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宗最高峰之巅,云海翻腾,霞光万道。
凌皓一袭青袍,负手立于崖边,周身气息与天地交融,圆融无暇,仿佛他本就该是这壮丽画卷中的一部分。
成就万象元婴已过月余,境界早已彻底稳固。
内视之下,丹田之中,那三寸高的元婴怀抱星辰琉璃盏,双眸微闭,呼吸吐纳间,自有混沌气流流转,演化地火水风、星辰生灭诸般异象。
其每一次细微的脉动,都引动着周身百丈内的天地灵气随之潮汐般起伏,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力量感充盈四肢百骸。
神念微动,便可轻易覆盖万里山河,纤毫毕现。
心念所至,诸多天地法则如同温顺的丝线,可供随意拨动引燃。
这便是元婴之境,而且是前所未有的万象元婴之境。
超越金丹何止十倍百倍!
然而,凌皓的脸上却并无太多欣喜之色,反而带着一种沉静的凝重。
他的目光并未流连于脚下的云海霞光,而是投向了更高、更远、更深邃的虚空。
成就元婴,感知天地法则的敏锐度提升了何止一个层次。
在他的“眼”中,本方世界那宏伟壮丽的外表之下,却隐隐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虚弱感”。
并非灵气的稀薄,也非生机的衰败,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源于世界本源的…“流逝”。
仿佛一个精美的琉璃盏,底部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虽然尚未崩解,但其最精华的部分,正在以一种缓慢却坚定不移的速度,悄然流失,散入无尽冰冷的虚无之中。
这便是“虚空暗蚀”。
以往只是通过古籍记载和那缕归墟回响知晓其存在,知其大恐怖。
但如今,修为臻至元婴,尤其是万象元婴对天地法则那极致的亲和与感知,让他能无比清晰地“触摸”到这种世界本源的衰变与流失。
那是一种冰冷的、绝对的、仿佛万物终焉的寂灭之意。
无声无息,却无孔不入,缓慢而坚定地侵蚀着世界的根基。
按照这个速度,或许千年,或许更短,本方世界终将一步步走向灵气枯竭、法则崩坏、万物归虚的末路。
届时,众生皆灭,无人可逃。
一股沉甸甸的压力,如同无形巨山,压在他的心头。
这压力,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内心。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他身怀混沌息壤此等能定鼎本源、滋养世界的先天奇物,又于万不可能中成就万象元婴,拥有了洞察并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世界本源流逝的能力。
那么,阻止乃至逆转这“虚空暗蚀”,便成了他无可推卸的责任,成为了他道途之上,必须跨越、必须解决的…终极目标之一。
这不是为了声望,不是为了权势,甚至不全是为了众生。
更是为了…问道之本心。
若连所生所长的世界都守护不住,谈何追寻无上大道?
他的道,是万法归宗,是包容并蓄,是衍化万物,其中,自然也包含了这方生他养他的天地。
守护它,便是守护自身道途的根基。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打断了他的沉思。
宗主与三位尊者的虚影悄然出现,皆面色凝重,显然也感知到了凌皓身上那不同寻常的沉重气息。
“凌皓。”中间尊者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欣慰与担忧,“你…已然感知到了?”
凌皓并未回头,只是微微颔首,目光依旧望着无尽虚空:“比预想中…更清晰,也更紧迫。”
“唉…”左侧尊者叹息一声,“此劫绵延已久,非一日之寒,以往吾等虽知,却无力阻止,只能延缓其进程,苟延残喘。”
“如今你成就万象元婴,身怀息壤,或真有一线希望…”右侧尊者目光灼灼,带着期盼。
宗主亦是躬身一礼,语气恳切:“凌长老,如今本方世界,若说还有谁能挽此天倾,非你莫属。青岚宗上下,乃至整个世界,皆愿听你调遣,共赴此劫!”
凌皓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宗主与三位尊者。
他的眼神平静,却深邃如星海,其中仿佛有无数法则生灭,最终化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既在此境,得此物,承此力,自当尽力。”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带着令人信服的力量,在这云海之巅缓缓传开。
“虚空暗蚀,乃世界本源之劫,非一人一派之事。”
“需聚万修之力,汇百家之智,布亘古之阵,方有一线生机。”
“此事,我责无旁贷。”
话音落下,他抬头望天,仿佛在与那无形的“暗蚀”之力对视。
一股磅礴浩瀚的战意,混合着坚定的救世信念,自他体内升腾而起,冲霄而上,竟引得周天云霞为之翻涌,法则为之共鸣!
救世重担,于此,正式落于其肩。
新的征途,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