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的宣讲会,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
第二天,在学校附近的一家招待所里,李晓宇和钱秉义教授,对连夜筛选出来的二十多份简历,进行了一场高规格的面试。
面试的第一个环节,就刷掉了大部分人。李晓宇没有问那些书本上的知识,而是直接将“红星一号”在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简化成一个个案例,让前来面试的学生进行现场分析。
比如,“如何在没有高精度动平衡机的情况下,保证主轴的稳定性?”或者,“烧结陶瓷轴承时,产生裂纹的几种可能性及其解决方案是什么?”
这些来自于一线,充满了“硝烟味”的真实问题,让许多只会纸上谈兵的学生,顿时乱了阵脚,不知所措。
而面试的重头戏,是与那个名叫林涛的硕士研究生的单独会面。
“你的简历,我看过了。”李晓宇将林涛的简历放在桌上,开门见山地说道,“机器人运动学与动态控制,非常前沿的方向。你认为,我们的‘分段动平衡补偿算法’,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林涛显然没想到对方会如此直接,他扶了扶眼镜,毫不怯场地说道:“李总工,我认为您提出的算法,在思路上是颠覆性的。但它本质上,是一个静态的、开环的补偿模型。也就是说,您是根据事先的计算,进行一次性的物理补偿。但主轴在实际运行中,温升、负载变化等因素,都会对动平衡产生实时的、动态的影响。”
他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如果,我们能引入自适应控制理论,比如,在主轴上,安装微型震动传感器,将实时的震动信号,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处理,再反馈给控制系统,动态地调整电磁执行器,对转子进行微米级的实时在线动平衡……那我们造出来的,就不是一个‘接近’德国水平的主轴,而是一个‘超越’它的,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主轴’!”
一番话,让一旁的钱秉义教授,都听得瞪大了眼睛。
而李晓宇的眼中,则爆发出了一阵激赏的、遇到知己般的光芒!他知道,自己钓到的,不是一条大鱼,而是一条潜龙!
“好!”李晓宇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向林涛伸出了手,“说得好!林涛同学,我现在正式邀请你加盟。我承诺,只要你来,我将专门为你,成立一个‘运动控制与算法’课题小组,由你担任组长!给你独立的预算和人员,让你把刚才说的这个‘智能主轴’,给我变成现实!”
林涛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只是提出一个想法,对方不仅没有反驳,反而当场给了他一个课题组负责人的位置。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魄和对技术的绝对尊重,让他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
“李总工,”他紧紧地握住李晓宇的手,郑重地说道,“士为知己者死。我,愿意跟您干!”
京城之行,大获全胜。招聘小组最终签下了包括林涛在内的,十五名清华大学的顶尖毕业生。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他们马不停蹄,奔赴沪市和哈市。在钱秉义教授这块“金字招牌”和红星厂那“硬核”的技术愿景面前,他们的招聘活动,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招聘小组满载着几十份沉甸甸的,代表着中国未来工业希望的就业协议,返回江州时,整个红星厂,都为之沸腾。
一个月后。
一辆从京城开来的大巴车,缓缓停在了红星机械厂焕然一新的大门口。
车门打开,以林涛为首的,几十名朝气蓬勃、眼中闪烁着光芒的年轻大学生,带着他们的行李和梦想,第一次踏上了这片他们即将为之奋斗的土地。
迎接他们的,是李晓宇、李建国和钱秉义教授。
“欢迎大家来到红星厂!”
没有过多的客套,李晓宇直接带领他们,参观了整个厂区。
当这些天之骄子们,亲眼看到那窗明几净,已经初具规模的恒温恒湿装配车间;亲眼看到那台代表着世界顶尖水平的蔡司测量仪;亲眼看到那拔地而起,正在火热建设中的研发中心和员工公寓时,他们心中所有的疑虑,都化为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当天晚上,所有新员工,都拎包住进了厂里为他们准备好的,崭新的宿舍。
李晓宇站在宿舍楼下,看着那一片片亮起的灯光,听着里面传来的欢声笑语,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走到了他的旁边,是刚刚安顿好行李的林涛。
“李总工,这么晚了还没休息?”林涛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睡不着。”李晓宇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笑道,“看着这些灯光,就像看到了红星厂的未来。怎么样,对新环境还满意吗?”
“超出想象的好。”林涛的语气很诚恳,“我已经等不及,想看看我的那个‘智能主轴’课题组了。”
“会有那么一天的,而且很快。”李晓宇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不远处已经打好地基的研发大楼,“看到那片工地了吗?等它建好,我答应你的,一个都不会少。”
他转过身,看着眼前这张充满了朝气和智慧的年轻脸庞,认真地说道:
“林涛,欢迎你的加入。也欢迎你们所有人的加入。明天早上八点,研发中心,全体新员工第一次会议。我们的新篇章,从明天早上,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