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号,面试准时开始。
我抽到了6号,嗯,很好,不算靠前的位次,也不必等到最后等到心态崩掉,还是个传统意义上很顺的数字。
感觉从知道自己笔试得了第二名,心态上有质的改变后,随时觉得自己强的可怕,感觉连老天都在帮我。
第四位进去的时候,轮到我抽题。
每个人有差不多半个小时准备时间。
如果前面一个人进去比较久的话,我还能多思考一会儿。
嗯,抽到的是三年级作文课,说课,不是模拟授课,作文题目是:记一件让自己高兴的事情。
唔,没想到呢。
我把1-6年级的课文、语文园地,甚至日积月累都研读了一遍,胡老师也交代了说课或者授课技巧,但是都没想到我会抽到作文课。
这么应用性强的课,看来新课标对读写能力的侧重力度是非常大的。
唔,我心态是真的好,还在想这些有的没的。
发了两张草稿纸,嗯,我的手都不抖,说明其实潜意识里我是胸有成竹的。
我从二年级开始教思郑和萌萌作文课,二升三的心态我了解。
写事写人想象作文,我上了三年作文课,每种小学作文我都准备了很多遍。
新课标我都翻烂了,课程要求与标准我熟悉。
两张草稿纸,一张写写画画,一张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写我的课堂设计。
半个小时的时间一下子就结束了,嗯,只要有个框架就好了。
进门,按照林老师强调的流程和礼仪,打招呼,鞠躬,自我介绍。
三个评委老师,中间的老师是主评委,他没有任何废话,直接让我开始汇报我的课堂设计。
我详细描述了我的课堂导入,互动环节以及引导过程,全程大概只说了十分钟左右。
主评委听到我说“以上是我的课堂设计,请各位老师点评”之后点了点头,又笑了一下,对左边的老师说:“王老师有没有什么问题?”
他左边的女老师头也没抬,听到主评委的问题,抬起左手往耳后抿了一下挂下来的头发,翻了一下自己刚才的记录,指着其中一个问题问我:
“直接从情绪导入,让三年级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小情绪,学生能理解你的意图吗?
三年级都是八九岁的年纪,写实都做不到,你一个写事的作文,着重点不在事,而在情绪,会不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哇哦,这个老师看起来小小的,柔柔弱弱的,问的问题好犀利哦。
我好久没在脑子里给自己一巴掌了,刚恢复了这个功能,在脑子里给自己打醒了。
我这是太放松了,我竟然在这么严肃紧张的场合,在思考老师的提问之前,想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我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回答王老师的问题:
“的确对比于写实实在在看得到的东西,情绪对于刚从写话阶段过渡到作文阶段的小朋友来说,是更难表达和描写的。
所以很多三年级的小朋友,都会选择用套路写文章。
就以咱们今天的作文题为例,如果不用我的这种导入方式,所有交上来的作文都会是,有一天,天气怎么样,事件是怎么发生的,最后说一句那天我真的是太开心了。
这是作文吗?这不是,这还是低学段的写话,是简单的白描和记录。
而新课标对三年级的要求,就是要逐渐摆脱这种写话的风格,去学会写一篇真正的作文。
所以我先让大家去感受最难表述的那部分,高兴,你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在回忆自己高兴的样子的时候,会自然去想,我这么高兴的时候,当时在做什么,事情自然而然就被引导出来。
而且,高兴也分等级,我会引导孩子描述自己不同的事情高兴的等级程度,让大家知道,描述情绪不只是写一句我开心极了,我好难过,还有很多心里的想法,身体的反应可以写。
我还会配合课程内容,找一些反应情绪的照片,让大家描述看到的内容,让情绪的描写也都变成写实描写。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作文,不管写难忘的事,难过的事,焦虑的事,他们就都知道怎么下手了。”
主评委点头,王老师跟主评委交换了一下眼神说:“就这样吧。”
主评委往右边看了一眼,右边老师摇摇头,表示没有提问。
然后主评委又笑笑:“很有经验嘛……都快说服我了,那我问一个刁钻点的问题吧……”
我瞬间集中注意力,甚至身子微微前倾,想听得更仔细一些。
主评委看到我的样子又笑了,真是一个和蔼的人。
“小学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想问下你,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让学生爱上写作文?”
这要不是是在面试现场,我都想扶额了。
这个问题我要是能解决了,全国语文老师和小学生家长都要奉我为神了。
不过看主评委样子还挺和善的,应该不是故意为难我,可能只是想听听我的办法,而不是让我真的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他自己也说他的问题很刁钻嘛。
我考虑了一会儿,回答:“爱上作文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作文真的是孩子学习语文的时候,最害怕的作业。
我也知道热爱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但是热爱得发自内心才行,老师只能引导,不能强迫,越强迫越事与愿违。
我的经验和方法是,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字记录的工具性。
就是让他们知道,学会用文字记录,是有用的,能帮助自己日常生活,有时候甚至有大作用。
比如,日记,能记录自己逐渐忘记了的事情。
比如,科学记录,能把知识传承。
比如,经典书籍,能流传千古。
像大家都在背的《论语》,就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下来了孔子日常说的有哲理的话啊。
大家也可以把自己平时想到的话记录下来,以后翻看,就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我会这样引导孩子,再在日常的教学中,选取其中良好的内容阅读出来,提升孩子的参与度和荣誉感,培养孩子记录的习惯。
书面表达不挑性格的,如果总是让大家说,落到纸面上可能就了了几个字,有些内向的孩子还不敢说。
但是写就不一样了,任何性格的孩子都可以写出来,甚至内向的孩子,内心表达更丰富。
意识到写作记录的实用性,就会想着去记录,记录成了习惯,就会不那么怕去写了。
不怕就是很好的开端,虽然还谈不上热爱,至少先不那么排斥。”
主评委又继续点头,不知道他是习惯性鼓励,还是对我很满意。
三个老师交换了一下眼神,在手里的表格上写写画画,然后告诉我,可以了,去叫下一位进来。
哦耶,结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