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醉仙居雅间的雕花木窗,洒在精致的点心和温热的茶水上,也洒在相对而坐的两人身上。
一顿丰盛的午餐,在赵志敬风趣的谈吐和李莫愁渐渐放松的姿态中结束。
看着李莫愁小口啜饮着清茶,眉眼间那初入江湖的惊惶已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奇与满足感。
赵志敬知道,时机到了。
“莫愁姑娘,”
赵志敬放下茶杯,笑容温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关切,
“看你风尘仆仆,想必是初次远行?
若不嫌弃,不如随我在这汉中城中走走?
此地虽不比江南繁华,却也颇有几分塞北与蜀地交融的独特风情。
我们权当散心,也熟悉熟悉这人间烟火?”
赵志敬刻意用了“人间烟火”一词,与古墓的清冷形成对比。
想来一定会让讨厌古墓清冷的李莫愁心动。
李莫愁正愁无处可去,听到这个提议,眼睛微微一亮。
她确实对这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更重要的是,和眼前这个赵大哥在一起,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和愉悦。
李莫愁轻轻点了点头,脸上浮现一丝浅笑:
“好…好啊,有劳赵大哥了。”
赵志敬带着李莫愁离开酒楼,融入汉中喧闹的街市。
赵志敬刻意放慢了脚步,与李莫愁并肩而行,不着痕迹地为她隔开拥挤的人流。
午后的阳光,金灿灿地铺满了汉中城古老的石板路,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驱散了李莫愁初入江湖的最后一缕寒意。
与赵志敬并肩走在熙攘的长街上,周遭的喧嚣仿佛都隔了一层柔和的纱。
李莫愁的世界里,只剩下身旁这个人,和他带来的、从未体验过的温暖与新奇。
两人路过一个香气诱人的糖画摊子,晶莹剔透的各色糖画在阳光下闪烁着琥珀般的光泽。
赵志敬停下脚步,笑容比阳光更暖:
“莫愁,来,挑一个喜欢的?”
他的称呼不知何时已从“莫愁姑娘”悄然变成了更显亲昵的“莫愁”。
李莫愁的目光在一众栩栩如生的糖画间流连,最终落在一只展翅欲飞的彩凤上,眼神亮晶晶的,带着少女的向往。
赵志敬会意,对摊主道:“就这只凤凰。”
摊主手法娴熟,糖勺翻飞,一只流光溢彩的糖凤凰很快递到李莫愁面前。
她欣喜地伸手去接,指尖却不经意间触碰到了赵志敬递来的手。
那瞬间的温热触感,如同微弱的电流,让她心尖一颤,脸颊倏地染上红霞,像天边最娇艳的晚霞。
李莫愁慌忙垂下眼帘,小心翼翼地接过糖凤凰,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尝尝看,甜不甜?” 赵志敬的声音带着笑意,目光温柔地落在她微微泛红的侧脸上。
李莫愁鼓起勇气,伸出粉嫩的舌尖,轻轻舔了一下凤凰的翅膀。
浓郁的麦芽甜香瞬间在口中弥漫开,一直甜到了心底。
她抬起头,眉眼弯弯,笑容纯净而明媚:
“嗯!好甜!”
阳光透过糖画,在她清澈的眼眸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芒,美得让赵志敬也有一瞬的失神。
两人走到一个捏面人的老艺人摊前,五颜六色的面团在老艺人手中变幻出各种生动形象。
李莫愁被一个持剑的英气女侠客面人吸引,多看了两眼。
“老丈,劳烦照这位姑娘的模样,也捏一个持剑的女侠。”
赵志敬对老艺人说道,随即又含笑看向李莫愁,
“莫愁姑娘英姿飒爽,与这女侠气质正相配。”
李莫愁闻言,心中又是一阵小鹿乱撞,羞涩地低下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
老艺人技艺精湛,很快,一个缩小版的“李莫愁女侠”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手中,连那清丽的神韵都捏出了几分。
赵志敬接过面人,并未直接递给李莫愁,而是微微俯身,凑近她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低沉嗓音,带着一丝促狭的笑意轻声道:
“看,像不像我们古墓派的小仙子持剑闯江湖?”
温热的气息拂过她敏感的耳廓,李莫愁只觉得半边身子都酥麻了,耳根瞬间红透,心跳如擂鼓。
她慌乱地接过面人,紧紧攥在手心,那小小的面人仿佛带着他掌心的温度。
“谢…谢谢赵大哥。” 声音细若蚊蝇,带着化不开的甜意。
两人路过一家香气馥郁的胭脂水粉铺,琳琅满目的精致小盒吸引了李莫愁的目光。
她虽在古墓长大,但爱美是少女天性,看着那些漂亮的胭脂,眼中流露出好奇与一丝向往。
赵志敬何等敏锐,立刻捕捉到她的心思。
“进去看看?”
他不由分说,带着李莫愁走了进去。
店内香气袭人,各色胭脂水粉、香膏香露令人眼花缭乱。
老板娘热情地招呼。
赵志敬拿起一盒颜色清雅、带着淡淡桃花香的胭脂膏,对李莫愁道:
“这颜色极衬你,试试?”
他的眼神坦荡而带着欣赏。
李莫愁有些手足无措,在古墓何曾接触过这些?
赵志敬见状,极其自然地用指尖沾取了一点嫣红的膏体,声音温柔得像哄孩子:
“闭眼。”
李莫愁下意识地闭上双眼,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翼般轻颤。
她能感觉到赵志敬温热的指尖带着微凉的膏体,极其轻柔地、小心翼翼地在她柔嫩的唇瓣上点染、晕开。
那触感细腻而专注,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昵和珍视。
李莫愁的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膛,全身的感官都集中在那一点温柔的触碰上,脸颊滚烫,连呼吸都屏住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好了。”
赵志敬的声音带着笑意,收回手。
李莫愁缓缓睁开眼,看到铜镜中自己的唇瓣染上了一层娇艳欲滴的桃花色,更衬得肌肤胜雪,眉眼含春。
她羞涩地不敢多看镜中的自己,更不敢看身边的赵志敬,只觉得唇上被他触碰过的地方,像燃着一小簇火苗,久久不散。
赵志敬爽快地付了钱,将那盒胭脂塞进李莫愁手中:“一点小礼物,配你正好。”
两人走累了,赵志敬带她走进一家临河的清雅茶肆。
选了二楼靠窗的雅座,窗外是波光粼粼的汉江,几叶扁舟点缀其间。
赵志敬点了一壶上好的碧螺春和几碟精致的江南点心。
茶香袅袅,点心小巧玲珑。
他为李莫愁斟茶,动作优雅。
李莫愁小口吃着点心,偶尔偷偷抬眼看向赵志敬。
而赵志敬,似乎总能在她抬眼的瞬间,也恰好看向她。
目光在空中交汇,没有言语,却仿佛有千言万语在无声流淌。
李莫愁每次都会像受惊的小兔般飞快移开视线,心如鹿撞,但嘴角那抹甜蜜的笑意却越来越深。
赵志敬偶尔会讲些江湖趣闻或风雅轶事,声音温和动听。
李莫愁托着腮,听得入神,眼神里充满了依赖和崇拜。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
茶香、点心香、窗外流淌的河水声,还有身边人温和的谈笑,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甜蜜的画卷。
李莫愁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离开古墓,外面的世界是如此鲜活、温暖、令人沉醉。
而这一切的美好,都是身边这个叫赵志敬的男人带来的。
离开茶肆,路过一个卖银饰的小摊。
赵志敬的目光被一对样式古朴简洁、却雕刻着精致缠枝莲纹的银镯吸引。
他拿起一只,不由分说地执起李莫愁纤细白皙的手腕。
“别动。”
他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温柔。
李莫愁只觉得手腕一凉,那枚带着他体温的银镯已经轻轻套了上去,大小竟正合适!
银镯在她腕间闪烁着温润的光泽,衬得肌肤更加细腻。
“这…” 李莫愁看着手腕上的镯子,又看看赵志敬,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心中涌动的,是巨大的惊喜和一种被“标记”的奇异感觉。
“行走江湖,总需些防身之物。”
赵志敬微微一笑,眼神深邃,意有所指,
“这镯子,也算是个念想。戴着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他没有说出的后半句是:这镯子,也是他无声的宣告——李莫愁,已在他的羽翼之下。
李莫愁抚摸着微凉的银镯,感受着上面精致的纹路,仿佛也触摸到了赵志敬那份不言而喻的关怀与……占有。
她没有拒绝,只是红着脸,轻轻“嗯”了一声,将戴着银镯的手腕悄悄藏进了袖中,仿佛藏起了一个甜蜜的秘密。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
长街上的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彼此相伴的脚步声和心中那份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浓烈的暖意与情愫。
李莫愁的心,在这温暖甜蜜的下午,已经彻底沦陷在赵志敬精心编织的温柔网中。
相依为命,共赴天涯的念头,在她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而赵志敬,看着身旁少女含羞带怯、全然信赖的侧颜,嘴角勾起一抹掌控一切的、满足的弧度。
猎物,已入囊中。
傍晚时分,街角一处空地上搭起了简易的皮影戏台。
锣鼓声响起,幕布上光影流转,上演着才子佳人的故事。
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赵志敬护着李莫愁,寻了个稍高些的石阶让她坐下,自己则站在她身侧稍后的位置,既能让她看清表演,又能为她挡去拥挤。
昏黄的光影映照着李莫愁专注而带着新奇神色的脸庞,她看得津津有味,偶尔为剧中人物的命运发出低低的惊呼或叹息。
赵志敬的目光,却更多时候落在她被光影勾勒出的柔美轮廓上,感受着她身上传来的淡淡馨香。
心中那份掌控欲和保护欲,在温馨的氛围中悄然滋长。
看完皮影戏,夜色已深。两人漫步到一处相对安静的河边。
河面上倒映着点点灯火和一轮皎洁的明月,晚风习习,吹散了白日的喧嚣。
气氛变得宁静而暧昧。
李莫愁靠在河边的石栏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连日来的委屈、迷茫和此刻的温暖交织在一起,让她有了倾诉的欲望。
“赵大哥……” 她轻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其实……我离开古墓,也是……逃出来的。”
赵志敬心中了然,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关切:
“哦?莫愁姑娘何出此言?
古墓派清幽避世,不是很好吗?”
他引导着话题。
李莫愁咬了咬下唇,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和委屈:
“好是好,就是太……太冷清了。而且……师父她……太偏心了!”
她终于忍不住向赵志敬倾诉,
“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小师妹身上!
《玉女心经》……那是我们古墓派最高深的武功。
师父只打算教给小师妹,对我……总是说火候未到,或者让我先练好基础!
可是小师妹年纪比我还小,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凭什么?”
李莫愁的声音里充满了不被重视的失落和对小龙女的隐隐嫉妒。
“我感觉自己就像个外人……待在冰冷的古墓里,看着师父对小师妹百般呵护……心里……难受。”
李莫愁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
赵志敬适时地叹了口气,语气充满了理解和同情:
“原来如此……难怪莫愁姑娘如此灵秀之人,会独自流落江湖。
令师……确实有些厚此薄彼了。”
他轻轻拍了拍李莫愁的肩头,动作自然带着安慰,
“不过,离开也好。
江湖之大,自有你的天地。
以姑娘的资质,何愁遇不到更好的机缘?”
李莫愁感受到肩头传来的温热和赵志敬话语中的肯定,心中委屈稍减,抬头看向他,月光下他的侧脸显得格外柔和:
“那……赵大哥你呢你……为什么要离开全真教?
他们都说你是……是犯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说出“色戒”二字。
赵志敬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脸上瞬间浮现出深沉的、带着刻骨思念和痛楚的表情,目光投向遥远的夜空,声音低沉而充满磁性:
“他们说的只是污蔑之词,并非真相。”
他苦笑一声,带着无尽的沧桑感,
“我离开,并非贪恋女色,亦非畏惧门规……而是为了寻找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
他顿了顿,仿佛陷入了痛苦的回忆:
“我有一个妹妹……很小的时候,因为战乱,我们失散了。
她被掳走时,才不过三岁……我只记得她左耳后有一颗小小的红痣……”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神充满了真挚的痛苦和思念。
“这十几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她的下落。
加入全真教,本也是想借助师门力量寻访。
可是……”
赵志敬重重叹了口气,带着无奈和决绝,
“全真教教规森严,严禁弟子涉足红尘俗事,更遑论动用门派资源寻亲。
我苦苦哀求师父,甚至愿意放弃一切,只求下山寻妹……
可师父他……为了门派清誉,竟断然拒绝!
还斥责我尘缘未了,道心不坚!”
赵志敬的拳头微微握紧,眼中闪烁着“悲愤”的光芒:
“我怎能放弃?
那是我唯一的血亲!
是我在这世上最后的牵挂!
全真教的道袍再光鲜,掌教之位再尊崇,又怎能抵得上我妹妹一根头发?!
既然教门不容我寻亲,那我便叛了这教门又如何?
即便身败名裂,被天下人追杀,我也要找到她!
这是我这个哥哥应该做的!”
这番“真情流露”,配合着他英俊面容上的痛苦、思念和决绝,瞬间击中了李莫愁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她完全没想到,这个看似潇洒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男人,内心深处竟藏着如此深沉、如此感人的亲情!
李莫愁看着赵志敬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和坚毅的侧影,一股强烈的怜惜和共鸣油然而生。
原来他并非传言中那般不堪,而是个重情重义、为了至亲甘愿背负骂名的真汉子!
这份执着和担当,与她自己在古墓中感受到的“偏心”和“冷落”形成了强烈对比。
“赵大哥……”
李莫愁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同情和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心疼,
“原来你……背负着这样的苦衷。你妹妹……她一定会没事的,你一定能找到她!”
李莫愁甚至情不自禁地生出了一个念头:“如果……如果我就是他失散的妹妹该多好……
这样就能得到他这样不顾一切的关怀和寻找……”
这个念头让李莫愁脸颊微烫,心跳加速。
“谢谢你,莫愁姑娘。”
赵志敬“感激”地看着她,眼神深邃,仿佛她是此刻唯一理解他的人,
“能听我说这些,已是莫大的安慰。”
……
夜风微凉,两人并肩站在河边。
李莫愁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暖意和一种奇妙的归属感。
古墓的清冷和师父的偏心带来的委屈,在赵志敬的“悲惨身世”和此刻的陪伴下,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她偷偷看着赵志敬的侧脸,月光勾勒出他俊朗的轮廓。
这个男人,英俊、温柔、博学、体贴,更有着重情重义的担当……
虽然顶着叛教之徒的名声,却比那些道貌岸然的人真实可爱得多!
而且,他忽和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都是被师门辜负而逃离的叛教之徒!
一个念头,如同藤蔓般在李莫愁心中疯狂滋生、缠绕:
“我逃离古墓,本无目的地。
如今遇到赵大哥……他在寻找亲人……我们……何不结伴同行?
在这偌大的江湖里,互相扶持,相依为命?”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悸动和安心。
仿佛漂泊的小船找到了可以停靠的港湾。
她不再是一个人了。
“赵大哥,”
李莫愁鼓起勇气,声音带着一丝期待和不易察觉的羞涩,
“你……接下来要去哪里寻找令妹?”
赵志敬心中了然,知道鱼儿已经完全入彀。
他露出一个温暖而带着些许“迷茫”的笑容:
“天下之大,只能慢慢寻访线索。
我打算先去北方重镇张家口,那里商旅云集,消息灵通,或许能打听到一些消息。”
他顿了顿,目光温柔地看向李莫愁,“莫愁姑娘,你呢?可有想去的地方?”
李莫愁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脸颊绯红,声音细若蚊呐:
“我……我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如果……如果赵大哥不嫌弃我累赘……我……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张家口吗?
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李莫愁飞快地抬头看了赵志敬一眼,眼中充满了小心翼翼的期待和依赖,
“我……我是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看着李莫愁那副情窦初开、全然依赖的模样,赵志敬心中涌起巨大的满足感。
他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触感冰凉细腻,笑容如春风般和煦:
“说什么傻话?
能与莫愁姑娘同行,是志敬的福气。
这一路,我们互相照应。”
“嗯!”
李莫愁重重地点头,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又无比灿烂的笑容,在月光下美得不可方物。
这一刻,她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单一人,江湖路上,终于有了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同伴以及朦胧倾慕的对象。
赵志敬看着她的笑颜,心中冷笑。
陆展元?
如果今后遇到,我直接把他杀了就是了。
李莫愁这朵纯净的幽兰,连同她未来可能绽放的“赤练”锋芒,都将只属于他赵志敬一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