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陷入僵局,系统卡壳,技术受阻,林青感觉自己仿佛被困在了一个无形的密室里,四周都是光滑的墙壁,找不到任何着力点。他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白板上那些停滞不前的线索图,眉头紧锁,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几乎要将他吞噬。就在这最沉闷、最压抑的时刻,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陆辰去开了门,随即传来他略带惊讶的声音:“芮姐?”
林青猛地抬头,心脏不受控制地漏跳了一拍。只见苏芮站在门口,依旧是那副干练的模样,只是眉宇间似乎多了几分在新环境里打磨出的锐利,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她没有走进来,只是倚在门框上,目光越过陆辰,直接落在林青身上。
工作室里原本凝滞的空气,因为她的突然出现,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漾开了涟漪。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在林青和苏芮之间微妙地游移。
“怎么?不欢迎?”苏芮挑了挑眉,语气听不出喜怒。
林青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复杂情绪,努力让声音保持平静:“怎么会。有事?”
“听说你们在跟‘松鼠快车’死磕,卡住了?”苏芮开门见山,她似乎对这边的进展了如指掌。
林青苦笑一下,没有否认:“算法黑箱,打不开。李锐也没办法。”
苏芮点了点头,仿佛早有预料。她没有走进来,似乎刻意保持着某种距离,但从包里拿出一个薄薄的、没有任何标识的U盘,递给了离她最近的陆辰。
“这里面没有你们想要的核心数据,那东西谁也拿不到,风险太大。”苏芮的声音清晰而冷静,“但我通过……现在平台的一些关系,联系到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算法工程师。他基于职业道德和对某些规则可能产生歧视性效果的担忧,提供了几个可能存在的‘算法偏见’研究方向。”
陆辰立刻将U盘插入电脑。林青也站起身,走到了陆辰的工位旁,目光紧紧盯着屏幕。
文档被打开,里面是几条简洁却极具爆炸性的提示:
地域歧视可能性:算法在派单时,是否对不同区域的司机存在隐形标签?例如,标记某些区域的司机为“低质量运力”,从而减少向其派发高价值订单?
时长歧视模型:系统是否内置了对“长时间在线司机”的负面评价机制?认为长时间在线可能关联疲劳驾驶风险,从而反而限制其接单权限或派发低质量订单,变相惩罚“勤奋”?
历史投诉敏感性过度:司机一旦遭遇投诉,即使申诉成功,其账号是否会被打上“高风险”标签,进入一个更严苛的“观察期”,在派单逻辑中被隐性降权?
这几条提示,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突然点亮了几盏指引方向的灯!它们没有给出答案,却精准地指出了可能存在问题的方向,为李锐之前盲目的技术攻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靶点!
林青看着屏幕上的文字,感觉连日来笼罩在心头的阴霾被一道强光瞬间驱散。柳暗花明的激动让他几乎要喊出声来。他抬起头,看向门口的苏芮,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由衷的感激。
与此同时,更多的情绪也在他心底翻腾。再次看到苏芮,那张熟悉的脸庞让他心跳加速,有瞬间涌上的思念,有对她当初决然离开的一丝残留的埋怨,有对她此刻雪中送炭的惊喜与期待,也有一丝害怕再次靠近会重蹈覆辙的胆怯。他发现自己仍然在意她,这种在意并未因为分离和理念冲突而消减,反而在困境中被她伸出的援手催化得更加复杂和深刻。
苏芮似乎看穿了他眼中的波澜,她微微偏过头,避开了他过于直白的注视,语气依旧平静,却少了几分平时的锋芒:“别误会。我不是认同你那一套,只是这件事,牵扯太多普通人,我看不下去。”她顿了顿,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说服自己,“那个平台……有些做法,我也无法苟同。”
她的话像是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两人之间那层薄薄的隔膜。理念的差异依然存在,但在此刻,某种更本质的东西——对弱者的同情,对不公的愤怒——让他们短暂地重新站在了同一边。
“怎么用这些信息,是你们的事。”她最后说道,语气恢复了平时的干脆,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松动只是错觉,“我走了。”
说完,她干脆利落地转身,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渐行渐远。
林青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是目送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走廊拐角。手中的U盘还带着一丝她指尖残留的温度。工作室里重新安静下来,但氛围已经完全改变。陆辰和李锐已经开始视频连线,兴奋地讨论如何依据这些新思路调整技术方案。
苏芮的这次出现,像一场短暂却及时的甘霖,浇灌了濒临干枯的调查土壤。她没有否定自己的选择,也没有完全认同他的道路,但她用行动证明了,有些东西始终未曾改变。那道裂痕依然清晰可见,但此刻,仿佛有一缕微光,正试图从裂缝中透进来。
这缕光,是否能照亮前路,甚至……弥合某些东西?林青不知道。他只知道,心底某个沉寂的角落,因为她的这次出现,又重新变得柔软而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