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组正式入驻前的这几天,省委大院像一架精密却过度紧绷的机器,每个齿轮都在高速运转,发出无声的轰鸣。我作为办公厅指定的联络筹备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资料对接和后勤保障的协调工作。这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基础信息,也让我像一个站在岸边的人,能更清晰地看到水下暗流的涌动。
资料准备工作繁琐而细致。需要向巡视组提供过去几年省委常委会会议纪要、省政府工作报告、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文件等等。在整理这些材料时,我格外留意与青州、清河县相关的部分。
我发现,凡是涉及青州开发区发展成绩的汇报,数据都格外亮眼,措辞充满褒奖;而提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则往往语焉不详,或用“个别现象”、“正在改善”等模糊词汇带过。关于清河县光华科技项目的批复文件,流程上看不出任何问题,环评报告、专家评审意见一应俱全,完美得有些失真。
这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测——某些问题在报送省级层面的材料中,已经被一层“保护色”精心修饰过。
更值得玩味的是人员动态。这几天,省政协副主席柳天德显得异常“活跃”。他频繁地召集政协相关委员会开会,美其名曰“学习中央精神,配合巡视工作”,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会议内容更多是“统一思想”,“正确认识汉东发展主流”。他还以“老同志关心青年干部成长”为由,约谈了几位在关键岗位、比较有潜力的厅级干部,其中就包括青州市委书记彭家河的秘书。
这种非正式的“关心”和“引导”,其用意不言自明。
与此同时,赵志明也像是上紧了发条。他利用其分管部分内务工作的便利,对筹备组的工作“关怀备至”,时不时就要过问一下资料准备情况,特别是对准备提交给巡视组的全省干部名册、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甚至提出要“帮忙校对审核”。
我以“巡视组有明确纪律要求,资料由筹备组统一封装,直接移交”为由,客气而坚定地拒绝了他的“好意”。赵志明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但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阴阳怪气地说了句:“林秘书现在责任重大,我们都要配合你的工作嘛。”
我知道,他这是在试探,也在寻找可能的漏洞。
除了这些体制内的暗流,社会层面的波澜也开始显现。就在巡视组入驻前一天,《汉东建言》最新一期出刊,头版重磅文章标题赫然是——《论新时期保持战略定力与历史耐心的重要性》。文章旁征博引,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争议谈到当下的复杂形势,核心论调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重要的是保持定力,相信组织,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就否定全局,更不能被外界杂音干扰了前进的步伐。
这篇文章文笔老辣,立意看似高远,但结合即将入驻的巡视组,其释放的信号再明显不过——这是在给全省干部,也是给巡视组,打“预防针”,定“调子”。
我将这份刊物悄悄收进了自己的文件袋。这是对方出招的明确证据。
晚上,我独自在办公室加班,核对最后一批需要移交的资料清单。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加密信息,内容只有简短的一句话:
“伞已张开,小心雨水。”
是沈墨。她一直在关注着汉东的动向。这条信息证实了我的判断,柳天德为首的“保护伞”已经启动,并且可能渗透到了巡视组工作的某些环节。
我删掉信息,内心却更加坚定。对手已经出招,而且手段老练,既有台上的舆论引导,也有台下的组织动员,甚至可能包括对信息渠道的潜在干扰。
但这反而激起了我的斗志。这潭水越浑,说明下面藏的鱼可能越大。巡视组这柄尚方宝剑已经悬起,我要做的,就是在这两个月里,想办法找到那条最关键的鱼,并把钓竿,递到能决定命运的人手中。
窗外,夜色深沉,寒风呼啸。明天,巡视组就将正式进驻,风暴眼即将降临。我整理好最后一份文件,关灯离开了办公室。我知道,从明天起,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