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乐区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念念和小林家的儿子豆豆手拉手,在彩虹滑梯上爬上滑下,小脸蛋红扑扑的,沾满了细碎的汗珠。苏晓棠从包里拿出纸巾,起身想过去给女儿擦擦汗,却被江亦辰轻轻拉住了手。
“让她玩会儿吧,”他笑着说,眼神追随着念念奔跑的身影,“平时在城里,她总被作业和兴趣班围着,难得这么放开了玩。”
苏晓棠点点头,重新坐回长椅上,心里满是认同。是啊,念念一天天长大,学业压力渐渐加重,像这样纯粹玩耍的时光,确实越来越少了。她转头看向江亦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勾勒出他温和的轮廓,鬓角的白发在光影下并不明显,却让她想起这五年他为项目熬的无数个夜。
“亦辰,”她轻声说,“项目成功了,你也该把节奏慢下来了。以后别再像以前那样熬夜了,身体最重要。”
江亦辰握住她的手,指尖的温度温热而踏实:“放心吧,我知道。以前是项目在关键期,不得不拼,现在好了,后续的交接工作有团队跟着,我能抽出更多时间陪你和念念了。”他顿了顿,眼里带着一丝狡黠,“而且,我还想多陪你去几个地方,兑现我之前的承诺呢。”
苏晓棠笑了,心里的暖意像温泉水一样蔓延开来。她知道,江亦辰从来不是会说空话的人,他说的每一句承诺,都会慢慢兑现。
两人坐在长椅上,看着孩子们玩耍,聊着家常。江亦辰说起项目后续的规划,打算把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和相关企业合作,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苏晓棠则说起出版社的新选题,是一本关于亲子旅行的散文,她打算把自己和江亦辰、念念的旅行故事写进去,分享给更多家庭。
“那我可要当你的第一读者,”江亦辰笑着说,“还要给你提供素材,把我们去过的青岛、云南,还有这次的温泉度假村,都写进去。”
“好啊,”苏晓棠点点头,“等这本书出版了,我们就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念念,纪念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
不知不觉,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层温柔的橘红色。度假村的工作人员过来通知,晚上的烧烤派对即将开始,让大家到指定地点集合。
“念念,豆豆,我们去吃烧烤啦!”苏晓棠朝着女儿喊道。
念念和豆豆听到“烧烤”两个字,立刻欢呼着跑了过来,拉着各自父母的手,朝着烧烤区跑去。
烧烤区设在度假村的草坪上,已经摆放好了十几张圆桌,每张桌子上都放着新鲜的食材和饮料。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烤着肉串、鸡翅、海鲜,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大家陆续赶到,围坐在桌子旁,一边看着工作人员烧烤,一边聊着天。小林的妻子从包里拿出自己做的小点心,分给大家:“这是我自己做的蔓越莓饼干,大家尝尝,解解腻。”
苏晓棠拿起一块饼干,尝了一口,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蔓越莓香味:“真好吃!你的手艺真好。”
“谢谢嫂子,”小林的妻子笑着说,“其实我也是跟着网上的教程学的,比起嫂子你,差远了。小林总说,嫂子做的便当和下午茶,是实验室里最受欢迎的。”
苏晓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些家常口味,大家不嫌弃就好。”
江亦辰看着她,眼里满是骄傲:“我老婆的手艺,确实是最好的。”
大家听了,都笑着起哄,气氛格外热闹。
很快,烤好的肉串、鸡翅、海鲜被端了上来,摆满了整张桌子。大家拿起烤串,大口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赞叹:“太好吃了!”“这个鸡翅烤得外焦里嫩,太香了!”“海鲜很新鲜,味道真不错!”
念念拿着一串烤玉米,吃得津津有味,嘴角沾了不少酱汁,像个小花猫。江亦辰拿出纸巾,耐心地给她擦了擦嘴角:“慢点吃,别着急,还有很多。”
“爸爸,这个烤玉米真好吃!”念念含糊不清地说,又咬了一大口。
苏晓棠看着父女俩的互动,心里满是温馨。她拿起一串烤虾,递给江亦辰:“你也多吃点,今天跑了一天,肯定饿了。”
“好,”江亦辰接过烤虾,咬了一口,鲜美的滋味在舌尖蔓延,“你也吃,别光照顾我们。”
烧烤派对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有人提议唱歌,工作人员立刻拿出了音响和麦克风。小林第一个站起来,唱了一首《朋友》,歌词里的“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唱出了团队成员之间五年并肩作战的情谊,让不少人眼眶湿润。
接着,王教授的老伴也站起来,唱了一首《茉莉花》,歌声悠扬婉转,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苏晓棠也被气氛感染,站起来唱了一首《后来》,她的歌声温柔而深情,让在场的人都安静了下来,沉浸在歌声的意境里。
江亦辰看着台上唱歌的苏晓棠,眼里满是温柔。他想起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也是这样,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却在开口唱歌的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的歌声依旧温柔,人也依旧善良美好,只是多了几分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温婉。
苏晓棠唱完歌,走下台,回到江亦辰身边。江亦辰递给她一杯温水:“唱得真好听。”
“谢谢,”苏晓棠接过水杯,喝了一口,脸颊微红,“好久没唱歌了,有点紧张。”
“一点都不紧张,唱得很好听,”江亦辰笑着说,“大家都被你打动了。”
烧烤派对在欢声笑语中持续到深夜,大家吃着美食,唱着歌,聊着天,把所有的压力和疲惫都抛在了脑后。直到工作人员提醒大家时间不早了,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回到房间,念念已经困得睁不开眼睛了。苏晓棠给她洗漱完,她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容。
江亦辰和苏晓棠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看着窗外的夜景。月光温柔地洒在草坪上,远处的山峦轮廓模糊,温泉区的灯光星星点点,像天上的星星。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和硫磺味,让人身心放松。
“今天大家都很开心,”苏晓棠轻声说,“尤其是小林他们,平时很少有时间陪家人,这次团建,也算是弥补了他们的遗憾。”
“是啊,”江亦辰点点头,“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不容易,跟着我辛苦了这么多年,能让他们和家人一起放松一下,我也开心。”他顿了顿,转头看向苏晓棠,“晓棠,其实这次项目成功,我最想感谢的人是你。这五年,你不仅要照顾我和念念,还要忙自己的工作,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如果不是你,我不可能这么专心地搞科研。”
苏晓棠心里一暖,握住他的手:“亦辰,我们是夫妻,夫妻之间本来就该互相支持,互相包容。你为了这个家,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我为你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江亦辰把她搂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以后,我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你和念念身上,陪你去旅行,陪你做你喜欢的事情,再也不让你一个人承担这么多。”
“好,”苏晓棠靠在他的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心里满是安宁,“我相信你。”
两人在阳台坐了很久,聊了很多。聊他们刚认识的时候的趣事,聊念念小时候的可爱模样,聊未来的规划。江亦辰说,等寒假的时候,就带她们去哈尔滨看冰雕,去体验滑雪的乐趣;苏晓棠说,她想把他们的旅行故事写成一本书,让更多人感受到家庭旅行的美好。
夜深了,气温渐渐降了下来。江亦辰把苏晓棠搂得更紧了:“有点冷了,我们回房间睡吧。”
“好。”苏晓棠点点头,和他一起起身走进房间。
躺在床上,江亦辰紧紧抱着苏晓棠,仿佛要把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苏晓棠靠在他的怀里,感受着他的体温和心跳,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梦里,她又回到了青岛的沙滩上,江亦辰牵着她的手,念念在身边奔跑,烟火在夜空中绽放,一切都那么美好。
第二天早上,苏晓棠是被窗外的鸟鸣声吵醒的。她睁开眼,看到江亦辰已经醒了,正静静地看着她。“醒啦?”他笑着说,“昨晚睡得好吗?”
“睡得很好,”苏晓棠点点头,伸了个懒腰,“这里的环境真不错,睡得很踏实。”
“那就好,”江亦辰说,“我已经问过了,早上有自助早餐,我们洗漱完,去吃早餐,然后再去泡一次温泉,中午就准备返程了。”
“好。”苏晓棠点点头,和他一起起身洗漱。
自助早餐的种类很丰富,有中式的粥、包子、油条、咸菜,也有西式的面包、牛奶、煎蛋、沙拉,还有各种新鲜的水果和点心。念念拿着一个盘子,兴奋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食物,很快就装了满满一盘。
“念念,别拿太多,吃不完浪费了。”苏晓棠笑着说。
“知道啦,妈妈,”念念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又拿了一个小蛋糕。
江亦辰看着女儿可爱的样子,笑着摇摇头,给她拿了一杯热牛奶:“先喝杯牛奶,垫垫肚子。”
一家人坐在餐桌旁,开开心心地吃着早餐。阳光透过餐厅的玻璃窗洒进来,照亮了餐桌上的食物,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
吃完早餐,江亦辰带着苏晓棠和念念,又去了温泉区。早上的温泉区人很少,格外安静。他们选了一个玫瑰花池,温泉水带着淡淡的玫瑰花香,温暖而舒适。
“妈妈,这个温泉水好香啊!”念念兴奋地说,用手拨弄着水面上的玫瑰花瓣。
“是啊,”苏晓棠笑着说,“玫瑰花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泡完之后,皮肤会变得很光滑。”
江亦辰坐在她们身边,看着母女俩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满足。他拿起身边的书,翻了几页,却没有心思看进去,只想静静地陪着她们,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泡了大约一个小时,他们回到房间,收拾好行李,准备返程。团队成员们也陆续收拾好行李,在度假村的门口集合。
“江教授,嫂子,这次团建真的太开心了!”小林笑着说,“谢谢你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让我们和家人一起放松。”
“是啊,江教授,”其他团队成员也纷纷说道,“以后有机会,我们还想跟着你一起团建!”
“谢谢大家的支持,”江亦辰笑着说,“这次项目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以后,我们会定期组织团建,让大家多陪陪家人。”
大家笑着点点头,纷纷上车。车队准时出发,朝着市区的方向驶去。
返程的路上,念念靠在苏晓棠的怀里,很快就睡着了。苏晓棠看着女儿熟睡的脸庞,心里满是温柔。她转头看向江亦辰,发现他也在看着她,眼里满是笑意。
“亦辰,”她轻声说,“这次团建真的很有意义,大家都很开心。”
“是啊,”江亦辰点点头,“看到大家开心,我也开心。其实,工作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家人。以后,我会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多抽时间陪你和念念。”
苏晓棠笑着点点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这次项目的成功,不仅给江亦辰带来了荣光,也让他们的家庭更加和睦,更加幸福。
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的风景渐渐从郊外的田园风光变成了城市的高楼大厦。虽然团建结束了,但那份温馨与美好,却深深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回到家,苏晓棠把行李收拾好,江亦辰则去接念念放学。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简单却可口的家常菜,聊着团建的趣事。念念兴奋地给爷爷奶奶讲述着在温泉度假村的经历,说自己泡了温泉,玩了滑梯,还吃了很多好吃的烧烤。
苏父苏母看着孙女开心的样子,听着儿子和儿媳分享的趣事,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亦辰,项目成功了,团建也圆满结束了,以后就该好好享受生活了。”苏父说。
“是啊,爸,”江亦辰点点头,“以后我会多抽时间,带晓棠和念念去旅行,也常回家看看你们。”
“好,好,”苏父苏母笑着点点头,“我们不求别的,就希望你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开开心心的。”
日子在平淡与甜蜜中缓缓前行,江亦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家庭上。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加班,每天准时下班回家,陪苏晓棠做饭,陪念念写作业,周末的时候,要么带家人去公园玩,要么在家一起做美食、看电影。
苏晓棠的工作也渐渐步入正轨,她开始着手准备那本关于亲子旅行的散文。每天晚上,等念念睡着后,她就坐在书桌前,回忆着和江亦辰、念念一起旅行的点点滴滴,把那些美好的瞬间写成文字。江亦辰总会在她身边陪着她,给她泡一杯茶,或者帮她查阅资料,偶尔还会给她提一些建议。
有一天,苏晓棠把写好的初稿拿给江亦辰看。江亦辰认真地读着,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写得真好,”他说,“把我们旅行中的那些细节都写出来了,读起来就像重新经历了一遍一样。”
“真的吗?”苏晓棠有些不确定地问,“我还担心写得不好,没人喜欢看呢。”
“不会的,”江亦辰摇摇头,“这是我们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很真挚,一定会打动很多人的。”他顿了顿,看着她,“晓棠,你真的很厉害,不仅能把工作做好,还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苏晓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因为有你和念念,给了我这么多灵感。”
在江亦辰的鼓励下,苏晓棠把初稿交给了出版社。出版社的编辑看完后,非常满意,觉得这本书很有市场潜力,立刻安排了后续的编辑和排版工作。
几个月后,苏晓棠的新书《辰棠念旅:一家三口的旅行手记》正式出版了。封面是他们一家三口在玉龙雪山脚下的合影,照片上的他们,笑容灿烂,幸福满满。
新书发布会那天,江亦辰特意推掉了所有的工作,带着念念来到现场,为苏晓棠加油打气。发布会上,苏晓棠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初衷和旅行故事,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妈妈,你真厉害!”念念抱着苏晓棠的腿,骄傲地说。
“是啊,晓棠,你真的很棒!”江亦辰握住她的手,眼里满是骄傲和爱意。
苏晓棠看着身边的丈夫和女儿,心里满是幸福和成就感。她知道,这本书的成功,离不开江亦辰和念念的支持与陪伴。
新书上市后,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销量一路飙升。很多读者在评论区留言,说这本书让他们感受到了家庭旅行的美好,也让他们意识到了陪伴的重要性。还有一些读者,因为这本书,开始计划和家人一起旅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苏晓棠看着这些评论,心里满是欣慰。她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记录了自己和家人的旅行故事,还影响了更多的家庭,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的陪伴。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亦辰的项目技术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与相关企业达成了合作,为环保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也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低调沉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和后续的科研工作上。
苏晓棠则继续在出版社工作,同时也在筹备自己的第二本书。她和江亦辰约定,每去一个地方旅行,就把那里的故事写下来,慢慢积累,做成一套完整的亲子旅行散文系列。
念念也在健康快乐地成长,她的学习成绩很好,性格也很开朗活泼。她经常在作文里写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旅行的故事,每次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周末的时候,一家人总会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有时候,他们会去公园散步、放风筝;有时候,他们会在家一起做美食、看电影;有时候,他们会去图书馆看书、借书;有时候,他们会带着苏父苏母一起去周边的景点旅行,让老人也享受一下生活。
生活虽然平淡,却充满了甜蜜和温暖。那些曾经的忙碌与疲惫,都化作了如今的珍惜与感恩。江亦辰和苏晓棠都明白,真正的幸福,不是惊天动地的荣光,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藏在日常里的小确幸。
又是一个周末,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江亦辰带着苏晓棠和念念,来到了家附近的公园。他陪着念念在草坪上放风筝,苏晓棠则坐在长椅上,看着他们奔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