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非遗的传统韵味,又符合都市人的审美和互动需求。” 张晓雅拿着设计图,向大家介绍,“我还联系了澜城本地的高校,邀请美术专业的学生来帮忙布置展位,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扩大非遗的影响力。”
李宇和小宇则忙着调试木雕工具,准备文化节上的现场表演。“澜城的观众可能更关注木雕的创意和实用性,” 李宇拿着一块木料,对小宇说,“咱们可以现场雕刻一些适合都市生活的小物件,比如书签、钥匙扣、手机支架,这样更能吸引大家购买。”
小宇点点头,立刻拿出设计图:“我已经设计了几款‘都市非遗’系列木雕,比如把澜城的地标建筑雕在书签上,再搭配雪乡的春燕图案,既有地域特色,又有纪念意义。”
林墨则忙着与雪乡的李奶奶和手艺人沟通,邀请他们来澜城参加文化节。“奶奶,您放心,我们已经订好了往返机票和酒店,到了澜城,您只需要安心表演剪纸就好。” 林墨在电话里耐心地说。
电话那头,李奶奶的声音满是期待:“我还从没去过大城市呢,这次能去澜城展示剪纸,我高兴得好几天没睡好。我已经剪了不少澜城主题的剪纸,有高楼大厦,有地铁,到时候肯定能让城里人喜欢。”
一周后,“都市文化节” 如期开幕。澜城文创园区里人头攒动,各个展位前都围满了游客。雪乡非遗的展位前,更是早早排起了长队 —— 李奶奶坐在展位中央,手里的剪刀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剪出一只 “都市春燕”,翅膀上还带着澜城地标建筑的图案,引得游客阵阵惊叹;李宇和小宇则在一旁现场雕刻木雕,桌上的 “都市非遗” 系列小物件,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这个木雕书签太有创意了!” 一位年轻女孩拿着刻有澜城电视塔的书签,兴奋地说,“我要多买几个,送给朋友当礼物,让他们也了解雪乡非遗。”
张晓雅在互动屏幕前,耐心地教游客使用触屏功能:“您可以选择喜欢的剪纸图案,再上传一张自己的照片,就能生成专属的非遗海报了。分享到朋友圈,还能免费获得一张剪纸体验券。”
沈玉薇和林墨则在展位旁,与前来咨询合作的企业客户洽谈。“我们公司想为员工举办一场非遗体验活动,既能丰富企业文化,又能让员工放松身心。” 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行政总监说,“你们能不能定制专属的体验课程?”
沈玉薇立刻拿出课程方案:“当然可以!我们可以根据贵公司的需求,设计剪纸或木雕体验课,还能定制带有公司 LoGo 的非遗文创产品,作为员工福利。”
双方当场达成合作意向,约定下周就开展首次体验活动。看着不断传来的好消息,团队成员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在澜城的第一步,他们走得很稳。
文化节落幕时,雪乡非遗展位获得了 “最受欢迎展位” 的称号,还收获了十多个企业合作订单和两百多名个人体验课预约。大家坐在工作室里,看着满满的成果,疲惫的脸上满是成就感。
“没想到在澜城这么受欢迎,” 小宇喝了口奶茶,兴奋地说,“今天有个小朋友跟我学木雕,说以后想当非遗传承人,还问我雪乡在哪里,说放假要去雪乡体验。”
李宇点点头:“这就是咱们来澜城的意义,不仅能推广非遗,还能让更多人了解雪乡,带动雪乡的文旅发展。我老家的工坊已经接到了不少澜城客户的订单,都是通过这次文化节了解到咱们的。”
苏晴拿出一份数据报表:“咱们的公众号关注人数已经突破五千,其中八成是澜城本地用户,后续咱们可以定期发布非遗故事和体验课信息,培养稳定的客户群体。”
沈玉薇看着大家,眼里满是期待:“文化节只是开始,接下来咱们还要在澜城开设长期的非遗体验课,与高校合作开展非遗研学项目,还要开发更多适合都市市场的文创产品。我相信,只要咱们继续努力,雪乡非遗一定能在澜城扎根发芽,甚至走向更多城市。”
林墨走到窗边,看着澜城的夜景 —— 高楼大厦的灯光璀璨夺目,马路上的车流汇成灯河,与雪乡的静谧夜空截然不同,却同样充满生机。他想起在雪乡的日子,想起老槐树下的欢声笑语,想起非遗传承的点点滴滴。如今,他们把这份热爱带到了澜城,开启了新的征程。
“虽然离开了雪乡,但咱们的初心没变。” 林墨转过身,对大家说,“不管在哪个城市,咱们都要坚守非遗传承的本质,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未来,咱们还要把雪乡非遗带到更多地方,让非遗文化在都市里绽放新的光芒。”
大家纷纷点头,眼里满是坚定。窗外的蝉鸣声依旧清脆,仿佛在为他们的新征程加油。在澜城的夜色中,雪乡非遗的故事,正续写着新的篇章。他们知道,前方或许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因为他们坚信,非遗文化的魅力,能跨越地域的界限,在任何地方都能赢得人们的喜爱与尊重。
第二天一早,澜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工作室,落在桌上的非遗作品上。团队成员们早早来到工作室,开始筹备下周的企业体验活动。苏晴在整理体验课物料,张晓雅在设计企业定制文创产品,李宇和小宇在调试木雕工具,沈玉薇和林墨则在讨论后续的推广计划。
工作室的门被推开,一位老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雪乡非遗的宣传海报。“请问这里是雪乡非遗工作室吗?” 老人笑着说,“我是从雪乡旅游回来的,在那里体验过剪纸课,没想到在澜城也能看到你们的工作室。我孙女特别喜欢非遗,我想带她来学剪纸。”
林墨立刻迎上去,笑着说:“当然可以!我们每周都有体验课,您可以带孙女过来,我们一定好好教她。”
老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在陌生的都市里,找到了熟悉的温暖。看着这一幕,团队成员们都明白,他们在澜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这份跨越城市的非遗情缘,会像一条纽带,将雪乡与澜城紧紧相连,也将更多人与非遗文化紧紧相连,在时光的流转中,传递温暖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