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内,时间仿佛重新开始流淌。林夕瘫坐在地,背靠着冰冷的石碑,急促的呼吸渐渐平复,但紧握着胸前古玉的手却丝毫未松。指尖传来的温热触感,以及玉身内部那清晰而稳定的、如同新生心脏般的搏动,都在一遍遍地告诉她——这不是梦。司溟,真的回来了。
虽然只是意识暂居于古玉之中,但这已是绝境中最大的奇迹。疲惫如同潮水般涌上四肢百骸,神魂因过度消耗而传来阵阵刺痛,可她的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弯起,眼中闪烁着劫后余生的晶莹泪光,更多的却是难以言喻的喜悦与安心。
“司溟……”她低声唤道,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与一丝不敢置信的轻柔,仿佛怕惊扰了玉中刚刚苏醒的意识。
古玉微微发热,一道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意念,如同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带着一丝茫然的试探,小心翼翼地传入她的识海:“……林夕?”
真的是他的声音!不再是之前化身那冰冷威严、带着距离感的语调,而是更接近本源意识的声音,虽然虚弱,却透着一种剥离了所有伪装后的、最本质的……温度?甚至能听出一丝刚刚脱离无尽死寂后的恍惚与不确定。
“是我!”林夕用力点头,泪水再次滑落,滴在古玉上,瞬间被吸收,仿佛被里面的意识急切地接纳了,“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适?”
玉中的意识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感知自身状态,随即传来回应,带着一种奇异的、仿佛重新学习如何表达情绪的笨拙:“……很……温暖。你的……气息。还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他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像是……被阳光照到的……冰原。冰冷依旧,但……有了温度。”
这个比喻让林夕破涕为笑,心中涌起一股酸涩的甜蜜。她能想象,对于在绝对死寂与冰冷中沉沦了不知多久的司溟而言,她生命的气息和情感的波动,是何等强烈的冲击与慰藉。
“那就好,那就好……”她喃喃着,将古玉更紧地贴在心口,仿佛想用自己的心跳去安抚他,“你刚刚醒来,还很虚弱,需要静养。守碑人前辈说,有古玉温养,你恢复只是时间问题。”
“守碑人……”司溟的意念波动了一下,透出恍然与一丝敬意,“原来是他……难怪。此恩……重如山。”
随即,他的意念再次集中在林夕身上,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关切,甚至……一丝后怕?“你……方才唤我,消耗极大。伤势如何?”
林夕心中一暖,摇了摇头:“我没事,只是有些脱力。调息一下就好。”她不想让他担心。
然而,司溟的意识似乎与她通过古玉产生了某种更深层次的共鸣,能更清晰地感知到她的状态。“莫要骗我。”他的意念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执拗的坚持,“你神魂震荡,气血亏虚。静心调息,我……助你。”
话音未落,林夕便感觉到,一股精纯而温和的寂灭本源气息,自玉中缓缓流淌而出,如同清凉的溪流,渗入她的经脉,滋养着她干涸的丹田与疲惫的神魂。这股力量与他以往霸道冰冷的寂灭之气截然不同,变得异常柔和,仿佛被某种力量细细地梳理过,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呵护之意。
林夕心中巨震。司溟自身意识初醒,尚且虚弱,竟第一时间不惜消耗本源来为她疗伤?这份心意,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尖,让她鼻尖发酸。
她没有拒绝,顺从地闭上眼睛,引导着这股温和的力量在体内运转。寂灭本源与她自身的至阴之气、往生印记的力量,在这份奇异的共鸣中,竟然水乳交融般和谐共处,修复伤势的效果出奇地好。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之前强行融合两种力量时留下的一些暗伤,也在被缓缓抚平。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的意识通过古玉这座桥梁,无声地交融着。林夕能感受到司溟意识深处那历经万古的死寂与孤独,以及刚刚苏醒时面对“生”的些许无措与……对她毫无保留的依赖与信任。而司溟,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林夕为他所做的一切所付出的代价,感受到了她那坚韧外表下深藏的脆弱,以及那份将他从深渊拉回的、炽热而纯粹的情感。
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密与默契,在无声中建立。无需言语,彼此的心意已了然。
不知过了多久,林夕的伤势稳定下来,气息也变得平稳。她睁开眼,看着胸前的古玉,轻声道:“谢谢你,司溟。”
玉中的意识传来一阵温和的波动,仿佛在说“无需言谢”。过了一会儿,他的意念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探究与凝重:“林夕,我沉眠期间……发生了何事?烛阴残魂……轮回井底……还有,你方才提及的‘守碑人’与‘复活之法’……”
林夕深吸一口气,知道是时候将一切告知他了。她整理了一下思绪,将从轮回井中的经历、遇到守碑人、得知石碑上的方法以及自己如何唤醒他的过程,尽可能详细地通过神念传递过去。
随着她的讲述,玉中司溟的意识波动时而震惊,时而凝重,时而流露出对烛阴的杀意,时而又对守碑人的出现感到恍然与感激。当听到林夕描述在轮回井底看到关于他年轻时刻意中断仪式拯救她和奶奶的画面时,他的意识明显停滞了一瞬,传来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被窥破隐秘的些许不自在,但更多的是一种……释然与淡淡的暖意?
最后,当林夕讲到守碑人指出复活的关键在于古玉和她自身,以及她不惜代价以心头血和神魂呼唤他时,玉中的意识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良久,司溟的意念才再次传来,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一种仿佛能融化万古寒冰的深沉情感:“……辛苦你了。为我……不值得如此涉险。”
“值得!”林夕毫不犹豫地回应,目光坚定如星,“只要你能回来,一切都值得!”
古玉在她掌心微微发烫,司溟的意识似乎因她这句斩钉截铁的话而剧烈波动起来。那种冰冷的、亘古不变的寂灭外壳,仿佛在这一刻,被彻底凿开了一道缝隙,有温暖的光照了进去。
“……好。”最终,他只回了一个字。但这个字里,蕴含了太多的承诺、太多的情感,重若千钧。
就在这时,守碑人佝偻的身影再次无声无息地出现在石室门口,他看着气息相连、意识交融的两人,古井般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笑意。
“意识共鸣已初步建立,比老夫预想的还要顺利。”他沙哑开口,“司溟小子,你既已苏醒,当知下一步该如何。古玉虽能温养,却非久居之地。欲重塑化身,乃至将来彻底归来,需寻得‘寂灭本源之海’中的‘生灭之莲’为引,辅以轮回镜碎片之力,方能在你这小丫头的至阴之体为炉中,完成真正的‘涅盘’。”
寂灭本源之海?生灭之莲?林夕和司溟的意识同时一凛。
守碑人继续道:“本源之海位于幽冥古道最深处,亦是寂灭之眼力量溢散凝聚之地,凶险无比,寻常生灵靠近即化飞灰。但你们二人,一为寂灭之主意识,一为至阴之体,且有古玉为桥,或可一试。至于轮回镜碎片……方才井底异动,老夫感应到有一片较大的碎片,似乎被冲击到了古道另一侧的‘往生河’支流附近,或许可循迹寻找。”
前路依旧漫漫,凶险未卜,但方向已然明确。
林夕与玉中的司溟意识交流一瞬,彼此都感受到了对方的决心。
“前辈,我们何时出发?”林夕站起身,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眼神已恢复了锐利与坚定。
守碑人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心口的古玉,缓缓道:“不急。司溟意识初定,你需要恢复元气。且让老夫先助你们稳固这‘玉心共鸣’之境,此乃应对本源之海侵蚀的关键。三日,三日后,再行出发。”
说完,他袖袍一挥,道道清辉洒落,将林夕与那古玉一同笼罩。一股祥和而强大的力量渗入,帮助两人更深层次地稳固那刚刚建立的、玄妙的意识连接。
石室内,光华流转。林夕盘膝而坐,古玉贴心,司溟的意识如同最温暖的港湾,守护着她的调息。前所未有的安心感包裹着她,让她彻底放松下来。
她知道,接下来的路依然艰难,但这一次,她不再是孤身一人。玉中的他,虽无声,却仿佛无处不在。他的意识,他的心跳,他的守护,都已与她紧密相连。
玉暖,溟心亦暖。这跨越生死的羁绊,将成为他们面对一切风浪的、最坚实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