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工作室再次进入高速运转状态。而这一次,拥有了“真相与守护之心”的林青,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顺畅与强大。进化后的系统,其数据分析、逻辑推演、真相鉴别能力已臻化境,更微妙的是,它似乎真正理解了林青作为父亲的“守护”意志,并将这种深刻的理解融入了每一项分析中。
林青无需下达繁琐指令,只需在心中明确调查目标和核心关切。系统便能以惊人的效率,在海量看似无关的碎片信息中,精准抓取、串联线索。它不仅能快速识别出网络零散抱怨中的核心共性,更能穿透企业精心构筑的信息迷障。
【深度扫描“优尔培”品牌关联实体及供应链…】
【锁定核心代工厂:清河市贝嘉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近三年因生产卫生不达标受过三次行政处罚。】
【关联企业股权穿透发现,“优尔培”品牌实际控制人与代工厂大股东存在交叉持股。】
【扫描该批次(LbxA)产品流向及检测报告…发现异常:其对外公示的“全项合格”报告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存档报告编号不一致。】
【溯源疑似虚假检测报告来源:指向一家名为“精准检测技术服务”的小型机构,该机构近两年为多家食品企业出具过“量身定制”的合格报告。逻辑关联度:92.7%。风险评级:高。】
一系列关键证据链,在短短数天内便被系统清晰地勾勒出来。这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检索,而是一种近乎“透视”的洞察力。系统甚至能模拟推演涉事企业可能采取的危机公关策略,为林青团队的应对提供了前瞻性预判。
在李锐的技术支持下,王闯带队远赴清河市,对代工厂进行外围调查和暗访,拿到了生产环境存疑的一手影像。乔乔和陆辰则负责联系更多受害婴幼儿家长,收集详实的临床案例,形成了极具说服力的人物群像。
整合了所有证据的深度报道《“优尔培”奶粉疑云:高端宣传下的安全陷阱与虚假检测》,在曙光工作室的全平台同步发布。报道以安安的遭遇切入,附上了触目惊心的皮疹照片和异常便检记录,随后层层递进,揭露了代工厂糟糕的生产状况、品牌方与代工厂隐秘的利益关联,以及那份至关重要的、涉嫌伪造的检测报告。
报道发布的冲击力,如同精准投放的深水炸弹。
市场监管部门的反应前所未有的迅速。报道发布后两小时,省、市两级市场监管局的官微便相继发布通报,表示“已高度重视媒体反映的‘优尔培’奶粉相关问题,立即成立专案组,连夜奔赴涉事生产企业及检测机构,依法开展现场核查,并责令涉事批次产品立即全国范围内下架、召回”。
“优尔培”品牌方试图发布的“严正声明”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其官网和电商平台旗舰店在汹涌的舆论压力下迅速关闭。代工厂清河贝嘉的大门被执法人员贴上封条,其主要负责人被控制接受调查。而为虎作伥的 “精准检测”机构也被立案侦查。
各大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母婴门店闻风而动,纷纷在第一时间将“优尔培”系列产品做下架处理,避免问题产品继续流向市场。
最振奋的莫过于广大家长。报道评论区和支持曙光工作室的声浪中,充满了感激与后怕:
“太可怕了!感谢记者!我家宝宝之前也喝这个,还好现在换牌子了!”
“支持严查!这些黑心企业必须严惩!”
“看到那个小宝宝身上的疹子,心疼死了,这些人的良心不会痛吗?”
看着工作群里不断传来的捷报,看着怀中因为更换了合适奶粉而恢复笑容、皮疹渐消的安安,林青心中充满了欣慰,以及对系统、对团队前所未有的信赖。他与系统的配合愈发自如,仿佛心意相通。系统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他意志和能力的延伸,是他守护信念最强大的放大器。
这一次的雷霆行动,从发现问题到不法者受到制裁,速度快得惊人,打击精准得令人震撼。这不仅是调查的胜利,更是进化后系统与团队合力,对危害婴幼儿健康黑手的一次干净利落的“斩首”行动,大快人心。
然而,短暂的胜利喜悦过后,林青抱着安安,目光扫过桌上堆积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婴幼儿产品质量投诉线索,眉头又渐渐蹙起。
“查封了一个‘优尔培’,端掉了一个黑心代工厂和一个造假检测机构,固然是大快人心。”他对围坐过来的团队成员们说道,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更深沉的忧虑,“但是,这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优尔培’倒下了,会不会很快有另一个‘x尔培’换个马甲,利用同样的监管漏洞和父母们的焦虑卷土重来?”
他轻轻摇晃着怀里的女儿,像是在问她,又像是在问自己,问所有人:
“我们铲除了一棵毒草,但孕育毒草的土壤,是否依然存在?”
这个问题,比扳倒一个具体的企业,更加复杂,也更加沉重。它指向了整个婴幼儿产品行业更深层次的监管体系、标准执行与商业伦理。下一个战场,已然隐约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