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李星辰停了下来,看向众人,“你们若有反对意见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李星辰看向众帝王,不过,没有人愿意做这个出头鸟,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再说两句。
“好!你们不说,我继续说……”李星辰丝毫不客气道,“你们求长生,而不得!求江山万世而不得,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固然,你们中很多开国之君王为天下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如轻徭役,轻赋税,给予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惩治贪腐,优选人才……但你们的后世子孙则全部忘记了祖宗创业之艰难!从小生活在安乐窝中,不知百姓之疾苦……”
“你们嘴里念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你们没有理解‘水之道’,所以,你们再雄才大略,却依然无法补上所缺的部分!你们始终不愿意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托起你们江山的是百姓,而毁掉你们江山的依然会是百姓。”
李星辰说着,看向底下一众帝王,见有几个嘴巴动了动,似乎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怎么?想说就说!”
“他们这是乱造反,忘了皇家的恩德!”刘邦突然来了一句。刘邦这样说,是因为东汉时,农民起义高发,数量多达四五十次。
“忘了皇家的恩德?”李星辰嗤之以鼻,“你皇家的恩德是什么?难道是,‘死者悲于窀穸,生者戚于朝野’?”
刘邦已经看到东汉吏治的腐败,外戚专政、宦官擅权、卖爵鬻官,所以,一时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脸色很是难看。
李星辰看大家又都不说了,继续道:
“压迫民众的结果是什么,当利益集团固化之后,阶层固化必将到来。阶层固化之后,这个社会必将分裂,分裂的结果,你们都看到了,造反是必然的选择!”
“贫苦百姓,若一日有三餐,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谁愿意造反,还不是给逼上了绝路!”
“历代王朝,延不过三百载,为什么?一朝一代,开国者知民众之疾苦,所以,会给民众以休养生息,给民众以机会,但,当资本利益集团垄断或固化之后,阶层便会固化,这个时间段基本在建国后150年左右,阶层固化之后,阶级矛盾必然产生,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来打破这种僵化的阶层固化顽疾,那王朝必将走下坡路。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可惜,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或者,即便有人认识到这一点,也无力改变这一点,这是统治集团的悲哀!”
“你们有人相信因果之说,有人不信,因果之说并不是迷信,事物有规律,有因必有果,你们通过暴虐手段,通过残暴手段,通过欺压,通过压榨种种手段得来的东西,终究是要还回去的,你这辈子看不到,不代表你的后代看不到。”
李星辰话语一落,一众帝王皆是心神一震,如果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谁要跟他们说这些话,打死他们都不会相信的,可现在,他们看到了他们的后人是如何被别人夺去了江山,下场是如此凄惨,英明勇武如大明太祖皇帝,孙子最后一样丢了江山,还被人逼着吊死在了煤山。
铁血事实就在眼前,他们不得不信,只是他们高高在上惯了,不愿意相信罢了。一众帝王皆是沉默不语。
李星辰见这一众帝王依然不愿开口说话,缓缓道:“你们善听圣人之言,可你们却也篡改圣人之言来愚弄百姓,来为你们的统治服务,可你们应该想到的是,你们愚弄民众,把百姓教化成愚民,岂不知,要强盛一个国家,需要民众中不断有精英出现,愚民虽能暂时获得统治的便利,长此以往,民愚则国不盛,没有精英支撑的王朝,最后皆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李星辰看了一眼众帝王,又道:
“愚民是统治者最大的败笔,因为文明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几个精英能做到的。愚化民众,那是自断文明传承!”
说到这儿,李星辰转身,看向一片精致的山石后面,“各位圣人,请你们现身。”
什么?各位圣人?什么意思?一众帝王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个仙人还能请来一众圣人?
这时,一直在边上看戏的小百科也慢慢来到场地边上,看向山石后面。
山石后面,慢慢的有人走出。
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荀子、鬼谷子、李淳风、袁天罡、释迦牟尼、柏拉图、苏格拉底……
一个个千百年前的人间圣人一一走出。其中一部分帝王是知道某些圣人的,并且也以圣人所言来管理治下百姓。
这些圣人一出现,便看到了李星辰近前的小百科,那个已经直接幻化成小女孩模样的小百科。
令众多帝王和老道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只见众多圣人来到小女孩面前,齐齐鞠躬:
“院长!”。
“院长?”李星辰惊讶,这是什么鬼?小百科什么时候成院长了。
“嗯?”小百科显然也是有些懵,“院长?”小百科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我做过院长吗?”不过,小百科没有问别人,只是小声的自己嘀咕了几声。随即便嬉笑道:“你们真客气,大家都坐啊,我不管事,我只是看看。”
“好!”众多圣人齐齐答应,然后再恭敬一礼,便纷纷找位置落座。然后他们才看向李星辰,当他们看到李星辰时,却突然都有一种无比熟悉的感觉,可这种熟悉的感觉是哪来的,是怎么一回事却说不上来。
“各位高贤大德!”李星辰站起来,对着一众圣人深深的施了一礼。
“嗳嗳嗳……使不得,使不得!”一众大德高贤紧张得一个个都站了起来,立即向李星辰回礼。
“各位圣贤,请坐,请坐!”李星辰见这帮圣贤这么客气,自己不免也有些紧张起来,比之刚才面对这些帝王还要紧张些。这些帝王虽然是帝王,一旦走下王位说不好听一些,也就真没有什么了,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思想文化留存,若真要说值得尊敬,还是得看眼前的这些大德高贤。
“今天请大家来,是想随意聊一聊。”李星辰表明请这些大贤来此的目的,“你们的思想、圣辉普照大地,值得后人敬仰!”
“嗳嗳……说不得,说不得!折杀我等了!” 一众大贤又是紧张得一个个站起身来,向着李星辰抱拳,谦逊道。
“圣者,贤明也!达者也!智者也!值得世人敬仰!”李星辰接着道。
“要不,我们就请孔老夫子先来跟大家讲一讲?”李星辰征求大家的意见。
“不可!”没想到那孔老夫子一口拒绝,“大先生在此,怎有我叨叨的份。”孔老夫子拱了拱手,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大先生?”李星辰不解,“大先生是谁?”
“大先生,唯李先生尔!”孔老夫子说着,对着老子深深的鞠了一躬,“请大先生上坐开讲。”
“请大先生上座开讲!”没想到,现场所有圣贤皆是起身一礼,皆是要请老子上坐开讲。
“使不得,使不得!”老子还是直摇手,“院长在此,怎有我开讲的份。”
老子说着,看向小百科,一脸的真诚。
“我就看看,你们聊!”小百科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怎么看都跟这些圣贤口中的什么院长搭不上边啊。
李星辰感觉有些莫名其妙,这小百科到底是什么来历,虽然与自己共处时间也不短了,而且与自己也是更为默契,但李星辰始终不知道小百科的来历,小百科是怎么回事。
但不管怎么样,请来这么多圣贤,总是要请人聊聊的,不聊怎么行呢。李星辰想了想,既然那么多人想请老子上坐一讲,那看来,自己还真的请老子来讲讲了。于是,李星辰拿出一本书来,正是《道德经》文本。李星辰看向老子道:
“据史书记载,这本《道德经》是先生所着,可否请先生就《道德经》跟大家讲一讲?”
李星辰这样一说,老子面上很是为难的样子,又回头看了一下小百科,见小百科根本没有想搭理自己的样子,老子显得很无奈道:
“咳咳!讲一讲就讲一讲吧,不过,也没什么好讲的。”老子嘴上说着,人却没动,还是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李星辰见状,立即把手里的《道德经》给老子送了过来。
老子很客气的接过书,然后轻轻的随意的翻了一下,“咳咳!”老子又咳了起来,“此书,此书,似乎有改动,唉!真不该传于世间……”老子说着一声长叹。
“的确有改动?”李星辰也看过道德经,也是知道这本书有较多版本,不过,他也难辨真伪,“既然这样,那就更要请先生讲解一二了。”李星辰有些迫不及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