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雨刚歇,村口就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两辆军绿色自行车停在陆家院外,车把上挂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红布包,引得村民们围了上来。
林薇正蹲在鸡棚边喂鸡,抬头看见个穿军装的中年男人走进来,肩章上是士官的标志,身后跟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姑娘,眉眼清秀,却透着股生人勿近的冷意。
“是陆衍同志家吗?”中年男人掏出本红色介绍信,“我是部队的老班长周强,这位是卫生员苏晓,我们来是想跟陆衍同志谈点事——部队现在需要他归队。”
陆衍刚从农具维修点回来,军绿色家常褂子沾着机油,听见“归队”两个字,手里的扳手“当啷”掉在地上。他快步迎上去,握住周强的手:“老班长,怎么是您?部队……出什么事了?”
“不是出事,是好事。”周强拍着他的肩,声音洪亮,“边境要修战备水渠,你以前在部队搞过水利,首长特意点名要你回去当技术骨干,提干机会都给你留着!”
苏晓站在旁边,目光落在陆衍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热络:“陆班长,你在部队时教我修过医疗箱,你还记得吗?
这次归队,咱们又能一起工作了——部队的条件比村里好,你肯定适应得快。”
她说着,又瞥了眼林薇,眼神里带着点轻视,“这位就是嫂子吧?看着挺朴实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习惯部队的生活。”
林薇心里门儿清,这姑娘是冲着陆衍来的。
她没动气,只是擦了擦手上的鸡食,笑着走过去:“苏同志,我确实没去过部队,但陆衍在村里的日子也没闲着——我们一起修了水渠、建了农具维修点,北坡的果园和鸡棚也刚弄好,村里的人都等着他带头搞生产呢。”
她顿了顿,看向陆衍,眼神里满是坦诚,“不过归队是大事,得他自己拿主意。”
周强没察觉气氛不对,还在劝:“衍子,你是党员,又是战斗英雄,部队需要你!这次回去,不仅提干,家属还能随军,多好的机会!”
陆衍没立刻回答,只是攥紧了林薇的手。晚饭时,煤油灯的光映着两人的脸,他才慢慢开口:“我在部队待了八年,做梦都想回去,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指了指窗外的桃树,“这树是咱们一起种的,水渠是咱们一起挖的,还有村里的人,他们信我,我不能走。还有当时我退下来,是因为腰伤,现在在媳妇的照顾下,伤好了。但是手续都办下来了,就不给部队添麻烦了。机会就留给其他的战友吧。”
林薇握住他的手,指尖传来他的颤抖:“我知道你舍不得部队,但也不用急着决定——你可以想想,要是归队了,战备水渠需要多久,能不能兼顾村里;要是留下,咱们以后还能跟部队合作,比如帮他们修农具、搞种植,也算是为部队出力。”
第二天一早,陆衍去找周强。苏晓还在劝:“陆班长,你别被村里的日子绊住了!你是干大事的人,留在村里太屈才了!”陆衍却摇了摇头,声音坚定:“老班长,苏同志,谢谢部队还记得我,但我不能归队。我在这里有家人,有责任,村里的基建刚起步,我得留下来把它做好。”他顿了顿,补充道,“要是部队需要农具维修或者水利技术支持,我随时愿意帮忙,哪怕是远程指导也行。”
苏晓的脸瞬间白了,捏着衣角没再说话。周强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我懂了,你是个重情重义的人,部队不怪你。”
送走周强和苏晓,陆衍回到家,看见林薇正在果园里给桃树苗浇水。
他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她:“我留下了。”林薇回头笑,把水壶递给他:“我就知道你会这么选。”
“其实我也挣扎过,”陆衍接过水壶,往树苗根部浇了点水,“但一想到你熬鸡汤给我治腰,想到咱们一起搭鸡棚、修水渠,就觉得这里才是我的家。再说,我毕竟不如当年了,腰治好了也不能干重活了。”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桃木牌,上面刻着“衍”和“薇”两个字,用红绳串着,“昨天晚上刻的,咱们一人一个,挂在身上,就像永远在一起。”
林薇接过桃木牌,挂在脖子上,贴在胸口,暖得发烫。系统面板弹出提示:【完成“人生抉择”支线任务,奖励“军民合作农业技术交流名额”x1,积分500,解锁“部队特供种子”兑换权限。】
春雨又淅淅沥沥下起来,打在桃树叶上,“沙沙”作响。两人并肩站在果园里,看着远处的水渠泛着水光,鸡棚里传来小鸡的叫声,心里满是踏实。陆衍握紧林薇的手,声音比春雨还柔:“以后咱们好好干,把村里的日子过好,让大家都知道,留在农村,也能有大作为。”
林薇点头,靠在他肩上。她知道,陆衍的选择不是放弃,而是另一种坚守——坚守他们的家,坚守村里的希望,坚守这八零年代江南乡村里,最真挚的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