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先生到访的余热未散,一封来自省外贸局的加急公函,又为“北匠合作社”添了一把火。公函正式通知:经省里研究决定,推荐“北匠手工艺合作社”作为本省特色工艺美术品的优秀代表,参加今年秋季在广州举办的第61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
广交会!
这个名号,如雷贯耳。对于“北匠”这样一个从东北农村成长起来的合作社来说,能登上这个“中国第一展”的舞台,其意义,丝毫不亚于拿到国际订单。这是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自己的绝佳机会,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开拓更广阔市场的黄金通道!
消息传来,合作社再次沸腾了!但沸腾之后,是巨大的压力和前所未有的挑战。距离秋季广交会开幕,满打满算只有四个多月时间。如何在这短短时间内,准备好能在这个万商云集的顶级展会上拿得出手、镇得住场、引得来人气的展品和方案,成为摆在“北匠”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
陈山河立刻召集全体管委会和骨干成员,召开战前动员会。会议的气氛,兴奋中透着凝重。
“机会难得,挑战巨大!”陈山河开门见山,“广交会不是咱屯子里赶大集,那是高手如林的地方!咱们带去的,不能只是产品,得是能代表咱‘北匠’水平、体现咱东北特色的‘硬货’!得让全国的、全世界的客商,一眼就记住咱!”
首要任务:确定参展核心展品。
简单的家具陈列肯定不行,必须有亮点。大家讨论激烈。
石根提议:“就带咱最拿手的明式书房系列!做工扎实,有文化底蕴!”
王老蔫认为:“得带点新花样!比如咱新琢磨的那个带火炕元素的矮桌,有东北特色!”
李杏枝从市场角度考虑:“是不是应该带些更实用、适合批量订单的现代中式系列?比如客厅套装。”
郑怀古一直沉默着,最后磕了磕烟袋锅,一锤定音:“都带!但得有个‘压轴的’!俺琢磨着,搞一件‘镇馆之宝’!”
他提出一个大胆设想:制作一套融合东北地域特色和最高工艺水平的“白山黑水”大地屏(或大型多宝格),以长白山、松花江为创作灵感,运用最复杂的榫卯结构和精细雕刻,展现北国风光的壮阔和“北匠”工艺的极致。
这个想法极具挑战,但一旦成功,震撼力无疑是最强的。陈山河拍板:双线并行!一方面,由郑怀古挂帅,抽调石根、赵小满等精干力量,成立“广交会精品突击组”,全力攻关“白山黑水”大型地屏;另一方面,由李杏枝、王老蔫负责,精选、优化现有成熟产品系列,包括明式书房、现代中式客厅、以及融入东北元素的特色小件,组成常规参展阵容。
第二任务:视觉形象与宣传准备。
“酒香也怕巷子深”。陈山河意识到,必须做好展会包装。他请县文化馆的朋友帮忙,设计“北匠”的展会标识和宣传画册。要求突出“手工”、“匠心”、“东北特色”等元素。画册内容要包括合作社简介、工艺特点、工匠故事(特别是郑怀古的传承)、精品案例等,中英文对照。同时,准备一套介绍合作社发展历程和制作工艺的简易展板和小视频素材(请县电视台帮忙拍摄)。
第三任务:人员培训与现场演示。
计划在展位上设置一个小型现场操作区。由郑怀古或石根带领一名学徒,进行简单的榫卯制作或雕刻演示,让客商直观感受“北匠”的手工魅力。这对演示者的技艺和心理素质都是考验,需要提前演练。同时,对参展人员(初步定陈山河、李杏枝、石根,外加一名翻译)进行外贸知识、商务礼仪和简单英语口语的突击培训。
第四任务:后勤保障与行程安排。
广州远在数千里之外,布展、运输、人员食宿、展品保管,都是新课题。李杏枝负责制定详细预算,联系可靠的物流公司,办理相关手续。王老蔫负责协调物资准备和运输包装,确保展品万无一失。
任务分解下去,整个合作社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高速运转起来。
郑怀古的“精品突击组”压力最大。那件“白山黑水”地屏,设计复杂,工艺要求极高。老爷子带着石根等人,日夜泡在工作室里,反复推敲设计图,挑选最极品的木料(一块巨大的、纹理如山水画般的东北楸木),每一个榫卯,每一刀雕刻,都力求完美。车间里,常亮着灯火。
李杏枝跑县里、跑省城,沟通设计、联系印刷、办理手续,忙得脚不沾地。
石根一边参与精品制作,一边还要抓常规产品的质量把关和新学徒的培训。
就连新学徒们,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干活格外卖力,生怕拖了后腿。
四个多月的时间,在紧张、忙碌、期待中飞快流逝。夏去秋来,当院子里的老杨树开始飘下第一片黄叶时,“广交会”的脚步,近了。
“白山黑水”地屏终于完工。当它被缓缓立起在车间中央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近三米高的屏风,气势恢宏,楸木天然的山水纹路与精心雕刻的松柏、江水图案浑然一体,繁复而精准的榫卯结构让它稳如磐石,每一个细节都闪耀着匠心光芒。郑怀古抚摸着屏风,眼中满是疲惫,更充满了自豪。
其他参展产品也全部就绪,打包装箱。宣传资料、名片、合同样本一一备齐。参展人员的行装也已打理妥当。
出发前夜,陈山河召集所有社员,站在院子里,做最后的动员。身后,是即将南下的展品箱。
“明天,咱们就要带着咱‘北匠’的心血,上广交会了!”陈山河的声音在夜风中清晰而有力,“咱们带去的,不只是几件家具,是咱双河堡子的脸面,是咱东北老工业基地工匠的志气!大家在家,守好摊子,搞好生产!我们在前方,一定全力以赴,打响咱‘北匠’的品牌!等着我们的好消息!”
“旗开得胜!”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在夜空中传得很远。
广交会前夜,“北匠合作社”这艘从黑土地起航的小船,已经整装待发,即将驶向南海之滨,迎接一场意义非凡的“大考”。逆袭的路上,每一步都是新的征程。这一次,他们要将“北匠”的旗号,插到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