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着银熊奖杯的航班,穿越云层,平稳地降落在熟悉的国内机场。当楚言、苏晚抱着睡眼惺忪的暖暖走出VIp通道时,迎接他们的是比去时更加汹涌的媒体狂潮和粉丝欢呼。鲜花、横幅、闪烁不息的闪光灯,将机场大厅映照得如同白昼。
“楚言!恭喜柏林封帝!”
“苏晚!看这边!”
“暖暖小公主!”
楚言依旧是一身低调的黑色常服,戴着鸭舌帽和口罩,将暖暖护在怀里,隔绝了大部分视线和噪音,只是偶尔对热情的粉丝微微颔首示意。苏晚则挽着他的手臂,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从容地应对着媒体的呼喊。那座沉甸甸的银熊奖杯,由助理小心地保管着,但其存在感,却笼罩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柏林折桂的消息早已在国内引爆舆论。这不仅仅是楚言个人的荣誉,更被视作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的一次重要突破。官方媒体、影视协会、各大品牌方……雪片般的祝贺与合作邀约再次涌向林薇。楚言的商业价值和行业地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几乎难以企及的高度。
然而,回到位于市郊的别墅,关上门,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后,这个家却迅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暖暖似乎完全没意识到爸爸拿回的“银熊”有多么了不起,在她眼里,那只是一个造型奇特的、新的“玩具”。她更开心的是,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可以陪她玩好久好久没玩的拼图和过家家。
楚言将奖杯随手放在了书房那个专门陈列荣誉的架子上,与金梧桐奖杯并列。他没有过多地驻足欣赏,仿佛那只是一件完成的工作得到的正常回报。他脱下外套,很自然地走进厨房,给自己和苏晚倒了杯水,然后便陪着暖暖坐在地毯上,听她叽叽喳喳地讲述他们不在时,她和阿姨在家发生的“大事”。
苏晚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柏林颁奖礼那晚,楚言在万众瞩目下说出“家是唯一的归途”时,那深邃而郑重的眼神。此刻,他正用最平凡的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荣誉如同潮水,汹涌而来,也终将退去。而家,是永恒的岸。
接下来的日子,楚言和苏晚再次进入了低调的休整期。他们推掉了绝大部分的庆功宴和商业活动,谢绝了无数深度访谈的邀请。林薇理解他们的选择,尽职地充当着“防火墙”,只筛选了极少数具有深远意义的官方活动和公益项目。
楚言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阅读和陪伴家人上。他甚至开始跟着网上的教程,学习如何烘焙简单的饼干,虽然成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引得暖暖皱着鼻子说“爸爸做的没有妈妈做的好吃”,但他乐此不疲。苏晚则重新拾起了之前中断的艺术史课程,偶尔会去话剧院看几场小众却高质量的话剧,沉淀自己。
外界关于“柏林影帝”的热议仍在持续,但别墅内,时间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而温柔。
这天傍晚,苏晚在整理从柏林带回来的行李时,翻出了一个丝绒盒子。里面是一枚她在柏林一家古董店里偶然看到的、造型古朴的羊脂玉平安扣。玉石温润无瑕,触手生温,她一眼就看中了,觉得和暖暖很配。
她走到客厅,暖暖正靠在楚言身边,听他念绘本。苏晚拿出平安扣,用红色的丝线编好,小心地戴在暖暖的脖子上。
“暖暖,这是妈妈从柏林给你带回来的礼物,保佑我们暖暖平平安安。”苏晚柔声说。
暖暖低头看着胸前温润白皙的小玉扣,喜欢得不得了,用小手摸了又摸,抬头甜甜地笑道:“谢谢妈妈!暖暖喜欢!”
楚言也放下绘本,目光落在女儿颈间的玉扣上,又抬眸看向苏晚,眼神柔和。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那枚玉扣,感受着那细腻温凉的触感,低声道:“很好。”
夜色渐深,暖暖戴着新得的玉扣,心满意足地睡着了。
主卧室内,苏晚靠在床头,看着身边已然熟睡的楚言。柏林之行的疲惫似乎已经完全消散,他的睡颜安稳沉静。银熊奖带来的巨大声望和压力,仿佛都被这日常的烟火气悄然化解。
苏晚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臂。在卧室柔和的夜灯下,那淡蓝色的纹路若隐若现。她发现,自柏林归来后,这股星辉之力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它不再像拍摄《星骸》时那样容易躁动,而是变得更加内敛、凝实,如同被反复锤炼后的精钢,静静地流淌在血脉深处,与她自身的呼吸、情绪更加完美地融合。当她凝视那枚戴在暖暖身上的羊脂玉扣时,甚至能感觉到星辉之力传递出一丝极其细微的、如同共鸣般的愉悦波动。
这变化让她心安。或许,不断的经历、荣誉的洗礼、家庭的温暖,本身就是对这力量最好的滋养与掌控。
她轻轻躺下,靠近楚言,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温度和【灵魂羁绊】平稳流淌的暖意。
窗外,月华如水,万籁俱寂。
窗内,荣光沉淀,暖玉生辉,岁月静好。
柏林夺魁的华彩乐章已然奏响并缓缓落幕,生活回归了它最本真的节奏。但这并非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在这个起点上,他们拥有了更坚实的内心、更广阔的视野,以及彼此之间更加牢不可破的羁绊。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新的角色、新的舞台。但只要这个家还在,只要身边的这个人还在,他们便有足够的勇气和温暖,去迎接一切未知,将平凡的日子,过成永恒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