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荷将热水依次倒入碗中,又盖上盖。
“争春,你照常端两个碗。”苏荷也端了两个碗,拿上馒头就要走。
孙巧娘见桌子上还有一碗,准备帮苏荷送过去。
“孙大姐,那碗你和小豆子吃。等半盏茶打开盖子就能吃了!”
苏荷怕孙巧娘拒绝,赶忙和争春快步走出了馒头铺。
孙巧娘眼角微红。
自从小豆子的爹离世,她看透了世间炎凉。
娘家嫂子一味的劝她回去,生怕她留在娘家蹭吃蹭喝。
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只是背过身不发一语。
娘亲偷偷给她塞钱,她让村里的读书人帮忙写了份借据,当着哥嫂的面按下手印。
铺子开了一年后,省吃俭用终于还上了。
当她拿上借据往铺子走时,她哭得像个孩子。
在镇上无赖调戏她时她没有哭;在她离开娘家和婆家时她没有哭;在婆母将夫君以命换来的钱都给了小叔子时她没有哭。
将那借据撕碎时她哭的不能自已。
她并不怪嫂子。
若她遇到嫁出去的小姑带着孩子回来后,她也会想是不是以后就赖在家里了。
她甚至连自己为何哭都不知道。
正如此刻对着苏荷留下的这碗面。
孙巧娘拭去眼角的泪水,笑吟吟地喊道:“小豆子,过来看看荷儿姨母又给你送来了什么好吃的!”
小豆子闻声从铺子后面跑了过来。
“先去洗手,瞧瞧你这一身脏的。”
片刻后,母子二人一同享用了泡面,热汤温暖了他们的身体,也温暖了他们的心。
苏荷与争春将碗端回摊子上,魏子安、林仙儿和秦兆玉的目光便紧紧锁定在那碗上。
听争春所说,苏荷仅仅加了没过面饼的水,随后盖上盖子就端了回来。
随着苏荷的一声:“好了!”几人的期待愈发浓烈。
只见苏荷揭开泡面碗的盖子,两种浓烈的香味瞬间飘散开来。
连一旁的路人都被吸引了:
“苏姑娘,你这是做了什么新吃食吗?闻起来好香啊。”
“这是泡面,过几日便会上新,我先让苏记的人试试味道。”
路人这才不舍地离去,生怕自己的口水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来,那可就太失态了。
前世苏荷家中仅有三人,然而三人喜爱的泡面口味却各不相同:苏荷钟情于麻辣牛肉面,秦岭独爱老坛酸菜牛肉面,瑶瑶则偏爱红烧牛肉面。
所以厨房的零食柜中,始终备着这三种方便面。
由于担心麻辣牛肉面对他们来说过于辛辣,便只泡了红烧和老坛酸菜的。
苏荷用筷子将每碗面都翻动了一番,确认面饼都已泡至舒展开来,这才算是泡好了。
“好了,可以吃了。你们一人一碗,快吃吧!”
这就好了?
只是用开水泡了泡,甚至都没煮,这样就好了?
争春见仅有四碗,连忙说道:“苏姑娘,你们吃吧,我不饿,吃不下。”无视掉争春吞咽的口水和直勾勾的眼神,嗯,确实是“不饿”。
“争春,我们二人吃一碗。”林仙儿哪里不了解争春,这是碍于她自己的身份才那样说的。
“娘亲,夏儿,要!”连夏儿都难以抵御这霸道美味的诱惑,馋得口水直流。
“你们吃,我带夏儿去吃些别的,再去铁匠铺定做些东西。仙儿,你们若吃完了就回家去,这是你们的工钱。秦大哥,待你吃完,便去千味楼寻我,轩哥他们不知何时回来。若是回来了,应该先到千味楼,我们在那等他。”
苏荷人虽在摊子上,心里却时刻牵挂着爹爹,也不知秦大夫能否将其治愈。
苏荷将今日的工钱分发给几人,便把夏儿放进手推车,“走喽,夏儿,我带你去吃别的美食。”
夏儿还太小,不适宜吃泡面,苏荷便哄着夏儿向铁匠铺走去。
路上,自然是投喂夏儿,给她吃了自己做的鸡肉肠、鲜虾饼和饭团。
有个空间厨房太好了,走着路便将这些食物加热好了。
摊子上。
魏子安端了碗老坛酸菜面,浓郁的酸香瞬间弥漫开来,与辣香、肉香与面香相互交织、融合。那是一种极具侵略性却又让人无法抗拒的味道。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挑起一筷子面条,爽滑劲道,酸菜的酸味恰到好处地渗透其中,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酸香和微微的辣味,让人胃口大开。
酸菜的爽脆与面条的软糯相互映衬,口感层次丰富,让人欲罢不能。
那浓郁的汤汁,更是精华所在。酸、辣、鲜、香完美融合,喝上一口,全身的毛孔都被打开,仿佛所有的疲惫都随着这一口热汤消散而去。
林仙儿和秦兆玉吃的是红烧面。
品尝红烧牛肉面的味道,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旅程。那浓郁的汤底,好似神秘深邃的宝藏洞穴,每一口都能挖掘出惊喜。咸香中带着微微的甜,给人满满的幸福感。面条吸满了汤汁,变得十分入味,劲道弹牙又有醇厚的口感,让人沉醉不已。
两人还尝了尝争春的老坛酸菜面,两种面虽各有各的的风味,但无一例外就是都很好吃。
几人直吃得满嘴留香,纷纷感叹这味道简直绝了!
这可苦了路上的行人,明眼看苏记已收了摊,只留了两个桌子用饭,应是不再售卖了。
但这食物的香气太过霸道宛若无形钩子,直往鼻子里钻,馋的人口水都要流成河了。
据说今日镇上的面馆生意出奇的好。奇怪的是客人们都要店里最香最好吃的面,吃完却一脸失望的走了。
店里掌柜摸不着头脑,拉住一个老主顾询问缘由,这才知这些人都是闻到苏记的伙计吃的面散发的香味了。这使得掌柜都对这面究竟得有多好吃,产生了强烈好奇心,决定等苏记卖面时自己也去吃上一碗一探究竟。
到了铁匠铺,苏荷便将自己所绘草图取出,询问铁匠可否制作这两种炉子。
炉子的样式,苏荷乃是参照儿时在外婆家所见的柴火炉和煤炉而设计。
柴火炉无烟囱,整体轻巧,上方可放置锅或水壶。
苏荷想的是,先给摊子和家中各做上一个。日后摆摊若售卖泡面,即可用炉子烧水。待日后开店,也可在店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