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突然发作和住院治疗,像一盆冰冷的水,猝不及防地浇在了正全身心投入事业高峰的林青头上。躺在病床上,看着苍白的天花板,听着输液管里液体滴落的微弱声响,他第一次对自己热爱并为之奋斗了十几年、几乎等同于生命全部的调查记者生涯,产生了深刻的怀疑。身体的疼痛是暂时的,但医生那句“长期积劳成疾,必须彻底改变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警告,却在他心中反复回响。出院后,他变得有些沉默,常常抱着女儿安安,望着窗外发呆,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权衡。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女儿安安的周岁宴。
家里被布置得温馨而喜庆,墙上挂着彩带和“1”字形的气球。安安穿着红色的抓周服,像个福娃娃,坐在铺着红布的地毯中央,周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品——精致的算盘(代表商贾)、小巧的听诊器(代表医生)、厚厚的法典(代表律师)、五彩的画笔(代表艺术)……琳琅满目。
亲朋好友围坐一圈,笑着期待着这个小生命的第一次“人生选择”。林青站在一旁,心情复杂。他既希望女儿未来平安喜乐,不受他这份职业的奔波与风险之苦,心底深处,却又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期盼,期盼某种精神的延续。
就在安安好奇地左顾右盼时,林青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父亲的“狡黠”,悄悄将自己那本深蓝色封皮、印着“东榆日报社记者证”字样的证件,放在了离安安最近、也最显眼的位置。最近,他没少拿着这个证件在安安面前晃悠,跟她“讲解”爸爸是做什么的。
安安的目光果然被那抹熟悉的深蓝色吸引。她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毫不犹豫地、紧紧地抓住了那本记者证,还开心地挥舞着,发出“咿呀”的胜利般的声音。
这一刻,林青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重重地撞了一下。一股混合着欣慰、骄傲、以及更强烈的担忧与责任的暖流,汹涌地冲击着他的胸腔。眼眶瞬间就湿了。
“看来安安将来要女承父业啊!”王闯大笑着打趣。说起来,王闯的职业病一点都不少,严重的胃病、肩周炎,跟林青同为“难兄难弟“。他对林青感慨道:“老林,保重身体啊。说真的,咱们这行,太耗人了。我这胃,这肩膀,也都是老毛病了。我这几年心气儿也不比以前了,天天想着退休是怎么回事~哈哈哈哈。”
苏芮走过来,轻轻挽住林青的胳膊,看着女儿手中的记者证,眼神温柔而复杂。她轻声说:“有时候看着安安,再看看我自己没日没夜剪片子的状态,我也在想,是不是该放缓脚步,多陪陪她了。高强度的工作和可爱的女儿,有时候真的很难兼顾。”
宴席散去,夜晚恢复宁静。林青抱着已经睡熟的安安,和苏芮并肩坐在阳台上。夜风微凉,他却感觉内心一片滚烫。
“苏芮,”他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我以前觉得,揭露真相,推动改变,就是我人生的全部意义。可现在,我看着安安,再看看自己,我就在想……我们拼尽全力去揭露这个世界的阴暗面,不正是为了让下一代,包括我们自己的女儿,能生活在一个更光明、更健康的环境里吗?”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起来:“如果为了追寻远方的光明,而透支了陪伴她成长的健康和时光,甚至让她未来可能也要承担这份高风险,那我们的奋斗,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苏芮靠在他肩上,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我想调整方向了。”林青终于说出了思考已久的决定,“我不想,也不能完全离开我所热爱的事业。但或许,我可以从高压的调查一线适当退下来。我想更多地转向公益领域,利用我们的经验和‘灯塔’的影响力,去支持更多年轻的调查记者,做他们的后盾和保障。我也可以开通自媒体账号,用另一种更可持续的方式,去关注和解读社会民生热点,继续发声。”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那个与他心意相通的系统,似乎感知到了他这份关于“传承”与“平衡”的深刻思考,传递过来一段非常简单,却直抵核心的意念:
【守护,亦包含守护自身。可持续的燃烧,方能照亮更远的路。】
这简短的回应,如同最后的砝码,彻底坚定了林青的选择。
他转向苏芮,眼中闪烁着不再是迷茫,而是找到新方向后的清澈光芒:“我想给安安一个健康的爸爸,一个能长久陪伴她的爸爸。也想给我们自己,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换一种方式,我们依然可以战斗,可以守护。”
苏芮握紧了他的手,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理解与支持。
人生若不开心,等于白活;人若没有健康,一切理想终将归零。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笔直的冲锋线。践行理想的同时,如何照顾好现实的生活与健康,守护好身边最珍贵的人?这是每一个成年人终将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