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将军和秦振华的到来,如同一声嘹亮的号角,宣告“龙渊”计划从漫长的“孕育期”正式迈入了激动人心的“降生期”。整个总装车间都沉浸在亲眼见证历史的巨大喜悦和自豪之中。
“好!好啊!”周将军围着那台刚刚完成了它生命中第一次微动的工业巨人转了好几圈,脸上的笑容就从未停歇过。“晓宇,振华,你们这次可真是给我、给国家带回来了一个天大的惊喜!”
秦振华也是满面红光,他上前一步向李晓宇汇报道:“报告总设计师!欧洲之行幸不辱命!您清单上的所有设备共计七十二箱,无一缺漏,已于昨日全部安全运抵沪市军港!预计一周之内就能分批运抵我们中心!”
说完,他仿佛想起了什么,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个用天鹅绒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盒子。
“另外,”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我们的‘老朋友’汉斯·穆勒先生,还托我给您带来了一份小小的‘见面礼’。”
他打开盒子,一块通体呈现出一种奇异暗金色的金属试料静静地躺在里面。
“这是……”钱秉义教授第一个凑了上来。他扶着老花镜仔细端详了半天,脸上露出极度震惊的神色,“这……这是德国克虏伯钢铁为海军212级潜艇秘密研发的,代号为‘奥丁之金’的特种高阻尼非晶合金!”
“这种材料韧性极高,切削加工时极易产生剧烈的共振和粘刀现象,是全世界公认的‘地狱级’的难加工材料!穆勒他把这个给你干什么?”
秦振华笑着解释道:“穆勒说这是他通过特殊渠道搞到的一块试料。德国人自己目前也只有西门子最顶级的实验室能用他们最新的五轴机床勉强对它进行低速加工。他想请我们帮忙测试一下,用我们的‘龙渊’来切这种‘地狱材料’效果会怎么样。”
这哪里是“见面礼”!这分明是一份来自欧洲顶尖同行的最直接也最严苛的“投名状”和“考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李晓宇的身上。所有人都以为他会选择先用常规的铝合金或者45号钢进行稳妥的初步测试。
然而李晓宇却做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堪称“疯狂”的决定。
他拿起那块冰冷的、沉甸甸的“奥丁之金”,眼中燃烧起一股名为“自信”的熊熊火焰。
“好!”
“我宣布‘龙渊一号’的首次实际切削测试不加工别的!”
“就拿它来开刀!”
“什么?!”
“总工,三思啊!”
“这太冒险了!万一刀具崩了或者主轴出了问题,我们这台原型机……”
在场的所有工程师都发出了担忧的惊呼。
就连周将军都皱起了眉头。
“晓宇,有把握吗?”
李晓宇没有回答。他只是用行动给出了最响亮的答案。
他亲自将那块“地狱材料”牢牢地固定在了“龙渊一号”的工作台上。然后走到了那台已经与“女娲”系统完美连接的控制台前。
他没有去调用任何复杂的cAm软件。只见他的十指如同幻影般在键盘上飞舞,一行行充满了逻辑与智慧的G代码被他以一种近乎于“人肉编译器”般的速度直接手写了出来!他要加工的是一个足以让任何数控编程员都感到头皮发麻的、复杂的五叶片式空间曲面整体叶轮的雏形!
“加载‘长缨一号’电主轴!”
“加载特制金刚石涂层刀具!”
“启动‘女娲’系统高级运动控制模式!”
在一系列清晰的指令下,加工正式开始!
“嗡——”
搭载着“长缨一号”的Z轴高速旋转着,平稳地切向了那块坚韧无比的合金!
现场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死死地盯着那个切削点。
他们预想中因为加工高韧性材料而必然产生的刺耳金属尖啸声和剧烈机床振动,根本就没有出现!
整个切削过程安静得有些诡异!
他们只能听到冷却液浇在灼热刀头上发出的“嘶嘶”轻响,以及伺服电机在进行三轴联动时发出的那如同天籁般和谐悦耳的微弱电流声!
那块重达二十吨的矿物铸件床身如同定海神针,吸收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切削振动!而那颗由李晓宇亲自设计的“智慧之心”的雏形则在后台,通过光纤总线与“女娲”系统进行着每秒数万次的实时数据交换!它在主动地用压电薄膜的微位移去抵消着那些连矿物铸件都无法完全吸收的最后百分之一的纳米级谐振!
这是一种超越了这个时代所有认知的近乎于“绝对零振动”的终极切削!
半个小时后,当最后一刀加工完成,刀头缓缓抬起。加工程序结束。
当高压的冷却液将零件表面那些暗金色的碎屑全部吹去时,一个表面光滑如镜、曲面过渡完美得如同自然天成的、闪烁着奇异光泽的整体叶轮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那加工效果甚至比他们之前在图片上看到的德国人用五轴机床加工出来的样品还要完美、还要精致!
在场的所有机械专家包括周将军在内,在这一刻都彻底失语了。他们的大脑已经无法再用任何已知的词汇去形容眼前这颠覆了物理学常识的神迹!
周将军缓缓地走上前。
他没有去看那个堪称艺术品的零件。
他的手轻轻地放在了那块重达二十吨的、冰凉的矿物铸件床身上。
他闭上了眼睛,仔细地感受着那份在刚刚完成了地狱级极限加工之后依旧稳如泰山、静如处子的绝对宁静。
许久,他才缓缓地睁开眼睛,转过头看着身旁那个依旧一脸平静的年轻人。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深深感慨。
“晓宇。”
“我们……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