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呀,有人落水了。”
林岁安立马站了起来,朝人群跑了过去,那边有不少孩子在那边玩,恐怕是哪个小孩不小心掉进了水里。
附近都是孩子,就没有能下水的。
看着水里的孩子在水里挣扎,林岁安赶紧吩咐其他孩子,“快回村喊人。”
有孩子一溜烟跑了,边跑边喊,“有人落水了。”
林岁安将钓鱼的棍子递到水里的孩子手里,“狗子,快抓住棍子,我救你上来。”
可连续递了几次,狗子也没能抓到这棍子。
眼看着狗子挣扎的幅度越来越小,立马要沉下的节奏,左等右等也没见村里有人过来,林岁安咬咬牙,正准备脱掉鞋袜下水。
林岁安不会游泳,她吩咐林岁宁和林岁禾,“你们在岸边拉住棍子,我下水去救人,不要松手。”
她准备拉着棍子下水。
林岁宁急了,“大姐,你不会水,会淹死的,再等等,马上就有人来了。”
“可再不把人救上来,狗子就要淹死了。”
林岁安不可能见死不救,毕竟还是一个孩子。
“你们拉紧棍子,我不会有事的。”
林岁宁摇了摇头,她害怕。
嗷呜看着林岁安,“你怕水,你还要下水去救?你不怕死吗?”
嗷呜看不懂林岁安,有时候心狠起来比谁都心狠,有时候又心地善良。
“你待着,我去。”
林岁安看向嗷呜,“你会游泳?”
嗷呜没多说,扑通就跳了下去。
狗刨式的朝狗子而去。
它紧紧咬紧狗子的衣服,费力的往岸边拖。
狗子比林岁禾要大上一些,也高大一些,再加上在水里的恐惧,挣扎的也厉害,嗷呜又受了伤,嗷呜拉的很是吃力。
“嗷呜,你......”
林岁安很想说你拖不动就上来,可这话不能说出口。
等嗷呜将人救了上来,整个人都虚脱了,它躺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林岁安一阵心疼。
村里的人也来了,狗子的父母抱着狗子一边哭着,一边骂着,“让你不要来水边玩,就是不听,你吓死娘了。”
狗子也受到了惊吓,哇的在狗子娘的怀里哭的伤心。
看到这番场景,林岁安不声不息的准备抱着嗷呜回去,此刻天还没有那么热,风一吹,身上还是冷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事情的经过,“是小禾家的狗救了狗子。”
狗子的父母看到已经远去的林岁安,连忙追了上来。
“岁安,今天多谢你了,你们就是我们狗子的救命恩人。”
说着就带着狗子给林岁安磕头,“还不快谢谢岁安姐姐。”
狗子娘年过三十才得了这么一个独苗苗,现在心里还在后怕。
林岁安赶紧把人扶了起来,“是我家的嗷呜救了他,我家嗷呜原本就受了伤,现下需要回去休息,狗子也受了惊吓,还是快些回去泡个热水澡,喝碗姜汤要紧,多谢的话就不用说了,下次小心一些。”
狗子娘连连点头,“赶紧回去吧,晚点我再带着狗子来谢你们。”
一回到家,林岁安就用布子将嗷呜包住,擦干它身上的水分,抱到了灶房,烤着火。
嗷呜更焉了。
“嗷呜,你要不要紧?难不难受?”
嗷呜其实是难受的,但看着林岁安比自己还难受的样子,也就不难受了,“我没事,睡一睡就好了。”
“好,你睡吧。”
没一会儿,嗷呜真的睡了过去。
林岁安将它的窝挪到了灶房,给它做红烧的鱼,清蒸的鱼。
等它醒来就能吃上好吃的。
林岁禾时不时的来看一看嗷呜,“嗷呜,下次再有人落水,你不要救了。”
嗷呜没有反应。
林岁安烧了红烧鱼,挑了几个小的拿来清蒸。
林岁安又将捞的小虾米清洗干净,多放了一些油炒了。
嗷呜直到晚饭烧好才睡了起来,一觉起来,也精神了不少。
看到这么多吃的,眼睛亮了亮。
林岁安准备的多,保管嗷呜能吃饱吃尽兴。
要说嗷呜胃口是越来越大了,要快点养好伤挣钱。
狗子娘是吃晚饭的时候过来的,带着狗子爹以及狗子,手里提着一个篮子。
“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这是我攒的几个鸡蛋,拿来给你们补一补,还有这根大骨头,拿给你家狗儿补补身体,今天真是多亏了它。”
林岁安想推辞不要,嗷呜一口将骨头叼了过去,“我救他一命,吃一根他的骨头不过分吧。”
想了想林岁安就收了下来。
狗子爹是个木讷的,只一个劲的在旁边说着多谢的话。
倒是狗子娘,“上次知道你们受了伤,田里的活明日就让你叔给你干了。”
林岁安赶紧说道,“不用,不用。”
“别跟我们客气,就这么说定了。”
说完,狗子娘没给林岁安反应的机会,带着人回去了。
果然一大早,狗子爹就去了田里。
林岁安带着云娘也去了,林岁安没种过田,原来这田还要除草,而除草不像后世那般用药,而是人工将草踩到土里。
只见狗子爹拄着一根棍子,一脚抬起将禾苗周边的泥土都踩一遍,然后换一只脚,又继续踩,就这样一排排往前走。
林岁安看着这么复杂,“叔,我们和你一起。”
林岁安和云娘干不了重活,做这些还是可以的。
林岁安从山上砍了一根木棍,做了两根拐杖,一个给了云娘,一个自己用。
下了田,学着狗子爹的样子干起了活。
倒是云娘,没干半刻钟,将禾苗踩死了几棵。
林岁安一阵心疼,“娘,你看看旁边有没有野菜,挖点回去中午做饼吃。”
重新给云娘安排了任务,这些禾苗才免了遭殃。
狗子爹见林岁安有模有样,“这田地要时时伺弄,你们这三亩田不够肥沃,稻子长的也比较慢。”
林岁安望向远方,确实自家田里的稻子长的矮小一些。
狗子爹是种田的好手,“马上就到了该施肥的时候了,你买一些豆饼,将豆饼沤成肥,到时候产量能高上一些。”
林岁安一头雾水,“叔,这豆饼该如何沤肥?”
狗子爹又详细的讲了一遍。
林岁安记了下来,能多产一些粮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