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外有座破庙,庙里住着个穷书生,名叫李墨。
李墨没啥能耐,就爱琢磨没用的。
别人读书为了考功名,他对着蚂蚁搬家能看一下午,还摇头晃脑:“这蚂蚁,走得挺讲究啊。”
别人种地为了糊口,他蹲在田埂上数草叶,嘴里念叨:“一二三,这根草比那根高半分。”
村里人都说他是书呆子,李墨却不气,还说:“废话里藏着真趣味,你们不懂。”
这年秋收,李墨借了邻居的驴,去镇上卖粮食。
走到半路,驴突然停下,对着路边的石头“哼哧”了一声。
李墨拽了拽缰绳:“走啊,愣着干啥?”
驴转过头,竟开口说话了:“你瞎啊?这石头底下有只蛐蛐,正跟同伴吹牛皮呢。”
李墨吓得腿一软,差点摔下驴背。
“你……你会说话?”
驴翻了个白眼:“少见多怪。我不光会说话,还能听懂世上所有废话。”
李墨半天没缓过神,又问:“啥叫废话?”
驴指了指树上的鸟:“你听,那只鸟说‘今天的虫子真好吃’,这是实话。另一只说‘我昨天吃的虫子比今天的大两倍’,这就是废话——它根本没吃到那么大的。”
李墨似懂非懂,骑着驴继续赶路。
到了镇上,粮食刚摆好摊,就来了个胖财主。
胖财主眯着眼睛问:“你这粮食,干净不?”
李墨连忙说:“干净!绝对干净,我筛了三遍呢。”
驴突然开口:“别听他吹,昨天晒粮食时,有只麻雀拉了泡屎,他没看见。”
李墨脸一红,胖财主却乐了:“这驴有意思,竟说大实话!”
当即高价买了粮食,还问李墨:“你这驴卖不卖?我出十两银子。”
李墨舍不得,摇摇头:“它是我的朋友,不卖。”
回家路上,李墨越想越觉得这驴不一般。
他问驴:“你叫啥名字?为啥能听懂废话?”
驴说:“我叫墨驴,上辈子是个爱说废话的秀才,老天爷罚我这辈子听懂所有废话,遭遭罪。”
李墨笑了:“那你岂不是很辛苦?”
墨驴叹了口气:“可不是嘛!上次听见隔壁村王二说‘我能娶到县太爷的女儿’,我差点没笑背过气——他连县太爷家的门都没进过。”
没过几天,清河镇来了个巡察御史。
御史大人是个较真的主,最恨人说废话、吹牛皮。
他下了告示:谁要是能揭穿三个说废话的人,赏白银五十两;要是能让说废话的人认错,赏黄金百两。
消息传开,村民们都推荐李墨和墨驴。
“墨驴能听懂废话,李墨识字,他俩去准行!”
李墨本不想凑热闹,可墨驴说:“去呗!揭穿那些吹牛皮的,也让我少受点罪,顺便赚点银子,改善改善伙食——你看你给我吃的,都是些枯草。”
李墨一想,家里确实穷,便答应了。
第二天,李墨骑着墨驴,去了御史住的客栈。
御史见他牵着驴来,觉得奇怪:“你这驴,能帮你揭穿废话?”
墨驴抢先说:“大人,我不光能揭穿,还能当场对质!”
御史来了兴趣:“好!那我们就去街上走走,看看谁在说废话。”
刚走到街口,就听见一个小贩在吆喝:“走过路过别错过!我这膏药,包治百病!瞎子贴了能看见,瘸子贴了能跑跳!”
墨驴立刻停下:“大人,他在说废话!”
小贩不乐意了:“你这驴胡说八道!我这膏药可是祖传的秘方!”
墨驴冷笑一声:“祖传秘方?你昨天还跟你老婆说,这膏药就是面粉加香油做的,贴了最多能止痒,还治百病?你咋不贴了让自己长高两寸?”
小贩脸瞬间红透,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围观的人哈哈大笑,御史也点头:“好!第一个废话揭穿了!”
接着往前走,看见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正跟一群人吹牛:“我上个月去了京城,见了皇上!皇上还跟我下棋,输了给我赐了块玉佩!”
墨驴又开口了:“大人,他也在说废话!”
书生急了:“我没说瞎话!玉佩我还带着呢!”
说着就要掏口袋,墨驴却道:“你别装了!你上个月根本没去京城,你在邻村的破庙里躲债呢!你说的玉佩,是你从当铺里淘来的假货,昨天还跟当铺老板讨价还价,说能不能再便宜三文钱!”
书生的脸一阵白一阵青,灰溜溜地跑了。
御史看得连连叫好:“好驴!再找一个,黄金百两就是你们的!”
三人来到茶馆,听见一个壮汉在说:“我年轻的时候,上山打猎,遇到一只老虎!我赤手空拳就把它打死了,老虎的皮现在还挂在我家墙上呢!”
墨驴撇撇嘴:“大人,他这废话,吹得最大!”
壮汉一拍桌子,怒视墨驴:“你这畜牲,敢污蔑我!我现在就带你去我家看虎皮!”
墨驴毫不畏惧:“你别逞强了!你年轻的时候上山打猎,遇到的不是老虎,是只野猫!你还被野猫抓伤了腿,哭着跑回了家!你家墙上挂的不是虎皮,是你娘给你做的狗皮褥子,还破了个洞!”
壮汉愣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
过了一会儿,他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我就是想在大伙儿面前装装样子,没想到被一头驴揭穿了。”
御史见状,哈哈大笑:“好!三个废话都揭穿了,还让最后一个人认了错,赏黄金百两!”
李墨拿着黄金,又惊又喜。
墨驴却叹了口气:“唉,总算少听了些废话。不过这世上的废话,怕是永远也听不完。”
后来,李墨用赏钱盖了间学堂,教村里的孩子读书。
他还跟墨驴约定:“以后我们专门揭穿废话,让大家都说实话,办实事。”
墨驴点点头:“行!不过你得给我换点好草料,不然我就罢工!”
从此,清河镇多了一道奇怪的风景——一个穷书生骑着一头驴,走街串巷。
遇到说废话、吹牛皮的人,墨驴就当场揭穿,李墨则耐心劝说,让他们认错。
慢慢的,清河镇说废话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学着说实话,办实事。
有人问李墨:“你这驴这么厉害,咋不让它帮你考功名呢?”
李墨笑着说:“考功名哪有让大家说真话重要?再说,墨驴也不爱听那些官场的废话。”
墨驴也附和道:“就是!那些当官的,动不动就说‘为百姓谋福利’,可有的连百姓吃没吃饭都不管,这种废话,我听了就恶心!”
几年后,清河镇成了远近闻名的“诚信镇”。
外地的人都来这里做生意、定居,都说清河镇的人实在,不骗人。
而李墨和墨驴的故事,也被人们一代代传了下来。
有人说,墨驴后来寿终正寝,投胎成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再也不用听废话了。
也有人说,现在清河镇的驴,偶尔还会对着说废话的人“哼哧”一声,像是在提醒他们:别吹了,你的废话,我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