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世民的手指拈着那张黄麻纸,指尖点在“霉”字和“bingdu”的拼音符号上,力道不重,却带着千钧的威压。

那从未见过的字形与怪异组合,像一把冰冷的钥匙,试图撬开他心底刚刚因青霉素奇效而稍霁的疑云。

帝王的直觉告诉他,这“符号”,远比那些绿毛本身更令人不安!

它背后藏着的,或许才是太子身上真正的秘密。

空气仿佛再次凝固,角落里的小贵子和来顺几乎要窒息过去,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地缝里。

李承乾后背的冷汗瞬间又涌了出来,刚刚因实验成功而升起的一丝侥幸被这致命一问碾得粉碎!

生死关头,他脑中念头电转,几乎要炸开!

否定?

说不知道?

那只会坐实“妖异”!

承认是某种秘传?

更无法解释来源!

电光火石间,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擦亮的火星!

“回父皇!”

李承乾猛地抬头,脸上瞬间切换出一种混合着被误解的急切和一丝“技术宅”委屈的神情,语速极快,带着点“急于证明清白”的冲动:

“这些符号!是儿臣自己瞎琢磨出来方便记录用的!实在是因为这‘霉疗’之术太过繁杂琐碎,观察记录太多!用寻常文字书写,耗时费力!儿臣才斗胆试着简化了些笔画,又结合了一些市面上胡商记账用的速记法子,胡乱拼凑了些符号标记关键之处,只求快记快查!绝非什么秘文邪符啊父皇!”

他一边说,一边猛地冲到那张堆满记录的桌子旁,几乎是用抢的,抓过一张干净的黄麻纸和一支秃头毛笔,蘸满墨汁,手腕抖动,落笔如飞!

“父皇不信请看!儿臣这就用正经文字写给您看!一样的道理!”

只见他笔下墨迹淋漓,字迹虽因急切略显潦草,却筋骨挺拔,古意盎然:

“《本草拾遗》有载:‘霉,生于败物,气秽,然其性或有异,能克败毒’---此乃古书只言片语,语焉不详。儿臣得蒙天启,观其生于腐粟之上,其色青碧如茵,其气腥浊冲鼻,遂以清酒渍之,石臼捣之,细葛滤之,其汁澄黄微浊---取其澄清汁液,涂于獭兔腐创之上,与寻常金疮药膏相较:涂金疮者,创肿愈炽,脓血不绝;涂霉汁者,创缘红晕渐退,脓稀而收---此非妖邪,实乃天地生化之理,物性相克之道也!然此物性烈,用之不当,反生疹痒红瘰(过敏),故当慎之又慎,量宜微而缓增,观其效而调其度---”

一篇条理清晰、引经据典、描述详尽、古韵十足的医理记录,在他笔下如行云流水般呈现!

文中不仅复述了实验过程细节,点明了药效与风险,更关键的是,其用词之精准,文风之古雅,足以证明李承乾深厚的古文功底,绝非不通文墨、会被轻易蛊惑之辈!

写到关键处,李承乾笔锋一顿,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神坦荡中带着一丝“搞技术被打断思路”的懊恼:

“父皇!您看!这道理写在纸上,用古文耗时三炷香,用儿臣那胡拼乱凑的符号,半炷香足矣!儿臣满脑子都是如何改进这法子,让它更安全些,好让母后少遭点罪,哪里还有心思去管什么笔画周正、辞藻华丽?那些符号丑是丑了点,可它快啊!能多记一点,母后就能早一刻用上更稳妥的药!儿臣的心思,全在这儿了!”

他最后指向桌上记录的绿毛和那几只已经明显好转的兔子,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赤诚。

李世民的目光在李承乾奋笔疾书时就没离开过那张纸和他握笔的手。

那流畅的古文书写,那对药理细致入微的观察描述,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急切与专注,甚至那一点被打断的“懊恼”,都无比真实!

尤其是那句“能多记一点,母后就能早一刻用上更稳妥的药”,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他缓缓放下手中那张写着“鬼画符”的黄麻纸,目光再次投向那盆生机勃勃的绿毛和那生机渐复的小兔。

一边是救妻心切而自创速记的“丑”,一边是铁证如山的“效”和儿子深厚的学识底蕴。

天平,在李世民心中剧烈摇摆。

帝王的多疑如同毒藤,不会轻易根除。

那些符号依旧透着古怪。

但,李承乾展现出的“格物”精神,那实实在在的救治之功,尤其是那份对皇后的赤诚孝心,如同磐石,压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疑虑。

良久,李世民长长吐出一口气,那紧绷如弓弦的威严气势稍稍松弛。

他没有再看那些符号,而是转向李承乾,声音低沉了许多,带着一种复杂的疲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妥协:

“罢了。孝心可悯,格物之心亦算可取。”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李承乾依旧紧绷的脸:

“只是承乾,你要记住!这些旁门左道,终究非煌煌正道!心思,还是要放在圣人之学、治国之道上!皇后之事,你既操持有效,便继续用心,务必稳妥!那过敏之症,绝不可再犯!”

最后一句,带着帝王的警告。

“至于这些---”

他抬手随意指了指桌上的杂纸,

“速记之法,私下用用也就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更不可外传,徒惹非议!”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恪守本分,以圣贤之道为根,以社稷为重!母后用药,儿臣定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差池!”

李承乾立刻躬身,额头上的冷汗滴落在金砖上,溅开一小片深色印记。

他知道,这一关,算是险之又险地擦着刀锋过来了!

帝王心中那颗怀疑的种子还在,只是暂时被“孝”与“效”强行压了下去。

送走李世民銮驾,李承乾双腿一软,几乎站立不稳,被小贵子眼疾手快扶住。

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喘息着,感觉像是刚从鬼门关爬了一圈回来,浑身力气都被抽空了。

“孔颖达---”

他喘息稍定,眼中立刻爆发出急切的光芒,

“速备车马!去国子监!立刻!马上!”

半个时辰后,国子监孔颖达那间堆满了竹简、帛书、散发着浓郁墨汁和陈腐纸张气息的书斋内。

孔颖达正埋首于一堆残破不堪的古籍抄本中,白发苍苍的头颅几乎要埋进纸堆里,口中念念有词,眉头拧得像个疙瘩。

这位当世大儒,此刻如同着了魔一般。

“孔师!”

李承乾脚步匆匆而入,也顾不上客套,开门见山,语气急切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五经正义》编纂进度如何?孤要立刻看到初稿框架!尤其是其中对经文义理的阐释部分,务必明晰通达!还有,孤上次提议的,加入便于学子理解掌握的‘古文今译’对照,‘正音’(标准发音)标注,进度为何如此缓慢?!”

孔颖达被这突如其来的催促惊得抬起头,老花眼眯着辨认了一下,才看清是太子。

他脸上露出一丝被打断思路的不悦,但很快被恭敬取代,起身行礼:

“老臣参见殿下。编纂之事,浩繁艰巨,非一日之功---”

“孤知道!”

李承乾直接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透着一种经历过生死时速的通透,

“但孔师!您老研究了一辈子圣贤书,可曾想过,学问再好,若锁在高阁,无人能懂,与废纸何异?圣人之意,若因文字艰深、读音混乱而被曲解误读,岂非后世学子的悲哀?更是我儒门的不幸!”

他走到孔颖达案前,手指重重敲在那些深奥晦涩的经文抄本上,发出笃笃的声响:

“古水也要新渠引,圣言更需后人明! 孤要的《五经正义》,不仅要正其义,更要开其门!让蒙童能窥其径,让寒士能解其意!‘古文今译’就是那把钥匙!‘正音’标注,就是那盏指路的灯!”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孔颖达:

“孔师!时不我待!这不是简单的编书,这是在为天下读书人开智!是在为圣人之学续命!是在筑一道传承千载的文脉长城!您老的担子,重逾千钧!人手不够,孤给你调!钱帛不足,孤从东宫私库拨!孤只有一个要求,快!要快!要又好又快!把进度给孤提起来!孤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李承乾这番话,如同惊雷贯耳!

将编书的意义陡然拔高到了“开智”、“续命”、“筑文脉长城”的地步!

孔颖达原本被打扰的不悦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委以重任的激动和使命感!

尤其是那句“古水也要新渠引,圣言更需后人明”,简直说到了这位皓首穷经、毕生致力于传承儒学的老人心坎里!

他苍老的面容微微涨红,浑浊的老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颤巍巍地拱手:

“殿下心胸格局,老臣汗颜!殿下所谋,乃千秋文教之基业!老臣明白了!老臣这把老骨头,就是熬干了,也定不负殿下所托!古文今译!正音标注!老臣亲自抓!进度,定给殿下催上去!”

他语气斩钉截铁,仿佛瞬间年轻了十岁,重新燃起了熊熊斗志。

李承乾看着这老学究被点燃的样子,心中稍定。

推广简体字和拼音风险太大,但借着“古文今译”和“正音”的名义,将一些更简洁的表达方式和拼音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官方权威典籍的注释里,这才是润物细无声的高招!

只要孔颖达这个大旗不倒,这个根基就算是埋下了!

“有劳孔师!”

李承乾郑重一揖,

“孤静候佳音!”

数日后,国子监顶层的秘阁。

此处光线幽暗,书架林立,空气里弥漫着尘埃和岁月沉寂的味道,收藏的都是些残缺不全、难辨真伪的古老抄本或石刻拓片,平时少有人迹。

孔颖达却如同着了魔一般,几乎住在了这里。

他面前巨大的书案上,一边摊开着刚刚整理出的部分《五经正义》初稿,上面用朱笔小心翼翼地添加着今译批注和初步构思的“正音标注”,借鉴了李承乾提供的拼音雏形,但更古拙复杂。

另一边,则堆放着几片颜色发黑、边缘朽烂、字迹模糊不清的古老竹简残片!

孔颖达一手拿着放大镜似的水晶磨制琉璃片,另一只手的手指颤抖着,近乎虔诚地抚摸着其中一片残简上几个极其模糊、几乎难以辨认的刻痕。

老眼死死盯着,口中念念有词,如同呓语:

“不对,不对,这残片上‘仁’字的刻法,怎么看着,看着像是---”

他猛地抓起旁边另一张纸,那是他根据李承乾提供的拼音理念(声母、韵母拆分想法)临时草拟的、用来标记“仁”字发音的早期符号草图,一个类似“r”的简化标记加上一个代表韵母的符号。

老头的目光在古老的残片刻痕和李承乾思路启发下的发音符号草图之间来回疯狂扫视!

眼神越来越亮,呼吸越来越急促!

“虽形不同,其简其意,神似!神似啊!”

他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白胡子都翘了起来!

“还有这个!”

他又哆哆嗦嗦拿起另一片残简,指着上面一个类似“水”的变形符号,

“殿下那个‘速记’里标记‘流泉’的符号,简化后---对!对!就是这个骨架!”

孔颖达如同一个在沙漠中跋涉多年的旅人,突然看到了传说中的海市蜃楼!

他苍老的心脏狂跳不止,一股难以言喻的狂热席卷全身!

太子殿下那些看似离经叛道的“速记符号”和“正音”构思,竟然与这些深藏秘阁、几乎无人能识的上古失传残片,在某种“神韵”上隐隐相合!

这难道是巧合?

不!

孔颖达猛地摇头,眼中闪烁着近乎偏执的光!

“圣道不绝!天意!这是天意啊!”

他激动地喃喃自语,枯瘦的手指死死攥着那片残简,如同攥着稀世珍宝。

“太子绝非妄为!他的‘离经叛道’,或许正是触摸到了某些失落的、最接近上古圣人时期文字本源的‘道’?!又或者是圣人有灵,借太子之手,重现先贤智慧的光辉?!”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燎原,瞬间点燃了孔颖达的全部心神!

他原本只是被李承乾的宏大构想和紧迫催促点燃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刻,却陷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学术考证狂热之中!

他必须搞清楚!

这些吻合,是偶然,还是隐藏着足以颠覆认知的、关于文字起源与圣人之道的惊天秘密?!

他扑向那堆如同废纸般的古老残片,浑浊的老眼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仿佛一个守财奴扑向了金山。

他知道,自己可能正站在一个足以震撼整个儒学乃至文字史的巨大发现边缘!

而这一切的线索,竟都系于太子那些古怪的“符号”之上!

孔颖达的狂热考证,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看似波澜不惊,却在这被绿毛仙丹和漠北烽烟搅动的长安暗流之下,悄然搅动着更深沉、更令人心悸的涟漪。

李承乾为自救埋下的种子,在权威大儒的疯狂浇灌下,正以一种他始料未及的方式,破土萌发。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匹夫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