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经由谎言识别系统整合、并以区块链技术永久固化的完整证据报告,通过加密渠道被送至海关总署缉私局的当天,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终于被正式触发。报告以其前所未有的严谨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引起了海关高层的高度重视。报告中清晰勾勒出的“境内生产-香港转运-保税区洗白-线上销售”的完整犯罪链条,以及被区块链时间戳锁死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证据,为执法行动提供了精确到毫秒的打击路线图。
四十八小时后,一场代号为“净海”的专项执法行动在海关总署的统一指挥下,以雷霆万钧之势同时展开。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等多地海关缉私部门联合当地公安机关,组成数十个行动小组,如同精准射出的利箭,直扑目标。
在深圳南山区一栋高档写字楼内,“海豚速购”的运营中心依旧灯火通明,键盘声此起彼伏,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惊人的销售数据。运营总监周伟正志得意满地听着下属汇报新一轮的营销战绩,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海关缉私局!所有人原地不动,配合调查!”
周伟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下意识地想要操作电脑,却被两名身手矫健的缉私警察迅速控制。他看着执法人员熟练地扣押服务器、查封账册,额头上瞬间沁出冷汗,喃喃道:“不可能……我们的数据防护……”
“周总是想说你们的数据清理程序很完善?”带队警官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拿出平板,调出一份带有唯一哈希值和精确时间戳的证据页面,“可惜,你们删除修改之前的样子,我们早就存好了。区块链技术,了解一下。”
与此同时,东莞郊区的那个工业园区仓库卷帘门被液压破门器强行顶开。仓库内景象令人触目惊心:成千上万个印着国际大牌Logo的化妆品包装盒、奶粉罐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劣质香精和工业胶水的混合气味。几条生产线还在运转,几个工人惊慌失措地停下手中的灌装、贴标工作。缉私人员现场查扣假冒国际知名品牌的化妆品、母婴用品、保健品等共计五十余万件,初步估算案值超过两亿元。
仓库负责人,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男人,在被戴上手铐时仍在叫嚣:“你们凭什么抓我?我这里有正规的委托加工合同!”
“委托加工?”缉私警官拿起一盒仿冒某奢侈品牌的面霜,指着上面伪造的海外专柜价签和二维码,“加工到把国产假货‘加工’成海外直邮的正品?你这加工工序,可真够长的。”
而在香港方面,根据ALEx提供的线索和李锐追踪到的资金流向,香港海关也同步采取行动,突击搜查了那个位于元朗的转运仓库,成功截获了大批正准备“洗白”入境的假货,并冻结了数个关联的离岸账户。
看着工作群里不断传来的现场照片和行动简报,林青站在曙光工作室的窗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连日来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一种混合着成就感、疲惫与释然的复杂情绪在胸中涌动。他亲眼见证了自己和团队呕心沥血的调查,如何转化为国家执法力量的精准铁拳,如何将那个隐藏在互联网光鲜外衣下、利用技术漏洞肆意妄为的毒瘤连根铲除。这种民间调查与官方执法完美衔接、合力惩恶所带来的震撼与满足感,是任何单纯的报道刊发都无法比拟的。
当晚的新闻联播中,海关总署发言人向社会通报了“净海”专项行动的重大战果,点名揭露了“海豚速购”平台的犯罪事实,并对提供关键线索的“有关方面”表示了高度赞赏和感谢。报道画面中,堆积如山的假货被清运,涉案仓库被贴上封条,主要犯罪嫌疑人垂头丧气地被押解的画面,极大地震慑了违法犯罪,也引发了全社会对跨境电商商品质量安全的新一轮热议。
“干得漂亮,林哥!”李锐兴奋地挥了挥拳头,连日鏖战的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这下看谁还敢小瞧咱们的调查!”
乔乔也激动地点头:“太好了!以后姐妹们网购也能多放心一点了!”
然而,短暂的兴奋过后,林青的目光却变得更加深沉。他坐回电脑前,屏幕上,是陆辰刚刚整理汇总的、来自其他电商平台的新一轮消费者投诉列表。标题五花八门,但核心都与“海豚速购”案如出一辙——疑似假货、真假难辨、投诉无门。
“海豚速购”的覆灭,固然大快人心,但它所暴露出的,仅仅是跨境电商领域假货泛滥的冰山一角。这个由巨大利益驱动、依托技术隐匿、利用监管盲区的灰色产业,盘根错节,野火烧不尽。
林青端起已经微凉的咖啡,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他清楚地知道,摧毁一个“海豚速购”,不过是这场漫长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片广袤无垠的网络深海中,还有无数个改头换面的“海豚”,无数个更加狡猾、更加隐蔽的制假售假团伙,正潜伏在暗处,继续吞噬着消费者的信任与权益,牟取着惊人的暴利。
他移动鼠标,点开了其中一条关于某母婴用品平台的新投诉。屏幕的冷光映在他坚定的眼眸中。
下一个,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