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子神色庄重,说道:“贫道奉燃灯之命,在此等候道友多时了。此处乃是绝龙岭,你已身处绝地,为何还不归降?”
太师闻仲听罢,放声大笑,说道:“云中子,你莫要把我闻仲当作无知小儿。怎能说我身处绝地,以此来欺瞒我。你我皆精通五行之术,于道法亦是知根底。你如今这般戏耍我,倒要看看你有何手段能奈何我!”
云中子目光坚定,说道:“你当真敢踏入这地方?”闻太师心高气傲,毫不犹豫便前行。
云中子见状,抬手发雷。瞬间,平地上生出八根通天神火柱。但见这火柱,高达三丈有余,粗细圆径也有一丈多,按照八卦方位,即干、坎、艮、震、巽、离、坤、兑排列。
火柱表面符文闪烁,隐隐散发着炽热的光芒。云中子再次发手,雷鸣阵阵,那火柱应声裂开,每一根柱内赫然现出四十九条火龙,火龙周身烈焰飞腾,张牙舞爪,一时间,热浪如汹涌的潮水般向四周滚滚扑去。
太师闻仲却依旧大笑道:“这离地遁术,人人皆会;火中法术,个个都能施展。就凭此术,也敢来欺我!”说罢,他掐定避火诀,稳稳站于火中。
太师闻仲掐定避火诀,站在火柱中间,对着外面大声喊道:“云中子!你的道术不过如此!我不会在此久留,这就离去!”言罢,他向上一升,驾起遁光欲逃。
却不知云中子早已将燃灯道人的紫金钵盂置于上方,严严实实如同盖子一般盖住。闻太师浑然不知,向上猛冲,只听“哗啦”一声,九霄烈焰冠被撞落尘埃,他满头青丝瞬间披散开来。闻太师双眼圆睁,脸上满是震惊与不甘,随着一声惨叫,重重地跌落在地。
云中子在外面不断发雷,四周霹雳声响彻,火势愈发凶猛。可怜这成汤的首太师闻仲,一心为国,却在此处捐躯!
只见一道灵魂悠悠往封神台飘去,有神祗手持百灵幡前来接引太师。太师闻仲忠心耿耿,即便身死,那一点真灵仍借着风势,径直飘至朝歌,来见纣王,欲申诉自己的冤屈与嘱托。
此时,帝辛正在鹿台与妲己饮酒作乐,不知不觉一阵昏沉,伏在几案上睡去。
恍惚间,四周被一层灰暗的雾气所笼罩,气氛压抑而沉重。忽见太师闻仲面色苍白,身影隐隐浮现于身旁。闻太师躬身进谏道:“老臣奉陛下敕令西征,然而屡战屡败,徒劳无功,如今已命绝于西土。愿陛下能够勤修仁政,礼贤下士,寻求贤能之人辅佐国政;切不可肆意荒淫,扰乱朝政,莫要将祖宗社稷视作无足轻重,不要轻信人言,更不可不畏天命。希望陛下能反思从前的过错,或许还可挽回局势。老臣本欲再向陛下倾诉深情,只怕再难进入封神台了。臣这就去了!”
说罢,径直往封神台而去。柏鉴将其灵魂引入,安置于封神台内。
帝辛猛然惊醒,冷汗浸湿了后背,他惊慌失措地叫道:“怪哉!异哉!”
妲己赶忙凑上前,关切地问道:“陛下有何惊异之事?”
帝辛心有余悸,将梦中之事详细说了一遍。妲己轻笑着,伸手轻抚帝辛的后背,说道:“梦由心生。贱妾常听陛下忧虑闻太师西征之事,所以才有此惊兆。想来闻太师绝非轻易失利之人。”
帝辛听后,微微点头,说道:“御妻所言极是。”神色逐渐舒缓,随即也就放下心来。
且说闻仲于绝龙岭魂飞魄散,实乃天数使然。遥想他当年下山之时,其师金灵圣母便曾谆谆告诫,言他一生之中,逢不得“绝”字。如今一语成谶,着实令人感慨。而在日后那场决定诸神归宿的封神盛会中,闻仲被敕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执掌雷部,成为雷部之主神,统御雷部众神,司掌兴云布雨、万物生杀枯荣之事。
徐隐元与众人一路跋山涉水,终得返回西岐。稍作安顿后,他便径直前往姜子牙营帐,诚恳请辞。姜子牙对徐隐元在黄河阵中的遭遇洞若观火,他在那凶险万分的黄河阵内,被碧霄娘娘以混元金斗无情刷去了所有修为道行。虽表面仍保有天仙道果修士之身份,但其体内法力,仅余最后服下仙丹所得之百年道行,实在是元气大伤。
姜子牙心中满是怜惜与无奈,却也明白强求不得,当下并未阻拦,只是语重心长地表示,希望徐隐元能速速返回山中,闭关苦修,重聚法力。他满心期待,待徐隐元下次下山之时,能恢复往昔的神通法力,再度为伐纣大业添砖加瓦。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徐隐元特意邀请杨戬、哪吒、雷震子、金吒等三代弟子相聚一堂,设下一场情深意切的离别宴。宴厅之内,酒香四溢,众人围坐在一起,往昔共同修行、并肩作战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彼此的情谊与不舍。随着酒过三巡,众人皆渐渐沉醉在这浓浓的离别氛围之中,或高歌,或低吟,无不感慨万千。
三代弟子们对徐隐元在黄河阵中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谈及此事,皆义愤填膺,纷纷感叹道:“这截教行事,竟如此狠辣决绝,着实令人心寒。”
第二日清晨,天色尚暗,万籁俱寂。浓稠的夜色如墨般铺展,唯有几颗寒星在遥远的天际闪烁,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愁绪。徐隐元早早便从宿醉中醒来,他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朦胧夜色,心中五味杂陈。思索片刻后,他决定不打扰众人,独自踏上归山之路。于是,他轻手轻脚地收拾好行囊,悄然离开了西岐,朝着崆峒山元阳洞的方向而去。
此前,杨戬和哪吒私下交谈,对徐隐元的状况忧心不已,他们知道徐隐元元气大伤,此去路途遥远,恐有不测。虽未言明,但心中皆默默决定,要暗中护送他一程,确保他平安回到山中。此刻,在徐隐元身后不远处,杨戬和哪吒二人正小心翼翼地跟随。
当徐隐元终于回到崆峒山元阳洞天内的朝阳院时,柔和的晨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碎金。院内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他的归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如春风拂面般涌上心头。仿佛那外面波谲云诡、充斥凶险的封神劫难,都被这洞天福地的神奇力量统统隔绝在外。
徐隐元每每思及在黄河阵中的那场噩梦,犹自心有余悸。在那生死一瞬之间,自己辛苦修炼得来的修为道行被碧霄娘娘一扫而空,化为乌有。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那五位由先天灵物所化的帝君化身,虽因法力缺失而略显虚幻,但并未消散。这五位帝君化身,凝聚了徐隐元无数的心血,那些用以炼制化身的先天灵材,皆是他历经千难万险,踏遍千山万水方才收集而来。
徐隐元暗自思忖:“还好这化身尚在,倘若连它们也一同消失,那可真是追悔莫及。想我为了这些先天灵材,不知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遭遇了多少生死危机。”
更为幸运的是,徐隐元惊喜地发现,自己依旧能够沟通神秘莫测的混沌炁海,从中汲取那无尽的炁气,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法力道行。相较于从头修炼,此般修炼方式无疑要快捷许多。
当下,徐隐元心意已决,不再理会外界的纷纷扰扰,一门心思投入到法力道行的修炼之中。在这风云变幻的封神世界里,自己肩负着伐纣大业的使命,唯有尽快恢复往昔神通,才能再度为正义而战,在这乱世中守护心中的正道。他日夜闭关,沉浸在修炼的世界里,满心期待着能够尽快积攒足够的法力,恢复自己往昔的神通广大,在这风云变幻的封神世界中,再度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