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昭雪虽被林婉儿点醒了些许女儿心事,但并未沉溺其中。
漕运旧案中的水波纹线索,以及李清风的“沉水墨”,如同两根刺,扎在她心里,让她无法安宁。
她加派了人手,暗中留意运河漕运的动静,同时自己也时常便服在运河码头、漕工聚集之地走动,希望能发现更多蛛丝马迹。
这日傍晚,她处理完公务,换上一身普通的青布衣裙,独自一人来到汴河畔的漕运码头附近。
夕阳西下,码头上依旧忙碌,船只往来,号子声声。
漕工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岸边休息、吃饭,谈论着各自的见闻,空气中混杂着河水腥气、汗味与食物的味道。
裴昭雪装作路过,在一处生意冷清的茶摊坐下,要了一碗粗茶,暗中留意着周围的交谈。
起初听到的多是些家长里短、漕运辛苦的抱怨,或是关于某个管事克扣工钱的愤懑,并无异常。
她心中不免有些失望,难道之前的线索只是巧合?
就在她准备起身离开,再去别处看看时,几个衣衫褴褛、脸上沾着泥灰的孩童追逐打闹着从茶摊前跑过,嘴里哼唱着一首语调古怪、断断续续、带着某种诡异韵律的歌谣:“铁牛睡,龙王怒~”
“水底月,照枯骨~”
“波纹动,魂难渡~”
“玄鸟至,……”
最后一句声音渐低,被孩子们的嬉笑声和远处码头的嘈杂淹没,听不真切。
裴昭雪端着茶碗的手猛地一僵!心脏骤然收缩!碗中浑浊的茶水因为她指尖的力道而微微晃动。
铁牛?(让她瞬间联想到之前查阅旧档时,看到的关于前朝镇水铁牛的传说!)水底月?
枯骨?(这阴森诡异的意象,绝非童趣!)
波纹动!(这正是她最近一直关注的关键线索!)
玄鸟至?(玄鸟?这与“玄鹤”仅一字之差,是巧合,还是刻意模糊的关联?)
这绝非寻常孩童会编唱的歌谣!
其内容直指运河、水波、死亡,乃至可能影射的“玄鹤卫”,带着浓厚的恐吓与不祥意味!
她立刻放下茶钱,起身快步跟上那几个孩童,尽量用温和的语气叫住他们:“小弟弟,小妹妹,你们慢些跑!姐姐问你们,刚才唱的歌谣真好听,是谁教你们的呀?”
孩子们停下来,好奇地看着这个陌生的、衣着干净但不算华丽的姐姐。
一个胆子稍大、缺了颗门牙的男孩挠头道:“没人教啊,就是听别人这么唱,我们就跟着学了。”
“听谁唱的?在哪儿听的?还记得那些人长什么样子吗?”
裴昭雪蹲下身,平视着孩子们,语气更加柔和,心中却焦急万分。
“就前几天,在那边桥洞底下,”男孩指向不远处一座供纤夫行走的石桥,“有几个穿黑衣服的叔叔在那儿歇脚,他们小声哼来着,调子怪怪的,我们觉得好玩,就记住了几句。”
另一个扎着冲天辫的小女孩补充道:“那些叔叔不说话,脸也看不清楚,好吓人的。”
穿黑衣服的叔叔?桥洞底下?不说话,脸看不清?裴昭雪心中警铃大作!
这分明是有人故意在底层、在孩子中间传播!
目的是什么?制造潜移默化的恐慌?还是某种她尚未理解的、带有仪式性的宣告或召唤?
她稳住心神,掏出几文钱递给孩子们,柔声道:“这歌谣不太吉利,像是坏人编来吓唬人的,以后不要再唱了,好吗?拿去买糖吃吧。”
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接过钱,答应着跑开了。
裴昭雪站在原地,望着波光粼粼却在夕阳下显出几分沉暮之色的汴河水,面色凝重如铁。
街头巧遇,稚童诡谣,这无疑是“玄鹤卫”或其相关势力正在暗中活动,甚至开始渗透民间的确凿迹象!
他们竟然已经肆无忌惮到利用孩童传播这种带有强烈暗示和恐吓意味的歌谣!
“铁牛睡,龙王怒……波纹动,魂难渡……”
她低声重复着这几句,一股强烈的不安与紧迫感涌上心头——运河之上,恐怕真的要掀起一场超出常人理解的风浪了。
白砚舟离京前的提醒,绝非空穴来风。她必须更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