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丝的蜕变,让远征队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由衷的惊喜。她身上那股稳定而强大的空间波动,以及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与从容,都预示着团队的核心战斗力,再次迎来了一次质的飞跃。
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一个无比现实,也无比严峻的问题,重新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他们,该如何离开这个充满了死亡与绝望的血色世界?
最初进入此地的星门,其能量伪装屏障已经被伊丽丝的血脉所解除。虽然那扇宏伟的星门依旧矗立,但“星灵”却给出了一个令人绝望的答案。
“主入口星门,是一个‘单向信标’。”“星灵”在主控室的全息屏幕上,展示出星门的能量流向图,“它的设计目的,是作为一个清晰的、能够跨越维度壁垒的‘灯塔’,指引在外流亡的同胞回家。它具备强大的接收与唤醒功能,但其本身的传送能量,早在数万年前的那次紧急跃迁中,就已经彻底耗尽。它……已经无法再次开启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刚刚燃起的希望。
“那我们岂不是被困死在这里了?”艾奥罗斯的眉头紧紧皱起。
“不完全是。”“星灵”切换了屏幕上的影像,“在避难所建造之初,除了用于‘回归’的主星门外,莉雅德琳陛下还主导建造了另一座,小型的、实验性质的星门。”
屏幕上,出现了一座结构远比主星门复杂精巧,但规模却小了很多的环状设备。
“我们称其为**‘薪火之门’**。”星灵介绍道,“它的设计理念,并非‘回归’,而是‘播撒’。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希格尔文明确定无法回归母星系,这座星门将被启动,将承载着我们文明火种的探测器、生态舱、乃至小规模的开拓队,随机播撒向宇宙中无数个具备生命潜力的未知世界,以一种‘广撒网’的方式,为文明的延续,博取一线生机。”
“它能用吗?”陆一鸣立刻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理论上可以。”“星灵”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确定,“但这座‘薪火之门’,在当年大撤离的混乱中,为了将更多资源留给方舟舰队,其最核心的‘空间谐振控制器’,以及为其供能的‘超高纯度零点能源核心’,都被拆除带走了。剩下的,只是一个空壳子。”
“换句话说,想要离开这里,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修复它。”
“星灵”随即在众人面前,展示出了“薪火之门”那复杂到足以让地球上任何一位顶尖科学家都感到头晕目眩、精神崩溃的完整设计图。那份图纸,涉及到的学科,横跨了高能物理、空间几何学、维度理论、灵能工程学等数十个领域,其中任何一个分支,都远远超越了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
“图纸和相关的基础理论,都在这里。”“星灵”平静地陈述着事实,“但我们缺乏制造‘空间谐振控制器’所必需的几种关键超稳定同位素材料,更缺少能够瞬间启动星门的那种、超高纯度的零点能源。”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个难题,看起来比之前“伪造”密钥还要无解。伪造密钥,本质上还是软件层面的破解。而现在,他们面对的,是硬件层面的、从零开始的创造。
这无异于,让一群刚刚学会使用青铜器的部落工匠,去尝试修复一台来自未来的超级量子计算机。其难度,不言而喻。
回归地球的渴望,与被困死在这个绝望世界的恐惧,在每个人的心中交织。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束手无策之际,陆一鸣的眼睛,却死死地盯着那份复杂到令人发指的设计图,那双漆黑的瞳孔中,非但没有绝望,反而燃起了一团无比炽烈的、仿佛要将一切不可能都燃烧殆尽的熊熊火焰!
他的大脑,在他的像素核心,在那本吞噬了海量知识的神秘书册的辅助下,正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飞速地浏览、解析、理解着眼前的这份“天书”。
“材料……或许有办法!”陆一鸣的声音沙哑,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力,“设计图上提到的那几种超稳定同位素,虽然我们没有,但它们的原子结构与物理特性,我可以通过我的能力,进行模拟!”
他看向众人,眼中闪烁着疯狂而自信的光芒:“我可以用之前得到的那种**‘镇魂黑铁’**作为基础的稳定矩阵,然后,用我的**「具现」**能力,以原子为单位,强行在黑铁的晶格结构上,‘打印’出缺失的稀有合金的微观结构!”
“至于能量源……”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能量源……我来想办法!”
这个无比疯狂的计划,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用一种超能力,去“打印”出神明级文明科技所需的核心零件?这听起来,比神话还要离奇!
“陆一鸣……你确定吗?”艾奥罗斯的语气中充满了惊疑不定,“这可不是捏泥人,那玩意儿的精度,恐怕要达到普朗克尺度……”
“我确定。”陆一鸣斩钉截铁地打断了他,“我有‘文明沙盘’可以进行推演,我有‘星灵’提供的完整理论作为指导,我还有你们。这一场豪赌,我们并非毫无胜算!”
他的决心,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一场堵上了整个远征队未来的、史无前例的希望豪赌,就此拉开了序幕。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星辰驿站”零号基地,这座沉寂了近十万年的避难所,第一次,重新恢复了某种程度的“活力”。
远征队的所有成员,都被动员了起来,投入到了这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宏伟工程之中。
陆一鸣成了整个计划当之无愧的核心。他不眠不休,将自己关在了“星灵”为他准备的、设备最齐全的一间实验室里。他利用神秘书册那恐怖的“文明沙盘”功能,消耗着巨大的精神力,对“空间谐振控制器”的每一个零件,进行着数以亿万次的模拟、计算与推演。
他时而紧皱眉头,在全息图纸前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时而又将一块块坚硬无比的“镇魂黑铁”,放置在特殊的仪器上,双目紧闭,伸出散发着淡淡像素光芒的双手。在他的操控下,那些黑铁的表面,会浮现出肉眼无法看见的、原子层面的、无比精妙的结构重组。这是一个对精神力和能量都造成巨大消耗的、无比精细的工作。短短几天,他就瘦了一大圈,眼窝深陷,但眼神却愈发明亮。
伊丽丝,则承担起了另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她利用自己刚刚觉醒的**“星脉编织”**能力,日夜悬浮在那座破损的“薪火之门”前。她闭着双眼,纤细白皙的手指,在空中轻柔地、有节奏地拨动着。
在外人看来,她似乎什么也没做。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正在用自己的意志,去小心翼翼地梳理、校准、和重新“编织”那些因为设备损坏而变得紊乱、纠缠、甚至断裂的空间坐标“丝线”。这项工作同样无比耗费心神,容不得半点差错。任何一根“丝线”的错误连接,都可能导致星门在启动时,将他们传送到某个恒星的核心,或者干脆就是一个无法存活的纯粹虚空。
而艾奥罗斯、“重锤”和“影子”等人,则在“星灵”的指挥下,负责为星门的修复工作提供一切后勤支持。他们拆卸着避难所内其他非必要的设施,从中获取可用的能源传导管线和基础零件,并按照图纸,为“薪火之门”重新铺设复杂的供能网络。
所有人都拧成了一股绳,为了同一个宏伟的、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贡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团队的凝聚力,在这场共同的奋斗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终于,在耗时近一个标准周之后,当陆一鸣将最后一个由他亲手“打印”出来的、闪烁着奇异金属光泽的、无比精妙的谐振零件,小心翼翼地安装到“薪火之门”核心控制器的卡槽中时——
“嗡……”
整座沉寂已久的“薪火之门”,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却让在场所有人都心头一震的嗡鸣。
紧接着,在星门环状结构的正中央,那个原本一片漆黑的区域,一个微弱的、如同风中残烛般的、针尖大小的光点,缓缓地、艰难地……亮了起来。
门,虽然还未开启。
但希望的薪火,在他们的手中,被重新点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