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煤炉上的水壶开始冒白气。秀芬轻手轻脚地掀开锅盖,把泡了一夜的玉米面糊倒进去,顺手从枕头底下抽出那本《大众菜谱》,翻到“红烧豆腐”那页。
她盯着书看了会儿,又抬头看看灶台上的东西:北豆腐半块、酱油一小勺、葱姜末在碗里堆着,还有前两天熬油剩的一小撮猪油渣。这些就是全部家当了。
书上说要用料酒去腥,还得先煎后炖。可她没料酒,炉火也不稳,煎久了容易糊。她合上书,低头想了一会儿,决定换个法子。
锅烧热,她把猪油渣扔进去,噼啪一声响,香味立马窜了出来。接着撒葱姜末,再放豆腐块,慢慢焙。两面微黄后,加一点水和酱油,盖上锅盖焖几分钟。最后撒一把晒干的小虾皮——这是上次赶集时郑老爷子悄悄塞给她的。
整个过程不到二十分钟,省油也省事。她尝了口汤汁,咸淡正好,还有一股鲜味往上顶。
太阳爬过院墙的时候,厨房门口多了两个影子。是孙寡妇和小强,端着盆来接热水。
“李婶,您这锅里炖的啥?香得我站外头都闻见了。”小强鼻子动了动。
秀芬掀开锅盖,“豆腐,换了种做法。你娘要是不嫌麻烦,帮我看着炉子,我盛一碗给你们尝尝。”
孙寡妇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你们自己吃就行。”
“真不是啥金贵东西,就是按书上学了个新烧法。”秀芬已经拿碗盛好了,递过去,“你帮我看会儿火,我再去炒个萝卜丝。”
孙寡妇接过碗,低着头不敢看她。小强却盯着那豆腐直咽口水,手指抠着裤缝。
等秀芬炒完菜回头,看见母子俩正蹲在角落吃饭。小强嘴里塞得鼓鼓的,眼睛亮得像灯。
“阿姨,这豆腐……是不是放肉了?”他咽下去才问。
“没放。”秀芬笑,“就多了一步焙,加点虾皮提味。”
“比我爹过年炖的还香!”小强扭头看他娘,“妈,你说是不是?”
孙寡妇没说话,夹起一块豆腐慢慢嚼。她眼圈有点红,但没让眼泪掉下来。
“以前我也做豆腐,咋就没你这手艺?”她低声说,“你是真肯下功夫。”
“书上看的。”秀芬坐到他们旁边,“改了几处,适合咱家这条件。其实手里东西不少,就差个想法。”
孙寡妇点点头,把碗往小强那边推了推,“多吃点。”
中午饭桌上,林建华回来吃饭。他扒拉两口饭,忽然停下来,“今儿这豆腐不一样。”
“变了做法。”秀芬夹一筷子给他,“用猪油渣炝锅,焙过后再焖,省油又入味。”
林建华嚼了几下,点头,“确实比以前香。你还记着那些老法子?”
“不是老法子,是新学的。”她说,“书店那本书上写的,我照着改了改。”
林建华看了她一眼,“你还真把那书当回事了。”
“当然当回事。”她低头吃饭,“光守着票证过日子不行,得想办法让一顿饭变出三顿的味道来。”
林建华没再说话,闷头吃了第三碗饭。
下午日头偏西,秀芬坐在桌前,翻开笔记本。她在“市集可用物资清单”后面,另起一页,写下几个字:**可改良菜谱计划表**。
她一笔一画往下写:
? 醋溜白菜+蒜苗提香(提升普通菜档次)
? 玉米面掺奶粉(若有)做发糕(营养优化)
? 鸡架熬汤+挂面煮馄饨(模拟荤汤)
? 萝卜缨剁馅包蒸饺(废料升级)
写到这里,她停了一下,想起早上小强吃的那个样子。
她继续写下去:“知识不是为了显摆,是为了让苦日子也能嚼出甜味来。”
本子合上时,外面传来脚步声。吴婶路过厨房门口,探头看了一眼灶台。
“又鼓捣啥呢?”她嗓门不小,“一大早看书,中午烧豆腐,晚上该不会要开饭馆了吧?”
秀芬正在洗锅,听见也没抬头,“试试新法子,不成也不浪费。”
“哼,票证都不够用,还讲究这个?”吴婶撇嘴,“我看你是闲的。”
秀芬擦干手,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罐子,舀了一勺炸好的辣酱,装进一只旧玻璃瓶里。
她走到吴婶面前,把瓶子递过去,“昨儿炸的辣白菜酱,您带回去配饭吃。”
吴婶愣住,“给我?”
“尝尝看。”秀芬笑着说,“不好吃下次不送了。”
吴婶接过瓶子,没再说什么,转身走了。走几步又停下,回头看了眼灶台,嘴唇动了动,到底没开口。
第二天早上,秀芬起床烧水时,发现门口放着一把青菜。是刚摘的菠菜,根上还带着泥。
旁边没有留条,也没人说话。
她把菜拎起来看了看,放进盆里泡上。
等她打开《大众菜谱》准备研究早饭,听见院里有人喊:“小强!回家吃饭!你李婶做的发糕,凉了就硬了!”
是孙寡妇的声音。
秀芬抬头看向窗外,小强正一路小跑往这边冲,书包在背后一颠一颠。
她赶紧把锅里的水烧上,又从坛子里挖出一点糖精。玉米面里加了点白面,揉成团,捏成小饼状,贴在锅边蒸。
没多久,屋里飘出一股甜香。
小强第一个冲进来,“阿姨!我能先吃一个吗?”
“等你娘来了再吃。”秀芬拦住他,“要讲规矩。”
孙寡妇随后进门,手里端着一碗腌萝卜,“我们带了下饭菜,能搭个伙不?”
“当然能。”秀芬揭开锅盖,热气扑出来,“刚出锅,趁热吃。”
三人围在小桌旁。小强咬了一口发糕,眯起眼睛,“甜!比供销社卖的点心还松软!”
孙寡妇也吃了一口,慢慢嚼着,“你这玉米面能做成这样,真是……不容易。”
“书上说,发酵时间要够,火不能太大。”秀芬给自己也夹了一个,“我还试过加奶粉,可惜现在弄不到。”
“你能想到这些,就已经比别人强百倍了。”孙寡妇看着她,“我们家小强有福气,遇上你这么个好邻居。”
秀芬低头喝了一口热水,没说话。
她知道,这些东西改变不了大环境。吴老蔫的事还在查,厂里风声也没松。她也不敢贸然动市集的主意。
但她也明白了一件事:有些路不能走太快,可有些事,现在就能做。
只要一家人吃得香,邻居愿意来敲门,日子就不算难熬。
她吃完最后一口发糕,把碗收进盆里。
太阳照进屋子,落在空碗边上,亮了一圈。
她站起来,把笔记本重新打开,在“可改良菜谱计划表”下面,又添了一行:
? 干?豆腐(已验证,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