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裴昭雪等人加紧调查,但凶手的行动并未停止,反而更加猖獗!
就在裴昭明参加漕帮秘会的次日凌晨,又一起命案发生了!
这次的地点,并非码头仓房或废弃河道,而是在他们之前发现过祭坛的——那座废弃的龙王庙!
发现者是一名清晨出船打渔的渔民,远远看见庙门大开,隐约有人影倒地,感觉不妙,立刻报官。
裴昭雪接到消息,心头一沉,立刻带人火速赶往现场。
白砚舟、裴昭明紧随其后。龙王庙依旧破败,但庙门内的景象却令人触目惊心。
一名漕工打扮的男子仰面倒在之前发现石子阵法的地方,双眼圆瞪,口鼻处有着熟悉的蕈样泡沫,死状与之前几人一模一样。
左侧肩胛骨下的水波纹印记赫然在目。然而,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在死者身旁的地面上,用鲜血书写着几个歪歪扭扭、充满戾气的大字:“以血还血,以祭龙王!阻我者,同此下场!”
鲜血尚未完全凝固,在昏暗的庙宇内显得格外刺眼腥红。
“是遇害者的血吗?”
裴昭雪强忍怒火问道。仵作初步查验后回禀:“回大人,字迹所用血液,与死者伤口流出的血液一致。”
挑衅!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凶手不仅再次作案,而且选择在官府已经搜查过的龙王庙,用死者的鲜血留下警告,公然挑战官府的权威,也是在警告所有试图调查此案的人!
“查!死者身份!”裴昭雪声音冰冷。
很快,死者身份查明,名叫王莽,同样是码头漕工,而且,他也曾是参与打捞“铁牛角”的人员之一!
凶手的目标依旧明确,就是那些接触过铁牛角的漕工。
但他此次选择在龙王庙作案,并留下血书,意义非凡。
“他是在告诉我们,他知道我们查到了这里。”
白砚舟审视着血书,分析道,“‘以血还血,以祭龙王’,这分明是在强调复仇的动机,与三十年前的黑水峪惨案关联更深。‘阻我者,同此下场’,则是在直接向我们,或许也包括那些可能与我们合作的漕帮人员,发出威胁。”
裴昭明蹲在血书旁,仔细观察字迹的笔画和用力方式,试图从中分析凶手的性格特征:“字迹潦草狂乱,用力极深,显示出书写者当时情绪极为激动、愤怒,甚至……带着一种狂热的仪式感。他不仅仅是在杀人,更是在完成某种他自以为是的‘正义’审判和祭祀。”
裴昭雪环顾这座阴森的庙宇,凶手在此杀人留书,无疑是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宣战的地点。
他似乎在引导着调查方向,又似乎在享受着这种与官府对抗、制造恐慌的过程。
“他为什么选择在这里?除了挑衅,是否还有别的含义?”
裴昭雪沉思道,“龙王庙,祭祀龙王,也与‘水’息息相关。他在这里完成‘血祭’,是否意味着,这座庙宇本身,或者说其所在的位置,与‘九渊镇龙局’的某个节点有关?”
她立刻下令,以龙王庙为中心,对周边河道、地下情况进行更详细的勘测,寻找可能的水脉节点迹象。
同时,加派暗哨,不仅监视废村古井,也要严密监视这座龙王庙,凶手很可能还会再次利用此地。
血书的出现,将案件的紧张感和对抗性推向了新的高度。
凶手不再隐藏于暗处悄然杀人,而是走到了台前,发出了死亡的宣告。
这不仅是对裴昭雪团队的挑战,也是对整个汴京官府和漕运体系的挑衅。
一场正邪之间的明暗较量,已然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