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的钟声,终于在冬日的寒风中敲响。附中的校园被一种肃穆而紧绷的气氛笼罩,连平日里最喧闹的走廊也变得鸦雀无声,只剩下匆匆奔赴考场的脚步声和书本翻动的细碎声响。
宁晚坐在考场里,手心微微出汗。她深吸一口气,脑海里像过电影般闪过这学期以来的无数个日夜——自习室昏黄的灯光,江野清冷的讲解声,“摘星”笔记本上日益增多的墨迹和发光的小星星,还有那颗在答疑课上悄然出现在她练习册旁的薄荷糖。
她攥了攥掌心,那里仿佛还残留着某种力量。然后,她低下头,摊开试卷,开始答题。
题目很难,尤其是理综,压轴题一如既往地刁钻。宁晚遇到好几处卡壳,额头都急出了细汗。但每当她感到慌乱时,就会下意识地想到江野说过的“回归课本,巩固基础”,想到他解题时那副冷静自持、仿佛天塌下来也不会变的表情。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反复审题,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入手,一步步推导,竟然也磕磕绊绊地解出了大半。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宁晚放下笔,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没有狂喜,没有失落,只有一种耗尽全部力气后的虚脱和……平静。她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她都可以坦然接受。
她随着人流走出考场,冬日下午的阳光懒洋洋地照在身上,带着一丝虚假的暖意。教学楼里瞬间炸开了锅,对答案的、抱怨题目太难的、讨论寒假计划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嘈杂得让人头晕。
宁晚没有参与讨论,她只是默默地收拾好笔袋,随着人潮慢慢往楼下走。心里空落落的,像是被抽走了支撑许久的什么东西,一时间有些无所适从。
走到一楼大厅,喧闹声更甚。她下意识地抬眼,目光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无目的地搜寻着,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在找什么。
然后,就在大厅角落那根巨大的廊柱旁,她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江野斜倚在廊柱上,单肩松松地挂着书包,双手插在羽绒服口袋里。他没有和任何人交谈,只是微微低着头,额前碎发垂落,遮住了部分眉眼,看不清神情。周围是涌动的人潮和鼎沸的人声,他却像身处一个独立的静默结界,与周遭的一切格格不入。
他似乎在等人。
宁晚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他……是在等她吗?
仿佛感应到她的视线,江野抬起了头。目光穿越熙攘的人群,精准地捕捉到了她。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没有考后的放松或焦虑,只有一片沉静的、如同深海般的平和。
四目相对。
周围所有的喧嚣仿佛都在这一刻褪去,世界只剩下彼此。
他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用目光无声地询问:考完了?感觉怎么样?
宁晚看着他,看着他在这片混乱中为她保留的、安静的角落,看着他眼中那份仿佛能包容她所有情绪的沉静,心里那点考后的空虚和茫然,瞬间被一股巨大而熨帖的暖流填满。
她也没有说话,只是对着他,轻轻地点了点头。嘴角不自觉地向上弯起一个细微的、带着疲惫却无比释然的弧度。
江野看到了她的笑容和她点头的动作。他眼底那片深海似乎微微漾开了一圈涟漪,极淡,却真实存在。他也几不可察地,对她点了点头。
然后,他直起身,从倚靠的廊柱旁离开,朝着她的方向,不紧不慢地走了过来。
人群自动为他分开一条缝隙。
他走到她面前,停下。距离很近,她能闻到他身上干净的、带着冬日凉意的气息。
“走吧。”他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些,带着一种考后特有的松弛感。
“嗯。”宁晚应了一声,跟在他身侧。
两人并肩走出喧闹的教学楼。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依偎在一起,漫步在考后松弛的校园里。
他没有问她考得怎么样,没有对答案,甚至没有多说一句话。
只是在她身边,沉默地、坚定地陪伴着。
但这无声的陪伴,却比任何追问和安慰,都更让宁晚感到安心和温暖。
她知道,他懂。
懂她此刻需要不是分析得失,不是展望未来,只是需要一点时间,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缓缓脱离,需要一个人,安静地陪她走完这考后的第一段路。
寒风依旧凛冽,夕阳即将沉落。
但宁晚却觉得,这个冬日的傍晚,因为身边这个人无声的等待和陪伴,变得格外宁静而美好。
期末的大幕,已然落下。
一段紧张的旅程,暂告段落。
而新的故事,或许就藏在这沉默并肩的归途里,在彼此心照不宣的呼吸间,悄然孕育。
未来如何,尚未可知。
但此刻,有他在侧,便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