万万个在底层努力生活的人,她们平凡却坚韧,善良又勇敢。
她一定要把陈桂兰演活,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普通人的光芒。
离开青川乡时,天已经黑透了。
车子行驶在乡间小路上,窗外偶尔闪过几户人家的灯火,昏黄的光在黑暗里格外温暖。
南昭的手机震了震,是苏晴发来的微信:
“我跟村里的妇女主任打好招呼啦!她们说能帮着做些旧衣服、编些竹篮,都是剧本里需要的老物件,保证做得跟当年一模一样!”
南昭回复了“谢谢晴姐”,放下手机,靠在车窗上轻轻闭眼。
竹子的声音在脑海里欢快地响起:「南姐,今天过得好充实啊!青川乡的人都好热情,李大爷的土鸡特别香,苏晴姐也特别好,还有陆总,一直帮你想着带语芯来玩、帮剧组协调道具,特别贴心!」
“嗯,大家都很好。”
南昭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声音轻得像在呢喃,
“接下来就是好好打磨演技,认真准备拍摄,不能辜负大家的期待,这也是原主的愿望。”
陆衍余光瞥见她疲惫的模样,悄悄调低了车载音乐的音量,轻声说:
“累了就睡会儿,到市区我叫你,路上我开慢些。”
南昭“嗯”了一声,意识渐渐模糊,很快就睡了过去。
梦里,她好像变成了陈桂兰,背着旧行李走在春天的油菜花田里,金黄的花田望不到边,风里满是花香。
远处传来父亲的喊声:“昭昭,在外头照顾好自己,常回家看看!”
她想回头回应,画面却突然变了——她站在聚光灯下,穿着洁白的礼服,手里捧着奖杯,台下满是掌声。
她低头一看,发现自己变成了原主,眼眶里满是泪水,那是梦想终于实现的泪水,也是被认可、被看见的泪水。
——
周六上午的阳光像被揉碎的金箔,透过录音棚的落地窗,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斑。
南昭牵着林语芯的手走进来时,约定好的音乐老师张老师已坐在调音台前等候,手里捧着一份打印好的简谱,封面上写着《小巷深处》插曲——《梨下约》。
“语芯来啦?”
张老师笑着起身,把简谱递到她面前,指尖点了点谱子上的音符,
“咱们今天先试试这首歌的小样,调子温柔,还带点淡淡的乡愁,特别适合你的声线,你先跟着我哼一遍旋律。”
林语芯接过简谱,指尖紧张地攥着衣角,指节都泛了白。
南昭看出她的局促,从包里拿出保温杯,倒了杯温蜂蜜水递过去,掌心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
“别紧张,就像平时在我阳台唱歌那样,把你想起青川乡老梨树、想起妈妈做饭香味的感觉唱出来就好,不用刻意追求完美。”
林语芯抿了口蜂蜜水,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心里的紧张消散了些。
她跟着张老师熟悉了两遍旋律,便抱着麦克风走进录音室,戴上监听耳机。
随着伴奏音乐轻轻流淌,她闭上眼睛,干净清澈的声音像山涧的溪流般漫出来,唱到“梨树下的约定,等春风再吹过”时,连调音台前的张老师都忍不住点头,眼里满是藏不住的赞赏,悄悄对南昭比了个“很棒”的手势。
可就在歌曲即将进入高潮,林语芯正要提起气息唱高音时,伴奏突然“咔”地中断,录音室里只剩下电流的“滋滋”声。
技术人员立刻冲过来检查设备,额头上很快渗出冷汗,反复调试了好几遍,最终无奈地摇着头:
“张老师,是线路烧了,配件得从仓库调过来,至少要两个小时才能修好,今天怕是录不完小样了。”
林语芯摘下耳机,眼眶瞬间红了,握着麦克风的手微微发抖,声音里带着委屈的哭腔:
“怎么办啊张老师?下周就要交小样给剧组了,要是赶不上......”
张老师也皱起眉头,掏出手机快速翻找着通讯录,想联系其他录音棚,可翻了半天却叹了口气:
“附近的棚子都被预定满了,周末本来就紧张,临时根本约不到。”
南昭看着林语芯失落的模样,心里忽然想起自己之前兑换的“乐器精通”技能——
上次为了拍短片里的弹唱镜头兑换后,一直没怎么用,或许这次能派上用场。
她走上前,指了指录音室角落立着的木吉他,对张老师说:
“张老师,或许我可以试试。我会弹吉他,咱们不用电子伴奏,用吉他弹唱来录,说不定效果更好。”
张老师愣了一下,随即眼前一亮,快步走到吉他旁,轻轻拨了下琴弦:
“你会弹吉他?那可太好了!
这首歌本来就带点民谣味儿,吉他弹唱反而更贴合‘家乡’的意境,比电子伴奏更有温度!”
林语芯也惊讶地抬起头,红着眼圈问:“南姐姐,你还会弹吉他啊?我从来没听你说过。”
“之前学过一阵子,一直没机会弹给你听。”
原主当然没学过,但南昭有乐器精通,什么样的乐器不会?
南昭笑着拿起吉他,调整好背带,指尖轻轻拨动琴弦。
流畅的旋律瞬间在录音棚里漾开,音色温暖又柔和,像冬日里的阳光,恰好能衬托林语芯干净的声线。
她靠着“乐器精通”技能,早已掌握了吉他的和弦转换与节奏把控,此刻指尖起落间,连每处音符的轻重、停顿的时长都恰到好处,将《梨下约》里的乡愁轻轻揉进了旋律里。
南昭抬头看向录音室里的林语芯,眼里满是鼓励:
“准备好了吗?我们这次不赶时间,慢慢唱,把心里的感觉都唱出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