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露台到公寓,车程二十分钟,陆辰逸全程自动驾驶——脑子死机,只剩方向盘上的手指还知道拐弯。车窗外的霓虹像被水晕开的彩墨,一坨一坨糊在眼底,什么也进不去。唯一清晰的,是左脸上那块被“偷袭”的小片皮肤:软软的、凉凉的,像有人拿羽毛蘸了火星子,轻轻按上去,再松开,却留下持续燃烧的后劲。
“砰”——门关,公寓的灯懒得开,他直接摔进落地窗前的黑暗。城市灯火在脚底下闪,平时看着像数据星河,今晚成了乱码,红一块绿一块,晃得心烦。
手指无意识地又摸上脸颊,一触即烫,像摸到烙铁。那个吻—— 不到一秒,连响声都没有,却把系统干趴下了。
脑子里自动弹出分析界面: 触发条件:提问“合约是否失效” 反馈动作:目标踮脚,亲脸,逃跑 可预测后果:???(系统无法识别)
往下拉,全是乱码。情感冲动?冲动值多少?心跳加速系数?血压上升曲线?——全空白。以往任何变量都能建个模型,这回像撞进一团棉花,软绵绵,却把所有公式都噎死。
更烦的是,只要试图冷静,细节就蹦出来搞事:颤抖的睫毛、紧闭的眼、踮脚时那副“视死如归”的小表情,还有转身就跑的仓皇背影……一帧一帧,循环播放,拉都拉不回。理性链条被这些藤蔓缠住,“咔咔”断成几截。
焦躁上头,他转身离开窗边,在客厅里来回踱步。定制皮鞋踩在大理石上,“哒哒哒”像倒计时。脑子里的幻灯片继续放: 画室里她瞪着眼睛,一脸“我不赔谁赔”; 食堂窗口她坚持扫码转账,认真得可爱; 图书馆她装淡定却频频翻错页; 篮球场递水时手指尖冰凉; 雨夜她缩在伞下,发尾沾着湿气,像只落汤小猫; 还有那幅素描——把他淋成落汤鸡的狼狈样,却画得格外用心。
以前这些被归档为“合作方行为数据”,方便优化“演出效果”。现在可好,那个吻像终极病毒,一上传,所有数据集体扭曲,图表跟过山车似的,直挺挺冲向一个结论——
不是变量失控,不是系统干扰,是彻头彻尾的心动。
这个词一冒出来,他脑袋“嗡”一声,像被重锤夯了一下。二十几年的人生里,“心动”被归为文学词汇,属于诗人发疯的范畴,跟他的算法世界八竿子打不着。如今它却活生生蹲在面前,朝他咧嘴一笑:嘿,你也有今天。
承认?开什么玩笑。感情这玩意儿风险高、回报率不可预测,完全违背投资原则。否认?可脸颊上的烫、胸腔里的鼓、以及一想到她就上扬的嘴角,全在集体打脸。
他靠墙滑坐在地,黑暗里只剩呼吸声,又重又乱。窗外霓虹偶尔闪进来,映出蜷缩的影子,小小一团,跟平日里运筹帷幄的“陆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理性大厦轰然倒塌,碎砖烂瓦埋住了所有逻辑。
接下来怎么办?继续装死,还是升级系统接纳新物种?没答案。
夜还长,城市不眠,某人的心却第一次因为另一个人的一个轻吻,乱成一锅粥,且火候无法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