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三藏听信了猪八戒猜疑的话,无奈地攀鞍上马。
猪八戒在前边开路,沙僧挑着行李,师徒三人继续西行。
过了白虎岭,眼前忽然出现一片林丘,只见藤葛相互缠绕,松柏郁郁葱葱,浓郁的绿意仿佛要将人淹没。
唐三藏不禁叮嘱道:“徒弟们啊,这山路崎岖难行,又有这茂密的松林,树木繁杂,一定要格外小心,说不定就藏着妖邪妖兽呢。”
那呆子猪八戒,抖擞起精神,大声吩咐沙僧牵好马,自己则高高挥起钉耙,用力在前面开路,引领着唐三藏径直走进松林之中。
正走着,唐三藏勒住马缰绳,满脸无奈地说道:“猪八戒啊,为师今日实在是饿坏了,你去哪儿给我找点斋饭来吃呢?”
猪八戒拍着胸脯应道:“师父请下马,您就在这儿等着,老猪我去寻便是。”
唐三藏下了马,沙僧也赶忙放下担子,取出钵盂递给猪八戒。
猪八戒接过钵盂,说道:“我这就去啦。”
唐三藏忙问:“你去哪儿找呀?”
猪八戒拍着胸脯道:“您别管,我这一去,便是钻冰取火也要寻来斋饭,压雪求油也要化来饭菜。”只见他大踏步出了松林,往西走了十多里路,一路上左顾右盼,却连个人家的影子都没瞧见,这地方真是狼虎出没,荒无人烟。
呆子走得疲惫不堪,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心中暗自嘀咕:“以前孙猴子在的时候,老和尚要啥有啥,如今轮到我,才真正体会到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呐,这地方确实没处化斋啊。”
走着走着,瞌睡虫也上来了,他脑袋昏昏沉沉,寻思着:“我要是就这么回去,跟老和尚说没处化斋,他肯定不信我走了这么多路。看来得再磨蹭个把时辰,才好回去交差。也罢,也罢,且在这草丛里睡会儿吧。”
说着,呆子就一头拱进草丛里,身子一歪便睡下了。
一开始还想着就眯一会儿就起来,可哪知道走路辛苦的人,一倒下,就呼噜呼噜地睡死过去了,还不时地咂咂嘴,翻个身。
唐三藏在林间,突然感觉耳热眼跳,心里七上八下的,像揣了只兔子般十分不安。
他急忙回头对沙僧说道:“悟能去化斋,怎么这么久还不回来?”
沙僧挠挠头道:“师父,您还不了解他嘛,他瞧见这西方人家大多乐意斋僧,他肚子又大,哪里还顾得上咱们?肯定得吃饱了才回来呢。”
唐三藏皱着眉头道:“话是这么说,可万一他在那儿贪吃,我们上哪儿找他去?这天色渐渐晚了,这地方又不适合过夜,得赶紧找个落脚的地方才好。”
沙僧赶忙道:“师父别急,您先在这儿坐着,我去找他回来。”
唐三藏连连点头道:“对,对。有没有斋饭倒也罢了,关键是找个住的地方要紧。”
沙僧抄起宝杖,就径直出了松林去找猪八戒。
唐三藏独自一人坐在林中,烦闷不已,只好强打精神站起身来,把行李归拢到一处,将马拴在树上,取下头上戴的斗笠,插好锡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缁衣,慢步在幽静的树林里,权当是散散心。
唐三藏看遍了周围的野草山花,却无心欣赏,耳边尽是归巢鸟雀的嘈杂叫声。这林子本就草深路窄,加上他心思烦乱,不知不觉就走错了方向。
他一方面是想散散闷,另一方面也是想找找猪八戒和沙僧。
却没想到,他俩走的是直西路,唐三藏转了一会儿,竟朝着南边走去了。
走出松林后,他一抬头,只见那边金光闪烁,彩气腾腾。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座宝塔,金顶闪耀着光芒。这是西落的夕阳映照在金顶上,才显得如此明亮。
唐三藏不禁感慨:“我这弟子真是没缘分呐!自从离开东土,我便发下宏愿,逢庙烧香,见佛拜佛,遇塔扫塔。那放光的不正是一座黄金宝塔吗?怎么就没走那条路呢?塔下想必有寺院,寺院里肯定有僧人,我且过去看看。这行李和白马,料想此处无人经过,应该也不会有事。要是那边有方便借宿的地方,等徒弟们来了,咱们就一同在那儿歇脚。”
哎!这唐三藏一时之间可真是倒霉透顶。你看他迈开步子,径直走到塔边,但见此处:
石崖万丈高耸、山峦直插云霄,根基连地峰巅触天,杂树藤萝蔓延,花映草尖、水淌云洞,倒木横涧、枯藤挂峰,桥下清泉流、台上粉泛光,远似三岛天堂、近如蓬莱仙境,松竹环溪、禽兽穿梭,香草野花繁茂,却暗藏凶险。
唐三藏举步向前,刚走到塔门之下,只见里面挂着一个斑竹帘子。
他大步跨入门内,伸手掀起帘子就往里走。猛地抬头,却瞧见石床上侧卧着一个妖魔。
此妖脸色青靛、獠牙雪白,正口发呀呀声,鬓毛如染胭脂般杂乱,紫须如荔枝嫩芽,鼻如鹦嘴、眼若曙星,拳头似僧钵,蓝脚如崖边乱根,斜披惹眼黄袍,手握精光宝刀,身眠无瑕石头,曾如排蚁阵般指挥小妖,稳坐如老怪威风,能与月、影共饮,风生两腋时品茶,神通广大可瞬间游遍天涯。
荒林之中鸟雀喧闹,深莽之处龙蛇蛰伏。仙子在此种玉,道人于此处炼丹。这小小的洞门,虽说比不上阿鼻地狱那般恐怖;但这凶巴巴的妖怪,却如同牛头夜叉般吓人。
唐三藏瞧见他这副模样,吓得脸色惨白,浑身酥麻,两腿发软,转身就想赶紧离开。
可刚刚转过身,那妖魔灵性十足,一下子撑开一双金睛鬼眼,大声喊道:“小的们,你们看看门外是什么人!”
一个小妖赶忙伸头往门外一看,见是个光头的唐三藏,眼睛顿时一亮,连忙跑进去报告:“大王,外面是个和尚,脑袋圆圆的,脸大大的,两耳垂肩,一身嫩肉,皮肤细滑,真是个不错的和尚!”
那妖一听,呵呵笑道:“这可真是蛇头上的苍蝇,自己送上门的衣食。你们这些小的们,赶紧追上去,给我把他抓进来,我重重有赏!”
那些小妖一听,如同一窝蜂般,齐齐拥了上去。唐三藏见状,虽说心急如焚,脚步也如飞奔一般,但终究是心惊胆战,腿软脚麻,再加上山路崎岖,树林幽深,天色渐晚,脚步哪里还挪得动?很快就被那些小妖平抬了去。
那众小妖,把唐三藏抬到竹帘儿外,欢欢喜喜地报告:“大王,和尚抓进来了。”
那老妖偷偷瞧了一眼,只见唐三藏头顶端正,相貌堂堂,果然是个好和尚。
他心中暗自思量:“这么好的和尚,必定是来自上方仙界,绝非等闲之辈。若不摆出点威风,他怎会乖乖降服?”
刹那间,他狐假虎威起来,红须倒竖,血发冲天,眼睛瞪得仿佛要迸裂开来,大喝一声:“把那和尚带进来!”
众妖们齐声响亮地答应:“是!”
便将唐三藏用力往里面一推。
这真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唐三藏只得双手合十,向他行了个礼。
那妖目光凶狠地问道:“你是哪里的和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快快如实说来!”
唐三藏强作镇定道:“我本是唐朝的僧人,奉大唐皇帝的敕命,前往西方访求经偈。路过贵山,特来塔下拜谒圣像,不想惊动了您的威严,还望您恕罪。等我从西方取得真经返回东土,必定会永远铭记您的大名。”
那妖听了,呵呵大笑道:“我就说你是上邦来的人物,果然没错。我正想吃你呢,你却来得正好!正好!不然,可就白白错过了。你本就是我口中的食物,自然会自己送上门来,就算想放你走,也放不了,想跑也跑不掉!”
说罢,他不耐烦地吩咐小妖:“把那和尚给我绑了!”
那些小妖一拥而上,将唐三藏用绳索紧紧捆绑,绑在了定魂桩上。
老妖手持钢刀又问道:“和尚,你们一行有几个人?难不成你一个人就敢上西天?”
唐三藏见他持刀,吓得声音都有些颤抖,老实答道:“大王,我有两个徒弟,分别叫猪猪八戒和沙和尚,他们都去松林里化斋了。还有一担行李,一匹白马,都放在松林里呢。”
老妖一听,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喜道:“又有造化了!两个徒弟加上你,一共三个,再加上一匹马,够我吃一顿啦!”
小妖道:“我们去把他们抓来。”
老妖狡黠地一笑,道:“别出去,把前门关了。他们两个化斋回来,肯定会找师父。找不到师父,肯定会找到我这门口。常言道,上门的买卖好做,咱们就等着慢慢抓他们。”
于是,众小妖把前门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