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家教回来帆哥就给我打电话了,约我周六晚上一起吃羊肉汤,吃完陪我一起去摆摊。
“我觉得羊肉汤对你效果特别好,趁着天气还冷着,多补几次。”
我的关注点却是,如果补的效果是三个月痛一次变成一个月痛一次的话,我能不能把喝过的羊肉汤都吐出去呀……
毕竟那个痛感太非人了,痛得人脑子都不太好了。
但是,恢复正常女性的周期应该才是对的吧。
纠结。
“帆哥,我周六接了活了,下午下班比较迟,估计没时间去摆摊了。”
主要是担心,这一天十小时体力活干下来,估计晚上出门的勇气和力气都没了。
我买的小马扎还没到货,摆摊还是坐花坛,太累。
“你不是说酒店不用人了?那晚上是住琪琪那里吗?也不影响一起吃晚饭,我难得有个周末不被师兄压榨。”
“不是酒店里,是程大爷约我给绿化带换绿植呢。就在师大东路,这次时间比较久,下班比较迟,就不去看琪琪了。”
帆哥听我说要十个小时,有点沉默。
“你……刚结束,做体力活,有影响吗?你现在应该又攒了些钱了, 不用这么辛苦吧?”
“没影响没影响,日工资这么高的活,很难得的,想做还不一定有。帆哥你也难得休息,出去玩玩吧,别管我了。”
新衣服是万万不可能拿来干体力活的。
这两天的天气预报也看过了,多云,最高气温有个十度左右,那么做得累起来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出汗。
所以要洋葱穿衣法,多穿几件,多穿几层,方便穿脱。
我把秋衣外面套了一件旧毛衣,毛衣外面套卫衣,卫衣外面套我的军训服。
这样出门的时候可能会冷,但动起来就好了。
幸好我聪明,我觉得我可能还会长高的,买的军训服比较大,虽然军训的时候穿有点松垮,但是现在还能套冬装,哈哈,赚了赚了。
军训服耐造,上几次滚得跟泥巴一样的,洗刷干净了,照样还是硬挺挺的,很耐穿。
鞋子就是解放鞋,踩在泥巴里也不心疼。
琪琪听说我又去当“农民”,很心疼,也很不能理解我接了这个活为什么这么开心:
“你现在不是那么急缺钱,摆摊也能赚钱啊,顾云帆不是要给你当摆摊吉祥物了,干嘛还搞这么累。
你担心顾云帆没有你那个学长帅,卖不出去吗?”
这话听起来我是去卖帆哥的,哈哈。
“也不是,摆摊收入未知嘛,而且接活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帆哥会去帮忙。
我自己摆摊的时候可是空手回来过的,还要贴路费。
这个是稳赚,而且就在学校附近,路费都省了。”
琪琪拿我没办法,给我发来很多贴贴抱抱的表情包。
我的确不是那么急用钱,至少温饱是解决了。
这不是还有下学年的学费嘛。
还有就是,我也想着能够跟别的学生一样,想选什么选修课就选什么,大学的资源,很珍贵的,错过了,就没这个机会了。
我不想选选修课的时候,还要挑花钱最少的。
有机会赚钱的时候,多攒点在手里总是好的,这学期才刚开学,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我现在银行卡里攒着两千五,微信交完各种费、充了一卡通以后,还有两百多应急。
如果想日常生活不动到我的存款的话,除了固定的勤工俭学、家教收入,我还是得补充点其他收入的。
毕竟日常装备更新还是要钱的。
啊啊啊,我的另一双可以替换的新鞋还没买呢。
去年想买一双鞋,从夏天直接等到冬天,最后买了双冬款。
今年想买双冬款,这样子可以有的替换,解放鞋替换太冻脚了。
结果挨到现在,我觉得买冬款穿的时间又太短了,等明后天工资到手,要不还是买个春秋款吧,夏天忍忍也能穿。
啊啊啊啊,什么时候能想买鞋的时候就去买,一个星期七双鞋,天天不重样。
想想都美的慌。
周六一大早就起床了,六点半掐着食堂开饭的点冲进去,吃了两个大馒头加一碗粥,还给自己加了个鸡蛋。
要干体力活呢,得吃点硬货。
刚出寝室的时候其实还是有点冷的,一碗热粥下去好多了。
早晨的风吹过来还是会缩起来,但是不会抖了。
六点四十五出食堂,走到师大东路,也就是七八分钟。
还是去年干活的那些人,多了两个新面孔,很憨厚老实的两个大叔,看到我笑笑算是打招呼了。
董阿姨老远跟我招手:“哎呦,小丫头你怎么越长越漂亮了,这一穿跟电视里的女兵一样,真好看。”
哈哈哈,阿姨真会夸人,我这一层层穿得真的跟个洋葱一样圆,真的女兵长这样,估计跑都跑不起来,得拿来滚的,哈哈。
这条路不短,运货也不能只靠“员工”们的电瓶车了,有公司里的面包车运送一大批绿植,分段卸货。
治安好,也不担心被人拿走了。
我们先跟着一路卸货,再一段段种好就行。
我的考虑是对的,卸货十分钟,身上就有毛毛汗了。
早上冷一会儿而已,穿得少,干活利索。
真的再裹上棉衣,早上出门不冷,现在肯定出大汗了。
脱吧,怕着凉。不脱吧,身上黏糊糊难受。
所以我还是很有生活经验滴。
卸货是个累人的活,一板小花花也就二三十盆,一盆盆都不重,但是合在一起可不轻了。
一车拉个几千盆,一板板往下搬,这比体育场那里提前堆好了绿植的,累多了。
因为拉得距离长,我坐着程大爷的电瓶车先去最远的地方卸货,再慢慢一路种回来。
新来的两个大叔说,看我细胳膊细腿的,还挺能干。
程大爷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那是,我挑的干活的人,哪有看走眼的。”
还跟之前那些“队友”一样,新“队友”看我各种稀奇,一边干活一边打听我为啥在外面干活啊,大学生平时都忙点啥之类的。
聊着天干着活没那么累,很快就中午了。
这种活没啥上下班的概念,反正早点干完早点休息。
中途除了喝水上厕所,很少有人停下手来。
比较糟糕的是我的水杯太小了,在酒店里用,随时可以补充水还好,这大马路上有点不方便。
我就省着点喝,一个上午只敢喝半杯,现在渴死了,忍不住了,一口气干光了。
董阿姨真的给我带了炒面!
不是之前那些大叔们带的那种只见两根菜叶子的“初级版”炒面,是加了红烧肉、豌豆、香豆干的豪华版炒面。
还给我单独一个饭盒装着的,饭盒还是卡通版的。
“我孙女上小学的饭盒,现在不用带饭了,我洗干净了,赶紧吃,这保温袋效果一般。”
唔……有点感动。
其实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对人的感情,最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