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九从火场中带出的铜盒,被秘密送至白砚舟的藏身之处。
铜盒做工精巧,设有机关,白砚舟耗费了一番心力,才在不损坏内部物品的情况下将其打开。
盒内并无金银珠宝,只有几卷用特殊药水处理过、不易腐朽的羊皮纸,以及几块颜色各异、散发着微弱异香的玉石碎片。
羊皮纸上,用一种古老的、介于篆书与符号之间的文字,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内容。
白砚舟凭借其家学渊源和对古籍的涉猎,结合之前对“玉媒惑心”之术的了解,开始了艰难的破译工作。
裴昭明也暗中前来,利用其博览群书的知识从旁协助。
随着破译的深入,一个被民间讹传、扭曲为“换魂禁术”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羊皮卷的开篇赫然写着——《灵纹玉枢秘录》。
这并非什么换魂邪法,而是一门极其精微、近乎失传的心理暗示与生理调控之术!
其核心原理,并非夺取或替换魂魄,而是利用特殊处理的玉石(“玉枢”)作为能量共振与信息承载的媒介。
解读禁术原理:
灵纹刻录:在特定材质、经过秘法孕养的玉石内部,以特殊工具刻入复杂的“灵纹”。
这些灵纹并非随意刻画,而是根据古老的星象、经络、音律知识设计,能够与人的潜意识、乃至特定的生理节律产生微弱的共鸣。
媒介激发:灵纹本身处于“休眠”状态。需要特定的“钥匙”来激发。这“钥匙”可以是某种特定的频率(如次声波、特定乐律)、气味(如混合了赤血竭等药物的香料)、甚至是视觉暗示(如反复观看某种图案)或心理情境(如极度的恐惧或信任)。
目标锁定与植入:施展此术,需对目标有较深的了解,尤其是其心理弱点、恐惧根源或强烈的欲望。通过前期接触,或在特定环境中布置,将“此玉与我(施术者)的指令关联”这一概念,潜移默化地植入目标的潜意识。
指令触发与生理响应:当佩戴或接触灵纹玉器的人,处于激发环境下,灵纹被激活,与预设的指令产生共振。这种共振会放大目标心中被植入的暗示,引发生理上的剧烈变化。
例如,若暗示与“血液沸腾”相关,配合赤血竭的药性,便可诱发急速的内出血(七窍流血);若暗示与“寒冰刺骨”相关,配合其他药物,则可出现体温骤降、渗出冰晶等假象。
仪式所需:羊皮卷中详细记载了不同类型的“灵纹”对应的“激发仪式”。
例如,引发“血崩”之象的,需在子时(阴气最盛),于封闭空间(聚拢能量与气息),点燃混合了赤血竭、朱砂、特定矿粉的“引魂香”,同时可能伴随特定的低沉音律。而执行仪式的施术者,需要高度专注,以其自身的精神力引导整个能量场,如同一个导体。
并非真换魂:所谓“换魂”,完全是误解或刻意神化。此术并不能转移人的意识,它更像是一把极其精巧的心灵钥匙,在特定条件下,强行打开目标潜意识中的“潘多拉魔盒”,引导其身体走向预设的崩溃路径。它利用的是人性固有的恐惧、欲望和心理弱点,以及玉石、药物、环境等多重因素的精密叠加。
“所以……顺昌伯他们,并非被厉鬼索命,也不是魂魄被换,”白砚舟放下译稿,声音带着震撼后的沙哑,“他们是死于一场精心策划的、利用古老秘术进行的……心理与生理的定向诱导谋杀!凶手洞悉他们内心的隐秘(很可能与那场秘密聚会有关),利用玉扳指作为触发器,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启动了这致命的‘程序’!”
真相初揭幕,带来的不是豁然开朗,而是更深的寒意。
这比单纯的毒杀或武功刺杀,更加诡异,更加防不胜防,也更能解释为何现场如此封闭却找不到外力痕迹。
“玄鹤卫”掌握的,不仅仅是前朝的残余势力,更是一些近乎失传的、将人心与物性玩弄到极致的恐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