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8日,清晨7点。江城基地的灵能核心实验室里,淡蓝色的灵能灯光将空间染成一片冷调,空气中漂浮着玄玉璧研磨后特有的细碎光点,落在实验台的“灵能核心2.0”原型上,像一层流动的星尘。这颗拳头大小的核心外壳由超薄灵钛合金打造,透过半透明的壳体,能看到内部缠绕的银灰色纹路——那是李哲团队根据玛雅金字塔出土的人皇时期灵能武器残骸,复刻出的“地脉灵能储存纹路”,此刻正泛着微弱的暖光,像是沉睡的能量火种。
李哲穿着防静电白大褂,手里捏着一把微型精密扳手,正弯腰调整核心底部的能源接口。他眼前的全息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核心的能量参数:“当前能量密度7.8灵能单位,传输损耗12%,稳定性偏差0.3%”。“还差点意思。”他对着对讲机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专注的沙哑,“小王,把昨天优化的纹路校准程序传过来,我再调一次接口角度,争取把损耗压到10%以下。”
实验台旁,助手小王快速敲击键盘,将程序导入李哲的终端。“哲哥,昨晚模拟测试时,损耗最低到过9.8%,但稳定性偏差会升到0.5%,要不要再平衡一下?”小王指着自己屏幕上的曲线图谱,“毕竟机甲在实战中,稳定性比那0.2%的损耗更重要,万一核心波动太大,灵能步枪可能会卡壳。”
李哲点头,指尖在终端上滑动,调整着校准参数。扳手轻轻转动,核心底部的接口发出“咔嗒”一声轻响,全息屏幕上的传输损耗数值开始缓慢下降:11.9%、11.2%、10.5%……当数值停在9.7%时,他立刻按下锁定键,目光紧盯着稳定性偏差——屏幕上的数字微微跳动,最终稳定在0.4%,没有超过安全阈值。“成了!”李哲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现在能量密度能稳定在8灵能单位,传输损耗9.7%,稳定性也达标,这颗核心能装到‘应龙-3号’原型机上测试了。”
实验室的另一侧,陈阳正坐在灵能感应椅上,戴着特制的灵视头盔,面前的屏幕上显示着他实时“看到”的灵能图谱。“我已经用灵视扫过核心三次了,内部的纹路没有断裂,灵能流动很顺畅,就是在靠近玄玉璧储能舱的位置,有一点微弱的滞涩感。”他摘下头盔,揉了揉太阳穴,“不过刚才哲哥调整接口后,那点滞涩感也消失了,现在整个核心的灵能循环像水流一样顺。”
“走,去测试场,看看这颗‘心脏’装到机甲上是什么效果。”李哲小心翼翼地将灵能核心2.0放进特制的防震箱,箱子内壁贴着一层玄玉璧薄片,能防止核心在移动中受到灵能干扰。
基地的机甲测试场位于西侧的山谷中,此刻“应龙-3号”原型机正静静停在场地中央。这台机甲比“应龙-2号”更显紧凑,胸甲位置预留了灵能核心的安装槽,淡银色的外壳上,新刻的灵能纹路从核心槽延伸到四肢,像是血管一样分布。马宏穿着机甲操控服,站在原型机旁,手里拿着测试方案:“今天的测试分三部分:续航测试、武器威力测试、机动性测试,每部分都和‘应龙-2号’的基础数据做对比,确保新核心的优势能体现出来。”
李哲和团队成员打开机甲胸甲的盖板,将灵能核心2.0小心地嵌入安装槽。当核心与机甲的能源系统对接时,一道淡金色的灵能从核心槽溢出,顺着机甲的纹路快速蔓延,最终在机甲全身形成一层薄薄的光膜。“对接成功!能源系统已识别新核心,灵能循环启动正常!”控制台传来技术员的喊声。
马宏翻身进入机甲驾驶舱,舱门缓缓闭合。他戴上操控头盔,眼前的全息界面立刻亮起,显示出核心的实时数据:“灵能核心2.0,能量密度8灵能单位,当前剩余能量100%,预估续航24小时,灵能步枪射程3000米,护盾强度等效160mm均质钢甲。”
“先测续航,启动低功率巡航模式,绕测试场行驶,记录每小时的能量消耗。”李哲对着对讲机下令。
“收到。”马宏操控机甲启动,原型机缓缓迈开脚步,沿着测试场的环形跑道行驶。控制台的屏幕上,能量消耗曲线平稳下降——每小时消耗4.1%的能量,按照这个速度,确实能达到24小时的续航,而“应龙-2号”在相同模式下,每小时消耗10.5%的能量,续航只有9.5小时,新核心的续航提升了近2.5倍。
“续航测试通过!接下来是武器威力测试!”李哲的声音带着兴奋。
测试场的尽头,设置了多层靶板——从10mm厚的钢板到100mm厚的复合装甲,共5级。马宏操控机甲举起灵能步枪,瞄准1000米外的第一级靶板。“灵能步枪充能完毕,能量输出强度8灵能单位,准备射击!”
“开火!”
一道刺眼的金色光束从枪口射出,瞬间击中靶板。10mm厚的钢板像纸片一样被穿透,光束余威未减,继续击穿了后面30mm、50mm的靶板,直到击中100mm的复合装甲才停下,在装甲上留下一个直径5cm的深孔。“威力测试数据出来了!1000米距离击穿100mm复合装甲,比‘应龙-2号’的60mm提升了67%!”技术员大喊道。
马宏接着测试3000米射程——这是“应龙-2号”灵能步枪的极限射程,在这个距离上,子弹的威力会衰减50%。而“应龙-3号”原型机的步枪在3000米处,依旧击穿了80mm的复合装甲,威力衰减仅25%。“太离谱了!”马宏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这核心的能量输出太稳了,就算到了极限射程,威力也没掉多少,以后对付仙族的重型护盾,终于有底气了!”
最后是机动性测试。测试场设置了障碍区,有高低错落的水泥墩、狭窄的通道和模拟战场的废墟。马宏操控机甲进入障碍区,启动高速模式。原型机的动作比“应龙-2号”更敏捷,转弯时的离心力更小,越过1.5米高的水泥墩时,落地更稳,灵能护盾的波动也更小。“机动性测试数据:转弯速度提升42%,越障高度提升30%,急停距离缩短25%,综合机动性比‘应龙-2号’提升40%!”
三部分测试全部完成,马宏从驾驶舱下来,脸上满是笑容:“这新核心就是不一样,机甲操控起来更顺手,能量也更足,就算连续作战一整天,也不用担心能源不够用了。”
就在众人庆祝测试成功时,陈阳突然开口:“哲哥,我刚才在灵视里看到,核心和玄玉璧好像能产生共鸣,要不要试试把玄玉璧碎片装到机甲上,看看能不能增强核心的输出?”
李哲眼睛一亮:“对啊!玛雅残骸里的灵能核心,本来就是和地脉中的玄玉璧矿脉联动的,说不定真能产生共振!小王,去拿一块玄玉璧碎片来,装到机甲的核心槽旁边!”
很快,玄玉璧碎片被固定在核心槽旁。当碎片与核心接触的瞬间,核心外壳的纹路突然变得明亮,全息屏幕上的能量密度数值开始快速上升:8.5、9.2、10.8、12!最终稳定在12灵能单位,比原来提升了50%!
“我的天!”技术员惊呼,“灵能步枪的威力也跟着涨了,现在1000米能击穿150mm的复合装甲,续航虽然会缩短到18小时,但输出强度提升太夸张了!”
陈阳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若有所思:“这应该就是‘地脉灵能储存技术’的关键——核心能吸收玄玉璧的能量,形成共振增强。以后在有玄玉璧矿脉的地方作战,机甲的战斗力能再上一个台阶,就算是仙族的反灵能场,说不定也能抵消一部分影响。”
“这个发现太重要了!”李哲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我们可以基于这个原理,开发‘灵能过载战术’——在关键时刻,用玄玉璧碎片激活核心共振,短时间内提升战斗力,不过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核心过热。”
当天下午,马宏申请了一次“反影卫实战演练”,地点选在秦陵基地周边的山林——那里的地形复杂,和影卫常活动的区域相似,还能利用秦陵的玄玉璧矿脉,测试核心的共振效果。
5台搭载了灵能核心2.0的改造版“应龙-2号”机甲,整齐地停在山林边缘。马宏站在指挥车上,拿着战术平板:“这次演练模拟影卫突袭玄玉璧矿脉,我们的任务是拦截并击毁2台搭载模拟吞噬菌弹的影卫机甲。注意,影卫机甲的速度快,擅长隐蔽,要利用新核心的续航优势,保持持续搜索,不要轻易脱队。”
“收到!”5名机甲驾驶员齐声应答。
演练开始,5台机甲分成两组,一组沿矿脉东侧搜索,一组沿西侧搜索。山林里的树木茂密,机甲的灵能护盾展开,将树枝和石块挡在外面。“东侧发现目标!正在快速移动,向矿脉方向靠近!”1号机甲驾驶员喊道。
马宏立刻下令:“东侧组牵制,西侧组包抄,不要让它靠近矿脉!”
1号机甲加速冲向目标,灵能步枪瞄准影卫机甲的腿部——那里是灵能驱动系统的薄弱点。“射击!”一道光束射出,击中影卫机甲的左腿,对方的速度瞬间减慢。此时西侧组的机甲已经绕到影卫机甲的后方,灵能护盾突然增强——驾驶员激活了玄玉璧碎片的共振,核心输出提升到10灵能单位,护盾强度增加到200mm均质钢甲。
“正面攻击!”西侧组的机甲同时开火,影卫机甲的护盾瞬间被击穿,机身被击中,冒出模拟爆炸的烟雾。“第一台击毁!”
就在这时,第二台影卫机甲突然从山林深处冲出,目标是矿脉的储存仓库。“它想引爆吞噬菌弹!”马宏大喊,“3号、4号机甲去拦截,5号机甲绕后,切断它的退路!”
3号和4号机甲立刻加速,灵能步枪连续射击,压制影卫机甲的行动。5号机甲则利用新核心的机动性优势,快速绕到影卫机甲后方,举起机甲的机械爪,抓住了影卫机甲的右臂——那里装着模拟吞噬菌弹的装置。“抓住了!”5号机甲驾驶员用力一扯,将装置扯下来,扔到远处的空地上。
失去武器的影卫机甲试图逃跑,却被3号和4号机甲围住。“最后一击!”三道光束同时击中影卫机甲的核心部位,对方瞬间失去动力,瘫倒在地上。“第二台击毁!演练成功!”
山林里响起欢呼声,马宏走下指挥车,看着归来的机甲,满意地点头:“新核心的实战效果比预期的还好,机动性和续航的提升,让我们在复杂地形里作战更灵活,共振效应更是意外之喜,以后对付影卫和仙族的机甲,胜算更大了。”
当天晚上,江城基地的指挥中心里,张杰正看着“灵眼-1号”卫星传回的最新监测数据。屏幕上,全球灵能波动图的太平洋区域,有一个醒目的红色光点——那是马里亚纳海沟的位置,灵能强度达到了8.5灵能单位,仅次于秦陵玄玉璧矿脉的10灵能单位。
“张队,这是‘灵眼-1号’连续三天监测到的异常数据,海沟区域的灵能波动很稳定,不是偶然现象。”林岚指着屏幕上的曲线,“而且波动的频率和秦陵、玛雅金字塔、西伯利亚灵能遗迹的频率一致,应该是灵能网络的第四节点——地脉灵能涌泉。”
张杰点头,看向刚从秦陵演练回来的陈阳:“陈阳,你能用灵能遥感确认一下吗?毕竟海沟太深,卫星监测可能有误差。”
陈阳坐在灵能感应椅上,闭上眼睛,双手结印。几分钟后,他睁开眼,脸色带着一丝惊讶:“我感应到了!海沟深处有一股很强的灵能,像是从地球内部涌出来的,比秦陵的矿脉更纯粹,而且范围很大,应该就是第四节点。如果能把这个节点接入全球灵能网络,我们的灵能防御网就能覆盖海洋区域,以后watcher再想从海上偷袭,就没那么容易了。”
“太好了!”张杰的脸上露出笑容,“林岚,立刻组织团队,制定深海探测方案,以‘奋斗者号’深潜器为基础,加装灵钛合金外壳和灵能护盾,还要研发能在深海工作的灵能机器人,争取下个月就启动探测任务。”
“明白!”林岚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需要准备的设备和技术参数。
李哲也凑过来,看着屏幕上的海沟数据:“如果第四节点的灵能真有这么强,说不定能为‘灵能核心3.0’提供技术灵感,到时候核心的能量密度还能再提升,机甲的续航和威力又能上一个台阶。”
“一步一步来,先把第四节点的情况摸清,再考虑后续的技术升级。”张杰拍了拍李哲的肩膀,“今天‘灵能核心2.0’测试成功,演练也很顺利,这是个好开头。接下来,我们要一边推进深海探测,一边加快‘灵能核心2.0’的量产,争取在2021年中,让所有‘应龙-2号’都换上新核心,为应对月球仙族的反灵能场做好准备。”
指挥中心的灯光明亮,屏幕上的全球灵能波动图闪烁着光点,像是人类文明的希望之火。窗外,江城基地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技术人员们正在加班加点,优化“灵能核心2.0”的量产工艺;机甲测试场里,新的改造版机甲正在进行夜间测试,灵能光束在夜色中划出明亮的轨迹。
2021年3月的这个夜晚,江城基地没有沉睡。灵能核心2.0的成功,马里亚纳海沟第四节点的发现,像是两把钥匙,为人类对抗仙族的战争,打开了新的大门。而那些为了守护文明而奋斗的人,正带着这些希望,继续在黑暗中前行,等待着黎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