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前夜,杨小帅正在院中做最后的准备,忽然听到一阵轻柔的敲门声。开门一看,书瑶正站在月光下,手中捧着一个用锦布包裹的物件。
师姐?这么晚了...杨小帅有些惊讶。
书瑶浅浅一笑:明天就要大比了,想来给你送件东西。
她走进院子,在石桌旁坐下,小心地揭开锦布。里面是一本装帧精美的书册,封面上用工整的小楷写着《实战心得》四个字。
这是...杨小帅好奇地接过。
我这些天整理的。书瑶轻声说,把可能遇到的对手类型、应对策略都写下来了,还配了些图解。
杨小帅翻开书页,顿时愣住了。书里不仅详细分析了各种战斗情境,还在页边画了许多生动的小人图解——有的在演示剑招,有的在展示步法,甚至还有几个小人摔跤的滑稽画面,旁边标注着切忌如此。
这些画...他忍不住笑出声。
书瑶脸微红:画得不好,但应该能帮你看得更明白。
画得太好了!杨小帅由衷赞叹,比我见过的所有武功秘籍都清楚!
他仔细翻阅,发现书瑶把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从如何应对力量型对手,到怎样破解敏捷型对手的步法;从常见招式的破解之道,到意外情况的应对之策...
更让他感动的是,书瑶还在每一章的结尾,都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一句鼓励的话:
相信自己,你比想象中更强。
记住在栖霞山时的机智。
混沌灵根是你的优势,不是负担...
看到最后,杨小帅的眼眶有些发热:师姐...你花了多少时间整理这些?
书瑶轻轻摇头:不算什么。你为书家做了那么多,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她指着书中一页:特别要注意这个以柔克刚的章节。你的《青锋剑诀》刚猛有余,但遇到擅长卸力的对手可能会吃亏。这时候就要学会用巧劲...
书瑶讲解得很仔细,每一个要点都反复强调。杨小帅认真听着,不时提出疑问。
师姐,如果对方用缠字诀怎么办?
那就用震字诀破解。记得我画的那个小人在跺脚吗?就是那个意思。
那要是遇到使暗器的呢?
看这一页,我写了三种应对方法...
月光下,两人一个教得用心,一个学得专注。院中只有书瑶轻柔的讲解声和杨小帅偶尔的提问声。
讲到关键处,书瑶还会起身示范。她虽然主修阵法,但基本的身法步法都很扎实,几个简单的演示就让杨小帅茅塞顿开。
原来如此!他兴奋地比划着,这样转身就能化解对方的冲力!
书瑶含笑点头:举一反三,很好。
等到把所有要点都讲解完毕,已是深夜。书瑶合上书册,郑重地交给杨小帅:记住,比武较技,七分靠实力,三分靠智慧。你有很多别人没有的优势,要善加利用。
杨小帅重重点头:我记住了!
书瑶看着他,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还记得你在栖霞山智斗独眼蛟的样子吗?那时候的你,比很多修为高深的修士都厉害。
这话让杨小帅心中一震。是啊,他曾经靠智慧解决过那么多难题,怎么一到正式比武就忘记了呢?
谢谢师姐提醒。他感激地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书瑶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护身符:这是我去年的护身符,带着它拿了个阵法比试的头名。现在送给你,希望能给你带来好运。
那是一个用红线编织的剑形护身符,做工精致,散发着淡淡的灵力波动。
杨小帅小心地接过,感觉护身符上还带着书瑶的体温:师姐,这太珍贵了...
收下吧。书瑶柔声道,明天,我们都等着看你大放异彩。
送书瑶到院门口时,杨小帅突然想起什么,跑回屋里取出一个木盒:师姐,这个送给你。
书瑶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把精致的小刀,刀柄上刻着复杂的阵法纹路,刀刃闪着寒光。
这是...
我特意找器堂师兄打的刻阵刀。杨小帅不好意思地说,听说你原来的那把不太好用了...
书瑶轻轻抚摸着小刀,眼中闪着感动的光:谢谢你,小帅。
这是她第一次直呼他的名字,没有带二字。
杨小帅的脸地红了,好在夜色深沉,看不真切。
师姐喜欢就好...他小声说。
书瑶将刻阵刀小心收好,抬头看着他,月光在她眼中流转:明天,不要有压力。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我们的骄傲。
这句话如同暖流,瞬间涌遍杨小帅全身。他重重地点头:我一定全力以赴!
看着书瑶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杨小帅回到院里,迫不及待地再次翻开那本《实战心得》。这一次,他看得更加仔细,每一句话、每一幅图都深深印入脑海。
有了这本书,有了朋友们的支持,他忽然觉得明天的比武不再可怕。
智慧...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着明亮的光。
是啊,他杨小帅最大的优势,从来都不是什么混沌灵根,而是那颗永远在思考、永远在寻找机会的心。
这一夜,百草园的灯亮到很晚。杨小帅在院中一遍遍演练着书瑶指点过的技巧,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完美。
当第一缕晨光照进小院时,他收剑而立,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自信。
我准备好了。
这一刻,青石镇的少年已经成长,准备在更大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