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嬷嬷几乎每日都会出现在养心殿,不是独自来给皇上送的吃的汤水点心,就是陪着孙妙青一起来,每日养心殿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况且她以前就是跟着皇上的人,只是现在被送给了孙妙青而已。
给皇上行过礼以后,笑容满面的道:“永寿宫的第一枝桃花开了,我们娘娘看过以后,找宫人巴巴的剪了这朵桃花过来,说是与皇上共赏春日桃花!”
素雅端庄的白色观音瓶中斜斜的插着一枝桃花,褐色枝干上满是挤挤挨挨的花苞将开未开,只有两朵桃花悄悄的绽放在枝头,好一幅热热闹闹生机勃勃的景象。
“苏培盛,将这桃花摆在朕的书案上。孙嬷嬷,你去替回了你们娘娘,就说春日寒凉多披件衣裳,朕招了几个大臣来养心殿议事,中午不一定有时间回永寿宫,若是饿了就先吃,不用等朕!”
现在皇上的一日三餐十有七八是在永寿宫用的,若是不去,一定会提前交代,免得她空等。
孙嬷嬷带着空的食盒回去了。
皇上一边喝着汤,一边欣赏着桃花插瓶,不住的点头欣赏。
只要是孙妙青给他的一针一线他都会好好保管,心意最难得。
“苏培盛,你也来看看,这春日的第一枝桃花如何!这淑妃心思倒是巧妙,不错!”
苏培盛微微一笑,你都说好了那我自然是只有夸的,躬身恭维道:
“这淑妃娘娘送来的花自然是花开的好,可最重要的是心意更是难得,奴才从来没有见过有一个人这么惦记着皇上,一花一景都能想到皇上,这梅花,迎春花,梨花,杏花,桃花,皇上你说说,淑妃娘娘看到的第一只新开的花,必定要拉着皇上同赏,就算是皇上政务繁忙,也会送到养心殿来!若真是要奴才说,皇上上您看看,每日的汤水点心总是不见少,御医把脉都说,皇上的身体健康非同一般,用不用心可想而知,连奴才也算是沾了皇上的光了。”
这些日子不光是皇上身体强健,苏培盛也觉得身体好了些,虽然说每次都是皇上喝剩下的赏给他,可他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自然十分领情。
皇上被苏培盛说的龙颜大悦,笑骂道:“如今你的心全偏在淑妃那里去,朕原来不知是喝了淑妃宫中汤水的缘故。”
皇上和苏妙青两情相悦,自然是不介意苏培盛帮着永寿宫说话,毕竟他的心都是偏的,当然要求他的人跟着一起偏向永寿宫了。
“前几日天气暖和,皇帝一下减去了几层衣服,到了下午时分天气冷了,奴才还没觉得什么呢,这淑妃娘娘有过来打发人提醒给皇上加衣服,又是连着几天冰糖炖雪梨、雪梨银贝汤、鹧鸪煲川贝母、自从淑妃娘娘进宫以后皇上您自己说说,可有过咳嗽一声的时候,可曾有身体不适?”
苏培盛如今已经彻底的倒向永寿宫了。
有皇上的偏爱,肚子里面有双生子嗣,只等尘埃落定。
“是,青青总是与旁人不同,就是纯元皇后也远不及她妥帖细心,她对朕总是用了十二分的心思,如此情深厚谊,朕若是不偏她着几分,岂不是忘恩负义?”
苏培盛听到纯元皇后也不及孙妙青已经很淡定了,只是他很明智的没有去评价纯元皇后或者孙妙青。
皇上看着他眼观鼻、鼻观心也不怪罪,摸了摸鼻子:“地方上贡的的玉石、珍珠玛瑙、珊瑚、人参、象牙、你先多挑些好的送给永寿宫,其他的再入内务府!青青也还喜欢翡翠毕竟她带过几次,你也不要忘记了,你就记得漂亮的珍贵的都给她挑上,到了晚上禁宵了以后,再从养心殿抬入永寿宫去!”
苏培盛从容的退下,立刻去安排这件事,反正今日的折子多,不批改完一般不会结束,正好趁这个时间去处理。
以前他的生母是宫女出身,在宫里还是免不了被高位嫔妃的刁难,怀着他的时候七灾八难的,好不容易保下了他,身体也不甚康健,每年冬天总是要病几场。
以前苏妙青没有进宫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及纯元皇后,可自从孙妙青进宫以后与皇上定情,在皇上心里不知不觉已经悄然超过了纯元皇后。
现在是连纯元皇后也不及孙妙青在他心中的地位。
他的心总是很小的只能装一个人,每次只能全心全意的对待一个人。
对于纯元皇后他确确实实真心的喜爱过,只是斯人已逝他确实放下了。
雍正皇帝晃了晃神,会心一笑,吩咐完以后皇帝又开始沉浸在政事之中,预备着早些把这些整理完早一些去永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