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许子闻言神色微沉,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些不愿回忆的往事。

他语气沉稳地反驳道:“圣明的君主与百姓一起耕种,亲手做饭,同时处理国家事务,这怎能不算治国之道?”

扶苏神色肃然地回应:“那请许师告诉我,人一天的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所能处理的事情自然也有限。”

“当国家大事繁重,而耕种时节也不容耽误时,这两者之间,哪一个更重要?”

“若选择治理国家,便会耽误农时。”

“若耽误了农时,又坚持君主要亲自耕种、自给自足。”

“那么君主可能因错过农时而颗粒无收,最终饿死。”

“若反过来,选择不误农时而去耕种,将国家大事搁置一旁。”

“可那被搁置的国事中,也许正有成千上万的百姓正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亟需君主出面处理。”

“为了不让自己挨饿,君主选择种地,结果百姓却因此死伤无数。”

“请许师告诉我,这两者之间该如何抉择?”

许子眉头紧锁,过了许久才缓缓说道:“国君可以把繁重的政务交给贤能的大臣代为处理。”

“如此,既不耽误国事,也能兼顾农时,保证君主的自给自足。”

扶苏却反问道:“那在许师看来,难道只有君主才必须与百姓同耕、自食其力,而那些文武百官却可以不必如此?”

“难道农家所说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饕飧而治’,仅限于国君一人,而不包括朝中百官?”

许子立刻摇头道:“当然不是。

君主要与百姓共耕,百官自然也应如此。”

话一出口,他心中便暗叫不好,不用看也知道扶苏接下来会怎么说了。

果然,扶苏立刻接话:“若百官也要与百姓一同耕种、自给自足,那将国家大事交由他们处理。”

“难道就不会耽误他们自己的农时,导致来年歉收,甚至饿死吗?”

“或者,农家的治国理念,就是宁可让恪守此道、自给自足的君臣都饿死,也要优先处理关乎百姓的国事?”

“若真是如此,许师难道不觉得,这对愿意践行农家之道、自食其力的君臣来说,未免太过苛刻与不公平了吗?”

许子再次摇头:“农家的治国之策,并非如此。”

“治国与不误农时,也未必不能兼顾。”

扶苏听后笑了笑:“那鱼与熊掌,真能兼得吗?”

“父王每日都要参与一两个时辰的朝议、奏事,夜晚还要批阅上百斤的奏章,直到深夜方才休息。”

“而许师您每日耕作,也是从清晨忙到傍晚,几乎片刻不得闲。”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真能兼顾处理国家大事和不耽误农耕吗?”

“就算一天可以,两天也可以,难道能长久坚持下去吗?”

“如果许师当真觉得治国与务农能够两全其美,那父王此刻便在这里,我可请父王让许师暂理国事几日。”

“许师不妨亲自体验一下,待处理完这些政务之后,是否还会有时间与精力下田耕作。”

话音未落,太子扶苏的眼中也流露出一丝期待之色。

一旁的秦王嬴政也没料到话题竟会转到自己身上。

其实他对农家所说的“贤人与百姓一同耕作而食,饱食而治国”这句话也颇为反感。

如果许子真认为政务与农事可以兼顾,那他倒也不介意让许子亲自感受一下秦国政务的沉重与繁杂。

听到扶苏这一番话,许子的面色也微微一滞。

如果秦国的国务真如扶苏所说那般纷繁复杂,甚至秦王每日都要批阅成堆的奏章,重达百斤的话。

那么即便他再不愿承认,他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处理政务与不误农时,终究难以两全。

至少在忙完农事之后,他是绝对没有余力再去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国事与奏章了。

于是许子当即转换话题道:“‘贤人与民同耕而食,饱食而治’,本意在于反对君主不劳而获。”

“作为君主,应当体察百姓获取粮食的艰辛,不该设立粮仓来囤积百姓的米粮,也不该设立财库来搜刮百姓的财物。”

“这种行为是以损害百姓为代价来供养自己,绝非明君之所为。”

面对许子的话题转移,太子扶苏紧追不舍,继续说道:“关于君主是否属于不劳而获,我们暂且放在后面再谈。”

“先说许师刚才提到的‘君主不该设仓廪储米粮,也不应设府库积财货’这一点。”

“倘若一国之主不设立粮仓以储藏粮食,不设立府库以积累财物。”

“那么请问许师,若遇上饥荒等天灾人祸,谁来施以援手?”

“倘若受灾百姓达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又有谁能够救助?”

“单靠百姓自救、互助可行吗?”

“这样真能救得了人吗?”

许子一时无言,沉默不语。

身为农家学派之人,他比谁都清楚普通百姓在面对天灾人祸时是多么的脆弱无力。

正因如此,他才反对君主坐享其成,主张君主应当自食其力、自给自足,不应设立仓廪府库来囤积财物。

说到底,他只是希望君主少些对百姓的剥削,让他们能多存些余粮,多有些积蓄,以便在突发灾祸时能够活下去。

而扶苏则仿佛自问自答般说道:“面对如此天灾,仅靠百姓自己是无法自救,也难以互救的!”

“唯有依靠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才能有能力去救助上万,甚至数十万的百姓,让他们在灾难中得以存活。”

“但国家的能力也不是凭空而来的,用来救助百姓的粮食与衣物也不可能凭空出现。”

“它是在风调雨顺之时,由国家将多余的粮食储存于粮仓,将多余的财物积聚于府库,这样才能在重大灾难来临时,有力量去援助百姓。”

“粮仓府库若只是供君主一人享用,那的确如许师所说,是以民为苦而自养。”

“但如果这些仓廪府库最终是用在百姓身上,那又怎么能说它是剥削百姓呢?”

“归根结底,仓廪府库是利民还是害民,关键还是要看它被用于公还是私,是用于民还是用于君。”

“许师,我这番话,可有道理?”

许子沉思良久,才缓缓点头:“若仓廪府库最终确是用在百姓身上,那的确称得上是爱民之举。”

“可问题是,真正用于百姓的仓库,又能有几分?”

“若是用在君主身上的多过用于百姓的,那这样的仓廪府库,对百姓而言,终究是弊大于利!”

【太子扶苏也微微颔首,说道:“许先生说得有理,不过这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君主是否贤明的问题,并非仓廪府库本身有对错。”】

【“就好比一把刀,它既能伤人,也能救人。

但无论是伤人还是救人,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而不是刀本身。”】

【“不能因为有人用刀杀了人,就一口咬定这刀是坏东西,是不该存在的。”】

【“我们真正该做的,是设立律令等手段,来约束使用刀的人,防止他们做出伤人的行为。”】

【“同样的道理,面对仓廪府库可能被滥用、被私用的情况,我们也应该通过律法加以规范和限制。”】

【听完扶苏的一番话,许子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那你对君主‘不劳而获’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新的见解?”】

【这话中之意,其实已是对扶苏刚才关于“仓廪府库”的观点表示了默认。】

【得到了许子的认可,扶苏也露出了些许笑意,继续说道:“说到‘不劳而获’,那就要看许先生对‘劳’这个词,是怎么理解的了。”】

【“是不是只有亲自下地耕田,才算是‘劳’?”】

【“是不是只有亲手纺线织布,才算是‘劳’?”】

【“又或者是,只有亲手去做工匠的活计,才算‘劳’?”】

【“再或者,只有上战场厮杀,保家卫国,才算是‘劳’?”】

【“还有,像我父王那样,日日批阅上百斤的奏章,是否也算‘劳’?”】

【“如果‘劳’只限于亲自耕田、织布、做工,那君主的确可以说是‘不劳而获’。”】

【“但君主的‘不劳而获’背后,却是处理了成千上万件关乎百姓生计的大事,使得百姓能够安心地去耕种、织布、做工。”】

【“这样的君主,还能说是‘不劳而获’吗?”】

【许子脸色微沉,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道:“你是想和我讲孟子那一套‘劳心’与‘劳力’的区别?”】

【关于农家批评君主‘不劳而获’这一点,早年农家曾与孟子有过争论。】

【确切地说,是他的弟子陈相替他与孟子辩论过。】

【当时孟子便说:“难道治理天下还能一边耕田一边做吗?”】

【“有上位者的事,也有下位者的事。”】

【“一个人的生活,需要百工来供应;如果凡事都要自己去做,那天下人都得在路上奔波。”】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匹夫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藏书吧搜藏榜:
藏书吧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