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唐三藏心系袈裟,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寐。
好不容易熬到窗外透白,天光初现,他便迫不及待地翻身而起,急忙叫道:“悟空,天明了,快些去寻袈裟!”
孙悟空一个骨碌跳将起来,只见众僧已恭敬地站立在旁,备好汤水。
孙悟空叮嘱道:“你等务必用心服侍我师父,老孙去也。”
唐三藏赶忙下床,一把扯住孙悟空,问道:“你这是要往哪里去?”
孙悟空胸有成竹地说道:“俺寻思这桩事,皆是观世音菩萨的不是。她既有这个禅院在此,受了这方人家的香火供奉,却又纵容那妖精在附近邻住。俺这便去南海寻她,与她理论一番,定要她亲自来问那妖精讨回袈裟还我。”
唐三藏忧心忡忡地问道:“你这一去,几时能回来?”
孙悟空满不在乎地说道:“快的话,饭罢便回;慢些,晌午之时也定能成功。这些和尚,你且放心,他们定会好好服侍,老孙去也。”
话音刚落,孙悟空早已化作一道残影,消失得无影无踪。
须臾之间,他便来到了南海。停云驻足,眼前奇景如梦如幻:汪洋大海无边无际,水势磅礴,与天相连。
祥光如同轻纱般笼罩着整个宇宙,瑞气缭绕,映照得山川熠熠生辉。
千层雪浪如猛兽般怒吼着冲向青霄,万迭烟波在白昼中翻涌不息。
海水飞溅到四方,浪涛滚滚环绕四周,那声音犹如振聋发聩的轰雷,又似惊心动魄的霹雳。
且看那海的中央,一座五色朦胧的宝迭山屹立其中,红黄紫皂绿蓝,色彩斑斓夺目。
方才领略到观世音菩萨胜境的冰山一角,便已令人惊叹不已,这南海落伽山,当真是一处绝妙之地!
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要穿透虚空。山间千样奇花争奇斗艳,百般瑞草生机勃勃。
微风拂过,宝树摇曳生姿,日光照耀下,金莲璀璨夺目。观音殿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泽,潮音洞的洞门仿若铺着一层华丽的玳瑁。
绿杨的树荫里,鹦哥欢快地啼鸣;紫竹林中,孔雀优雅地踱步。罗纹石上,护法神威严庄重;玛瑙滩前,木叉英姿飒爽。
孙悟空被眼前的奇景深深吸引,却也并未过多停留,径直按落云头,来到竹林之下。
早有诸天迎上前来,恭敬说道:“菩萨先前与众仙提及大圣归善,对大圣之事甚是宣扬。如今大圣保唐三藏西去,不知为何得暇至此?”
孙悟空赶忙说道:“因保唐三藏途中,遭遇一事,特来拜见菩萨,烦请诸位为我通报一声。”
诸天听闻,赶忙来到洞口报知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随即唤孙悟空入内。
孙悟空谨遵佛法,踏入洞内,来到宝莲台下,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
观世音菩萨开口问道:“你来所为何事?”
孙悟空直言道:“我师父路经你的禅院,你在此享受人间香火,却容留一个黑熊精在附近居住,致使他偷了我师父的袈裟。我屡次向他取讨,他却拒不归还。今日特来向你索要袈裟。”
观世音菩萨微微皱眉,责备道:“你这猴子,说话怎如此无礼!熊精偷你袈裟,你为何来找我讨取?还不是你这孽猴行事莽撞,随意卖弄宝贝,让小人瞧见。又肆意行凶,唤风发火,烧了我的留云下院。如今反倒来我这里撒野!”
孙悟空见观世音菩萨如此说,深知观世音菩萨知晓过去未来之事。心中一惊,慌忙再次礼拜,诚恳说道:“观世音菩萨,还乞恕弟子之罪,事情确实如您所说。但那怪物实在太过顽固,执意不肯归还我袈裟,师父又要念那紧箍咒,老孙实在忍受不了头疼之苦,故而前来恳请菩萨慈悲相助,助我拿下那妖精,取回袈裟,继续西行。”
观世音菩萨沉吟片刻,说道:“那怪物神通不小,与你不相上下。也罢,看在唐三藏的面上,我便与你走这一遭。”
孙悟空闻言,心中大喜,赶忙谢恩再拜。
随即请观世音菩萨出门,二人一同驾起祥云,往黑风山而去。孙悟空心急如焚,时不时低头查看距离黑风山还有多远。
观世音菩萨则神色平静,她知晓此次收服黑熊精并非易事,需步步谨慎。
孙悟空忍不住说道:“菩萨,那黑熊精神通不小,此次多亏您亲自前来,定能将那袈裟顺利取回。”
观世音菩萨微微点头:“你这猴子,以后行事也当稳重些,莫再如此莽撞。”
须臾间,便来到了黑风山。缓缓坠落云头,依照路径寻找妖洞。
正前行间,只见山坡前走出一个道人,手中捧着一个玻璃盘儿,盘中安放着两粒仙丹,正急匆匆地往前赶路。
孙悟空定睛一看,认出他正是黑熊精的朋友凌虚子。
孙悟空二话不说,扯出金箍棒,照着那道人当头就是一下。只听得“噗”的一声闷响,那道人顿时脑浆迸裂,鲜血飞溅,当场毙命。
观世音菩萨见状,大惊失色,责备道:“你这个猴子,还是这般莽撞冲动!他又不曾偷你袈裟,与你也素不相识,并无冤仇,你为何就将他打死?”
孙悟空赶忙解释道:“菩萨,您有所不知。他便是那黑熊精的朋友,昨日老孙瞧见他与一个白衣秀士,在坡前高谈阔论。后日乃是黑熊精的生日,要邀请他们来举办‘佛衣会’。今日他先来拜寿,明日便去参加‘佛衣会’,所以老孙认得他。料想他今日定是替那妖去上寿的。”
观世音菩萨听了,微微点头道:“既是这等缘由,也罢。”
孙悟空这才走上前去,将那道人提起来查看,原来是一只苍狼所化。再看旁边那个盘儿底下,刻有“凌虚子制”四个字。
孙悟空见状,不禁笑道:“哈哈,真是造化!造化!老孙省事,菩萨也省力。这怪可谓是不打自招,今日便让他有个了断。”
观世音菩萨疑惑道:“悟空,你这话是何意?”
孙悟空笑道:“菩萨,我有一计,名为将计就计,不知菩萨可愿依从?”
观世音菩萨道:“你且说来听听。”
孙悟空说道:“菩萨,您瞧这盘儿中的两粒仙丹,正好可作为我们与那妖魔见面的礼物;这盘儿后面刻的‘凌虚子制’四字,便是我们行事的关键。菩萨若肯依我。
我便有个周全的计较,如此一来,既无需大动干戈,也不必劳师征战,那妖魔即刻便会遭殃,佛衣也能立刻出现;菩萨若是不依我,那菩萨您往西去,老孙我往东行,佛衣便当作拱手相送,唐唐三藏也就只能白白落空了。”
观世音菩萨笑道:“你这猴头,倒是伶牙俐齿!”
孙悟空赶忙说道:“不敢,只是觉得这是个可行之计。”
观世音菩萨问道:“你且说说这计较究竟如何?”
孙悟空说道:“这盘上刻着‘凌虚子制’,想来这道人便叫凌虚子。菩萨,您若依我,便变作这个道人,老孙将这丹吃了一粒,再变上一粒略大些儿的。菩萨您就捧着这个盘儿,带着两粒仙丹,去给那妖上寿,把这丸大些的让与那妖。待那妖一口吞之,老孙便趁机行事,他若不肯献出佛衣,老孙便在他肚肠里大闹一番,看他交是不交!”
观世音菩萨无奈,思索片刻后,只得微微点头依了他。
孙悟空见状,笑道:“如此便好!”
此时,观世音菩萨施展无边法力,以亿万化身之能,刹那间,便变作凌虚仙子:身着鹤氅,仙风飒飒,身姿轻盈,仿若要飘然而去,步入虚无之境。
面容苍颜如松柏般古朴,却又透着一种古今罕见的秀丽之色。行止之间,去去还无住,仿若超脱尘世,却又如如自在,自有一番殊胜之处。
看似千般变化,实则总归归一法,不过是暂时变换了这副外在的躯壳罢了。
孙悟空看着观世音菩萨的变化,不禁赞叹道:“妙啊!妙啊!真分不清是妖精化作了菩萨,还是菩萨化作了妖精?”
观世音菩萨微微一笑,说道:“悟空,菩萨与妖精,本就在一念之间;若论其本来面目,皆属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