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船在夜色中破浪前行,船舱内议事已毕,程灵素与袁紫衣各自回舱休息,消化着方才定下的发展大计。黄蓉则被南宫宸留下,两人对着海图,低声商讨着总部选址的一些初步构想。
郭靖独自一人回到了甲板上。
夜凉如水,海风带着深秋的寒意,吹拂着他略显单薄的衣衫。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凭栏而立,望着远方墨色海面上那轮清冷的明月,以及船舷两侧被犁开的、泛着粼粼月光的白色浪花。
他的心中,远不如海面这般平静。
白日里那场短暂却惊心动魄的交锋,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脑海里。西毒欧阳锋那如同九幽魔神般的恐怖威压,那足以摧山断岳的蛤蟆功掌力,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的阴寒毒气……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他以往对“武功”的认知。
在蒙古草原,在江南七怪门下,武功是摔跤角力,是刀枪棍棒,是南山掌法,是越女剑法。虽然也讲究力气、招式和内功,但何曾见过这般近乎神通、引动天地之威的景象?
然而,更让他心灵受到巨大冲击的,是南宫宸那轻描淡写间,便将这滔天凶威化解于无形的姿态。
那精准无比、直指功法核心的一指!
那浩瀚如海、包容万象的一掌!
没有欧阳锋那般声嘶力竭的咆哮,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一种绝对的掌控,一种仿佛洞悉了力量本质的从容。
“见山是山……落了下乘……”
“武学之道,浩如烟海……执着于一招一式的刚猛……终究落了下乘……”
南宫宸与欧阳锋对峙时的话语,此刻再次回响在郭靖的耳边。他当时听得懵懂,此刻细细回味,结合所见景象,只觉得仿佛有一扇全新的大门,在他面前缓缓打开了一条缝隙。
他回想起南宫宸传授他筑基心法时,不仅讲解了气血运行的路线,更阐述了其中“润物无声”、“徐徐滋养”的道理。回想起南宫宸演示“降龙之意”时,那重于泰山、含而不露的“势”,而非具体的招式变化。
以往,他练功,师父教一招,他便学一招,力求形似,追求力大。他总觉得,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将每一招每一式练到极致,力气练得足够大,便是高手了。
可今日所见,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欧阳锋的招式不可谓不刚猛,力量不可谓不强大,但在南宫大哥那看似“轻巧”的应对下,却显得那般笨拙,那般……徒劳。
“原来……武功练到高深处,竟是这样子的……”郭靖喃喃自语,憨厚的脸上充满了迷茫与思索,“不是比谁力气大,不是比谁招式狠……那比的是什么?”
他努力回忆着南宫宸出手时的感觉。那是一种他无法完全理解,却能隐隐感受到的“意境”。一指之中,仿佛蕴含了洞察虚实的智慧;一掌之下,仿佛包容了天地万物的气度。
“南宫大哥说过,重意不重形……领悟其‘势’……”郭靖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意……势……”
他下意识地抬起自己的双手,看着那布满老茧、骨节粗大的手掌。他尝试着回忆南山掌法中威力最大的一招“力劈华山”,想象着自己如同南宫大哥那样,不去追求招式的外形,而是去感受那股一往无前、劈开一切的“意”。
他缓缓推出一掌,动作依旧是他熟悉的南山掌法,但心神却努力沉浸在那“劈开”的意念之中。初时,只觉得别扭,徒具其形,毫无神韵。但他心性质朴,认定的事情便不会轻易放弃,一遍,两遍,三遍……
不知练习了多久,他忽然福至心灵,在某一掌推出的瞬间,不再去刻意想招式,而是将全部精神凝聚于那“劈开”的意念之上,体内那微弱却已然通畅了不少的内息,似乎也随之微微一动,自然而然地涌向掌心。
“呼!”
掌风掠过,虽然依旧微弱,却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丝凝练,少了几分散乱。
郭靖猛地一愣,停下了动作,看着自己的手掌,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丝变化,但对他而言,却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线曙光!
他明白了!
力量的强弱固然重要,但如何运用力量,理解力量背后的“道理”,更为关键!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的武功,是活的,是有“魂”的!这个“魂”,就是南宫大哥所说的“意”和“势”!
一股难以言喻的明悟与喜悦,涌上郭靖的心头。他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以往许多练功时感到滞涩、不解的地方,此刻仿佛都有了新的方向。
他知道,自己资质鲁钝,领悟这些东西远比旁人困难。但正因为困难,这片刻的明悟才显得如此珍贵!他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南宫大哥传授给他的,不仅仅是高深的内功和掌意,更是一条通往真正武道殿堂的道路!
这条路或许漫长而艰辛,但他郭靖,绝不会放弃!
他再次看向那轮明月,目光不再迷茫,而是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他用力握紧了拳头,在心中立下誓言:
“南宫大哥,谢谢你!我郭靖在此立誓,定不负你所望,勤学苦练,参悟武道,早日成为能为你分忧、能守护身边之人的真正高手!”
海风依旧寒冷,但郭靖的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炽热的火焰。那是对武道的重新认知,是对自身道路的坚定,更是一颗纯粹而坚韧的武道之心,开始真正生根发芽。
他不再停留,转身走向甲板空处,再次摆开架势。这一次,他练习的依旧是那些熟悉的招式,但神情却无比专注,不再仅仅追求形似与力大,而是用心去体会每一招每一式中,所蕴含的那一丝微弱的“意”,尝试着去引导体内那涓涓细流般的内息。
月光下,少年身影执着而坚定,一招一式,虽仍显稚拙,却已然有了一丝不同以往的韵味。
船舱窗口,南宫宸与黄蓉不知何时已停止了交谈,正静静地看着甲板上那个刻苦练功的憨直少年。
黄蓉轻声道:“南宫大哥,你看靖哥哥,他好像……有些不一样了。”
南宫宸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弧度,点了点头:“孺子可教。见识过山巅的风景,方能知自身所在,明前行之志。靖儿今日所见所感,胜过他苦练三年。他的武道之心,已开始凝聚。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他知道,郭靖这块璞玉,正在以他自己的方式,悄然发生着蜕变。而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