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团队则尝试从顾知行已公开的作品和言论中,寻找与那套符号系统或电磁脉冲技术可能存在的技术关联。他们发现,顾知行早年的一件涉及声光互动的装置作品,其控制代码的某种冗余结构,与“雅典娜”系统早期版本的某个废弃模块存在惊人的相似性。这似乎印证了匿名音频中提到的“模仿”关系——张辰可能借鉴甚至窃取了顾知行早期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与此同时,对维修铺周边监控的海量排查也发现了关键线索。一辆黑色SUV,在警方突击前约一小时,从维修铺后方一条小巷快速驶离。由于角度和光线问题,无法看清车牌和司机面貌,但车辆右前轮毂盖上有一处独特的、星芒状的磨损痕迹,被一个路边店铺的防盗摄像头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以车找人!警方立刻动用“天网”系统,在全市范围内搜索具有这一特征的黑色SUV。
“天网”系统的搜索需要时间。而顾知行这边,监控显示他已于昨日离开本市,飞往欧洲参加一个艺术展。他的离开时机,显得颇为微妙。
压力再次积聚。一方面要防止顾知行潜逃境外,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在国际上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就在此时,技术队对维修铺据点那台被自毁的电脑进行了深度恢复。虽然硬盘数据无法读取,但林峰团队尝试从主板bIoS芯片和内存条的物理残留信息中,提取到了一些碎片化的日志记录。其中一条被部分恢复的记录,提到了一个下一次“全频段校准测试”的倒计时,以及一个坐标指向——位于本市沿海的一个已经废弃多年的气象雷达站!
时间,就在今晚凌晨两点!
这是一个陷阱?还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去!”陈默斩钉截铁,“这是他们主动暴露的节点,也可能是‘潘多拉’项目启动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测试。李队,布置行动方案,调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但要绝对保密!苏瑾、林峰,你们随行提供技术支持。我们要在他们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
夜色渐深,废弃雷达站孤零零地矗立在临海的悬崖上,仿佛一头沉默的巨兽。海风呼啸,带着咸腥的气息。警方的人员和设备,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潮水般悄无声息地向目标区域渗透、合围。
陈默站在指挥车里,看着屏幕上代表各行动小组的光点逐渐形成包围圈。雷达站内部没有任何灯光,寂静得可怕。
他知道,风暴即将来临。这一次,他们不能再让对手从指尖溜走。
星芒磨损的SUV,远在欧陆的艺术家,即将进行的全频段测试,以及那即将醒来的“潘多拉”……所有的线索,似乎都将在今夜,在这座孤悬海角的废弃雷达站内,交织碰撞出一个答案。
凌晨一点五十分,废弃雷达站被警方以扇形包围,所有可能的陆路与海路撤离点都被封锁。海风更劲,吹动着荒草,发出沙沙的声响,掩盖了特警队员潜行的细微脚步声。
陈默在指挥车内,紧盯着热成像和生命探测仪传回的数据。雷达站主体建筑内,显示出三个静止的热源信号,分布在不同楼层。没有大规模人员活动的迹象。
“A组就位,已锁定建筑东侧入口。”
“b组就位,西侧通道清洁。”
“c组海上小组报告,未发现可疑船只。”
耳机里传来各小组冷静的汇报。一切准备就绪,只等那个预定的“校准测试”时间。
凌晨两点整。
什么也没有发生。
雷达站依旧死寂,预期的电磁爆发或设备启动的迹象全无。只有风声和海浪声依旧。
指挥车内气氛凝重。林峰快速检查着监测设备:“没有检测到异常脉冲信号,所有频段背景噪音正常。”
“被耍了?”队长李兵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陈默没有回答,他的目光死死盯着生命探测仪的屏幕。那三个静止的热源,依旧停留在原地,没有丝毫移动。太安静了,安静得反常。
“A组,报告入口情况。”陈默对着麦克风说道。
“入口被从内部加固,门缝有微弱……檀香气味。”
檀香!陈默瞳孔一缩。
“强攻!立刻!”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命令下达的瞬间,异变陡生!
不是从雷达站内部,而是从他们脚下的大地,传来一阵低沉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嗡鸣!紧接着,指挥车内所有的电子屏幕瞬间雪花一片,刺耳的干扰噪音淹没了通讯频道!备用电源指示灯疯狂闪烁了几下,随即彻底熄灭!
“强电磁脉冲!范围覆盖了整个区域!”林峰在短暂的混乱中喊道,他的便携设备也因为近距离冲击而失灵。
几乎在同时,雷达站那巨大的、早已锈蚀的抛物面天线,竟然缓缓地、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开始转动!它不是指向天空,而是以一种诡异的角度,对准了悬崖下方的海面!
一道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扭曲了周围光线的低频波束,如同无形的巨矛,猛地射向黑暗的海面!
海面没有激起浪花,但在波束触及的区域,海水仿佛沸腾了一般,翻滚起细密的白沫,并且迅速向四周扩散!
“那不是测试……”苏瑾看着那异常的海面,脸色苍白,“那是在……‘播种’!他们在向海洋环境释放某种东西!或者……在激活什么!”
强电磁干扰持续了大约三十秒后,如同它出现时一样突兀地消失了。电力恢复,屏幕重新亮起,通讯频道里充斥着各小组焦急的呼叫和确认安全的声音。
雷达站的天线停止了转动,重新归于死寂。海面上那诡异的沸腾现象也逐渐平息,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A组突入!”
“b组跟进!”
特警队员利用这短暂的间隙,强行爆破突入了雷达站内部。
建筑内空无一人。那三个被探测到的热源,是三个精心布置的热源模拟器。在顶层的控制室内,他们找到了类似维修铺地下的设备,但规模更大,核心装置已经自毁,只留下余温和刺鼻的化学销毁剂味道。操作台上,同样用荧光涂料画着那个螺旋线徽记,旁边放着一个老式的机械闹钟,指针定格在凌晨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