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康国际医院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涌动。
专案组虽然拿到了离心机碎片这一关键物证,但申请正式调查令的过程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各种无形的阻碍和来自上层的关切电话,让李飞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显然,怡康背后的力量已经开始行动,试图将调查扼杀在萌芽状态。
“调查不能停,但方式要变。”李飞扬在内部会议上斩钉截铁地说,“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张强,外围调查继续,但要更隐蔽,重点放在那栋独立小楼的物资进出、人员排班、能源消耗异常,以及所有与‘董医生’这个名字可能相关的蛛丝马迹。江医生,戚顾问,你们想办法,看能否找到突破口,接近那栋小楼。”
会后,戚雨和江牧一仔细研究了怡康医院的建筑结构和公开信息。
那栋被称为“特殊治疗和VIp休养区”的独立小楼,官方名称是“怡和苑”,拥有独立的出入口、安保系统和医疗团队,隐私保护级别极高。
“硬闯肯定不行。”江牧一指着图纸,“安保太严密,而且我们没有合法手续。”
“需要内部接应,或者一个合理的、必须进入的理由。”戚雨沉吟道。她回想起参观时注意到的那两位护士的眼神。“或许可以从内部人员入手,寻找可能存在的裂痕。”
就在这时,戚雨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是之前接待过他们的那位血液科王副主任。
“戚女士吗?我是怡康医院血液科的王明。”对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急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关于上次你们参观时提到的一些前沿技术问题,我这边找到了一些更详细的内部资料,觉得可能对你们的研究有帮助。不知道你们是否方便……再来医院一趟?有些资料不方便带出。”
这个邀请来得太过突兀和刻意。戚雨和江牧一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
“王主任太客气了。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方便?”戚雨按下录音键,语气如常。
“今天下午三点怎么样?还是来我办公室。”王明说道,“有些内容,可能涉及到我们‘怡和苑’的一些特殊病例和操作流程,正好可以深入交流一下。”
“怡和苑”!他竟然主动提到了这个敏感区域!
“好的,我们下午三点准时到。”戚雨答应下来。
挂断电话,江牧一立刻说:“这是个陷阱。他上次还避而不谈,这次却主动提及,太反常了。”
“我知道。”戚雨眼神锐利,“但这也是机会。对方坐不住了,想试探我们,或者想引我们入局。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看看他们到底想做什么,或许能发现破绽。”
两人将情况汇报给李飞扬。李飞扬高度重视,立刻部署便衣警力在怡康医院外围策应,并叮嘱他们携带隐蔽通讯和录音设备,一旦情况不对立刻撤离。
下午三点,戚雨和江牧一再次踏入怡康医院。王明副主任早早等在办公室,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去。他的态度比上次明显热络了许多,甚至有些过度殷勤。
他拿出一些打印出来的、看似专业的文献资料,开始讲解一些血液科的前沿技术,但内容泛泛,并无实质价值。
交谈了约莫二十分钟,他话锋一转,状似无意地问道:“听说二位不仅对学术感兴趣,最近还在协助警方调查一些……不太好的案子?”
来了。试探开始了。
戚雨面色不变:“王主任消息很灵通。我们作为专业人士,有时会应警方邀请,提供一些侧写和医学方面的参考意见。”
“哦?是吗?”王明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不知道二位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慈恩’的组织?”
他直接提到了“慈恩”!戚雨的心跳漏了一拍,但脸上依旧平静:“有所耳闻,似乎涉及一些非法活动。王主任也听说过?”
“呵呵,只是道听途说,道听途说。”王明干笑两声,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不过,我听说这个组织手段通天,背景很深。有些人啊,查着查着就……消失了。我这也是为二位好,有些浑水,能不蹚就别蹚。”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和警告。
“谢谢王主任关心。”江牧一接过话,语气沉稳,“我们只是提供专业意见,具体的调查是警方的事情。不过,维护法律和正义,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您说对吗?”
王明的脸色微微僵硬了一下,随即又堆起笑容:“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他看了看表,忽然说:“你看,光顾着聊天了。正好我现在有点时间,带二位去我们‘怡和苑’的公共区域参观一下如何?那里环境更好,也更安静,适合交流。”
他终于图穷匕见,提出了真正的目的——引他们进入“怡和苑”。
戚雨和江牧一交换了一个眼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那就麻烦王主任了。”戚雨站起身。
王明带着他们穿过那条需要刷卡密码的封闭走廊。进入“怡和苑”的瞬间,环境果然截然不同。
这里更像一个高级私人会所,地毯柔软,灯光柔和,墙上挂着抽象艺术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昂贵的香氛,几乎闻不到消毒水的味道。走廊里异常安静,几乎看不到人影,只有偶尔穿着特定制服、步履匆匆的医护人员走过,他们对王明恭敬地点头,看向戚雨和江牧一的眼神则带着审视和警惕。
王明没有带他们进入任何病房或治疗室,只是在公共休息区和部分开放的功能区转了一圈。这里的一切都无可挑剔,奢华而低调。
然而,戚雨敏锐地注意到几个细节:一个推着仪器车的护士,车上盖着严密的防尘罩,但车轮碾过地毯时,隐约传来细微的金属碰撞声,不像普通医疗仪器;在一个转角,她瞥见一扇半开的门后,似乎是监控室,屏幕上分割着数十个画面,监控密度远超普通医院病房区;她还发现,这里的消防通道门都是特制的,需要额外授权才能开启。
“这里主要是为一些对隐私要求极高的贵宾提供休养和深度健康管理服务。”王明介绍道,语气中带着自豪,“配备了全球最顶尖的设备和医疗团队。”
“确实令人印象深刻。”戚雨附和道,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墙壁上一个不太起眼的标识——一个抽象的、类似基因链缠绕的银色符号,旁边写着“生命树项目”。这个标识,她在中转站那些采血管的标签代码旁见过类似的简笔画!
她心中一震,但面上不动声色。
参观很快结束,王明似乎完成了任务,客气地将他们送出“怡和苑”,并未再有其他异常举动。
离开怡康医院,坐进车里,戚雨立刻将“生命树项目”和那个符号告诉了江牧一和李飞扬。
“生命树项目……”李飞扬在电话那头重复着,“这很可能就是他们在怡康内部进行非法活动的代号或掩护名称!”
这次冒险进入,虽然危机四伏,但收获巨大。不仅确认了“怡和苑”内部的高度戒备和异常,更找到了与中转站物证直接关联的关键符号。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找到突破口时,当天晚上,坏消息传来——负责外围调查的张强小组,跟踪一名与王明有过接触的、行踪可疑的医药代表时,在一个人流稀少的街角跟丢了目标。
几乎在同一时间,张强停在路边的私家车车窗被砸,车内存放的、记录了一些初步调查笔记的私人笔记本电脑被盗。
这显然是一次警告,一次示威。对方在告诉他们:你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我们可以轻易切断你们的线索,甚至威胁你们的安全。
压力骤增。调查似乎陷入了更深的泥潭。
深夜,戚雨难以入眠。她站在酒店房间窗前,看着城市的夜景。对手的强大和无所顾忌,让她感到一阵寒意。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没有来电显示,只有一条匿名短信,内容极其简短:
【王不可信。树有蛀虫,亦有人守护。当心脚下。】
这条信息比之前的更加晦涩难懂。“王”指的是王明?“树”是“生命树项目”?“蛀虫”是犯罪者,“守护者”是谁?是发信人吗?“当心脚下”又是什么意思?
信息是敌是友?是新的误导,还是真正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