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大的会议室里,椭圆形的长桌光可鉴人,映照着顶端冷白色的灯光,将每一张面孔都照得清晰而严肃。这是“星途传媒”季度战略研讨会,各部门负责人齐聚,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上一次“留守儿童合唱团”项目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所有人都知道,这次会议将决定公司下一步的内容方向。
创始人兼cEo李一舟坐在主位,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上次的‘合唱团’项目,数据表现不错,也带来了一些社会讨论。今天,想听听各位对下一步内容战略的想法。”
他的话音刚落,秦传勇便身体前倾,手肘撑在桌面上,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他惯有的、不容置疑的自信:“李总,各位,数据已经说明了一切。‘合唱团’能起来,归根结底还是抓住了‘弱势群体’这个情绪痛点。但我们不能总指望这种偶然性。我认为,公司的资源应该更集中、更彻底地投向娱乐化、强情绪赛道。”
他拿起激光笔,指向投影幕布上他自己团队准备好的ppt,上面罗列着各种夸张的标题和耸动的封面图。
“看,情感八卦,明星绯闻,社会奇闻,猎奇探险……这些才是流量的基本盘!算法推荐的就是这些!我们应该加大投入,组建更多矩阵号,用标准化的流程批量生产这类内容。快,狠,准!用最短的时间,撬动最大的流量池,把商业变现做到极致。”他挥舞着手臂,语气激昂,“这才是我们作为一家商业内容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社会价值?那应该是做完商业变现之后,偶尔为之的‘甜品’,而不是主菜!”
他的一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引得不少偏向运营和商业化方向的负责人微微点头。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向“流量至上”倾斜。
林青安静地坐在靠近李一舟的另一侧,感受着周遭目光的变化。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沉默。上次的险胜,只是战术层面的小规模胜利,而这次,是关于公司战略方向的理念之争。
他轻轻吸了一口气,在秦传勇话音落下的间隙,沉稳地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李总,我不同意秦总监的观点。”
瞬间,所有的目光,包括李一舟带着审视意味的眼神,都聚焦到了他身上。秦传勇更是侧过头,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仿佛在说“看你又能说出什么高见”。
林青没有回避任何人的目光,他站起身,走到台前,连接好自己的电脑。幕布上出现了与秦传勇风格迥异的ppt——简洁,以数据和逻辑图表为主。
“秦总监说的流量基本盘,确实存在。但,”林青话锋一转,激光笔的红点落在一条增长曲线上,“这是过去一年,各大平台用户对纯粹娱乐化、低质煽情内容的疲劳度增长数据,以及官方对过度娱乐化监管收紧的趋势图。这条路,天花板清晰可见,且风险越来越高。”
他停顿了一下,让众人消化这个信息,然后继续道:“我们上次的‘合唱团’项目,能后程发力,最终在数据和口碑上实现双赢,恰恰证明了一点:市场渴望优质内容,用户内心认同‘真善美’的价值。”
“所以,我认为公司的下一步,不应该是一条道走到黑,盲目追求流量至上。”他的语气变得坚定,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李一舟身上,“我提议,启动‘民生微光’计划。我们不放弃流量技巧,但要将流量引向善的方向。”
幕布上切换出“民生微光”计划的框架图。
“我们可以系统性地挖掘和报道那些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故事。比如,数十年坚守山村小学的教师,自发照顾孤寡老人的社区邻居,用巧思改造废旧物的环保达人,在困境中依然坚持梦想的普通人……”林青的声音里注入了一种真挚的情感,“用我们掌握的传播技巧,去放大这些微小的光芒,连接更多人的情感,激发社会的善意和行动。这不仅能获得稳固的、高粘性的用户,更能塑造我们平台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品牌形象,这才是更持久、更具抗风险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他阐述清晰,逻辑严密,既有数据支撑,又有价值高度。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不少人露出了思索的表情。林青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某个一直摇摆不定的地方,在说出这番话后,变得异常笃定。他终于找到了将传统新闻理想与新媒体平台力量相结合的具体路径。
李一舟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正要开口,一个平静却带着分量的声音插了进来。
“林青的理念很高尚,‘民生微光’听起来也很美。”商业副总裁安向宇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冷静,甚至可以说是冷漠,“但是,李总,各位,我们是一家需要盈利的公司。”
他看向林青,目光锐利如刀:“你所说的‘高粘性用户’、‘品牌形象’,这些长期价值,如何量化?如何体现在下一个季度的财报上?‘民生微光’计划的投入产出比,你核算过吗?它的规模化复制能力如何?能否像秦总监的娱乐化矩阵那样,快速、批量地产生现金流?”
一连串的问题,精准地砸在商业逻辑的软肋上。
安向宇微微后靠,语气不容置疑:“在明确的、可快速规模化的盈利模式出现之前,我坚持认为,公司的资源应该优先投向已经验证成功的娱乐化赛道。商业世界的规则很简单——活下去,才能谈理想。我支持秦总监的方案。”
会议室内刚刚因林青发言而有所缓和的气氛,瞬间再次凝固。
支持秦传勇的娱乐化路线,有安向宇代表的商业利益支撑,路径清晰,来钱快。而林青的“流量向善”理念,虽然听起来美好,也获得了李一舟的初步认可,但在残酷的商业现实面前,显得如此单薄,并且,遭到了手握财权的安向宇的公开反对。
一场关于公司未来走向的理念之争,随着安向宇的表态,彻底公开化,摆在了所有人面前。林青赢得了理念阐述的上风,却瞬间陷入了更复杂的商业博弈困境。他看着面色平静的安向宇和嘴角重新勾起笑意的秦传勇,知道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