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倾月走出老宅时,天光尚早,晨雾未散。
清溪镇的青石板路泛着湿意,远处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升起,仿佛昨夜地窖中那场惊心动魄的记忆只是一场梦。
但她知道不是。
铜钥仍在掌心滚烫,磁带贴身藏在衣袋里,像一颗不肯冷却的心脏。
她低头看了眼手中那块焦黑断裂的织机残片——木纹深处,一道极细的金线若隐若现,正是“浮空引”的痕迹。
这门传说中能让丝线悬而不坠、织出云霞流动之效的绝技,据传早已随天工阁焚毁而彻底失传。
可她刚刚亲眼看见了那段记忆回溯:三日前深夜,老吴头佝偻着背,在织机下掘出一块锈蚀金属片,动作熟练得如同演练过千百遍。
他走后,泥土被重新掩埋,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但苏倾月知道,那是最后一式“九转缂丝”的图谱残本。
她沿着村东小径缓步前行,脚步轻却坚定。
破伞铺就藏在巷尾拐角,低矮屋檐下挂着七八把油纸伞,风吹铃动,发出沙哑的轻响。
老吴头背对着门口,正俯身修补一把破损的伞骨。
他用极细的铜丝穿引于裂口之间,手法稳而精准,每一根丝线都像是凭空生长出来一般,自然嵌入缝隙。
阳光斜照进来,映得那铜丝竟泛出一丝微弱流光——是“浮空引”!
苏倾月缓缓走近,将手中织机残片轻轻放在案上。
“这手法,全天下只剩你会。”她的声音很轻,却如刀落石上,清晰无比。
老人的手猛地一抖,铜丝“铮”地崩断,飞溅而出,在空中划过一道银弧。
他没有抬头,也没有否认,只是沉默地放下工具,缓缓卷起左臂衣袖。
一道暗红疤痕赫然浮现,皮肉扭曲,烙印深深嵌入肌肤——【丙辰组·七号】。
六个字,如雷贯耳。
苏倾月瞳孔微缩。
阿九前日从档案碎片中拼出的残符编号,与此完全一致!
那个神秘组织“丙辰组”,竟是当年清洗天工阁的执行者?
而这七个活口,便是三百匠人仅存的火种?
“那一夜……”老吴头终于开口,嗓音干涩如枯叶摩擦,“我爹把我塞进地窖,说‘手艺不能断’。可等我爬出来时,大火已熄,尸横遍野。三百匠人,只剩七个活口,全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关押审查。”他顿了顿,”
苏倾月静静听着,指尖无意识抚过缠枝莲纹徽章。
它此刻微微发烫,似在回应某种共鸣。
“我能复原《千山雪》,”她说,“但我需要最后一针——‘心魂引线’。”
老吴头摇头:“缺了‘心魂引线’,再完美的技艺也是死物。此线非金非丝,必须以听见过《归月吟》之人的一缕发丝织入经纬,方能唤醒整幅图样的灵性。”
话音刚落,门外忽有脚步声轻响。
小满站在门口,聋哑少女清澈的眼睛望着屋内,手里攥着一支陶笛。
她不知何时被吸引而来,目光直直落在苏倾月颈间悬挂的玉铃上。
忽然,她抬手将陶笛凑到唇边。
没有乐谱,无人教授。
可一段变调的旋律竟自她指间流淌而出——断续、稚嫩,却诡异地契合《归月吟》的节奏。
每一个音符落下,玉铃便轻轻一震,徽章随之嗡鸣,仿佛久别重逢的召唤。
刹那间,苏倾月“心域”骤开!
十米范围内的时间仿佛凝滞,光影倒流——她看见昨夜城市某栋办公楼内,杜秘书伏案整理资料,突然门锁无声滑开。
一名戴手套的男人悄然潜入,动作专业而隐蔽,翻找文件柜最底层抽屉。
就在他抽出一份标有“丙辰”字样的档案时,袖口微掀,露出一个奇特图腾——双环缠丝,交叠如蛇吻。
画面戛然而止。
苏倾月猛然睁眼,心跳如鼓。
她立刻掏出手机拨通傅司寒号码。
电话接通瞬间,男人低沉冷冽的声音传来:“我已经让警方介入,杜秘书办公室正在封锁调查。”
“来不及了!”她语速急促,“他已经被人控制!监控会显示他突发心梗送医,但那是伪装——对方要的就是我们慌乱救援,暴露所有底牌!”
傅司寒沉默一瞬,随即冷笑:“你说得对。他们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所以现在不能动。”苏倾月眸光凛冽,“让他们以为鱼已上钩。而我们要做的,是反钓执线之人。”
她转身看向老吴头,目光坚定如刃。
“若您信我,就教我‘九转缂丝’最后一式。我不只要复原《千山雪》,更要让全世界听见那一夜的织机声——听见那些不该被抹去的名字。”
老人久久注视着她,又望向小满手中那支古拙陶笛,以及梁上轻颤的玉铃。
良久,他缓缓点头,声音沙哑却有力:
“好。但我有个条件——你要用真正属于‘她’的东西来做引线。”
苏倾月垂眸,指尖轻轻探入衣襟,取出一枚密封的小布袋。
打开一角,一缕乌黑长发静静躺在其中,光泽未褪,仿佛仍带着母亲的气息。
老吴头看着那头发,眼眶骤然湿润。
“果然是你……回来了。”当夜,清溪镇的老宅沉在一片寂静之中,唯有檐角风铃轻响,如低语呢喃。
苏倾月盘膝坐于织机前,烛火在她眸中跳跃,映出一片沉静而决绝的光。
她将母亲那缕乌发轻轻抽出,指尖微颤,却稳稳地穿入梭心——这是“心魂引线”,是血脉与记忆的桥梁,是唤醒《千山雪》灵性的唯一钥匙。
小满跪坐在角落,双手捧着陶笛,清澈的眼里盛满专注。
玉铃悬于梁上,随风轻晃,仿佛也在等待那一声破晓之音。
苏倾月深吸一口气,启唇默诵《归月吟》第一句。
音未落,心域骤开!
十米之内,空气如水波荡漾,尘埃浮游的轨迹清晰可辨,连烛焰跳动的频率都成了可读的密码。
她闭眼,手指翻飞,缂丝梭在经纬间穿梭如电,每一针落下,皆精准无比,仿佛不是她在操控织机,而是某种沉睡百年的技艺正借她的手重生。
小满的陶笛随之响起,断续却真挚,稚嫩却契合。
每一声笛音落下,玉铃便轻震一次,徽章嗡鸣共振,像是回应着百年前那些深夜不息的织机声。
一寸、五寸、一尺……
焦黑残片上的“浮空引”技法被她完美复现,金线凌空游走,竟真如云霞流动,不坠凡尘。
老吴头站在门边,拄着拐杖,浑浊的眼中滚下热泪。
他没说话,只是默默点燃了第三支安神香——那是天工阁旧礼,专为“复活之作”所设。
子时三刻,最后一针落成。
刹那间,整幅《千山雪》骤然泛起柔光,仿佛山巅初雪映月,清辉流转。
徽章表面那道裂纹缓缓弥合,一圈温润光晕自中心扩散,如涟漪般荡开。
苏倾月“心域”感知猛然扩张,清晰捕捉到屋外树影中一道极轻的呼吸——屏息藏匿,却逃不过她此刻通透的感知。
有人在拍。
她眸光微敛,不动声色,指尖却悄然在织机边缘留下一道暗记——以“q”代号惯用的加密纹路,埋入底布经纬。
若有人敢盗图传播,这枚“数字烙印”将在全球版权系统中自动触发追踪反制。
翌日清晨,社交平台突爆热搜:
#神秘少女直播复刻失传绝技#
#九转缂丝再现人间?#
苏倾月发布预告视频,画面中她立于老宅厅堂,身后是尚未完全展露的《千山雪》,前设百烛阵,光影交错如梦似幻。
她声音轻柔却坚定:“明日午夜,清溪镇老宅,我将现场复刻《千山雪》全过程,并首次公开‘九转缂丝’核心技法。”
弹幕瞬间炸裂。
“真的假的?这年头还有人会缂丝?”
“听说她之前就是那个匿名设计了故宫联名款的‘Luna’?”
“等等,这背景音乐……是不是《归月吟》变调?”
傅司寒来电时,窗外晨雾正浓。
他声音冷冽如霜:“你不怕打草惊蛇?丙辰组背后势力未明,他们若趁机动手——”
“我就是要他们来。”苏倾月打断他,唇角微扬,眼底却燃着锋利的火,“让他们亲眼看看,你们想烧死的艺术,是怎么活过来的。”
她挂断电话,抬手点燃第一支蜡烛。
火光摇曳中,弹幕悄然刷起一行又一行:
【匠魂不灭】
【听见织机声了】
【妈妈是清溪镇人,小时候听外婆提过这首歌……】
夜未至,风已动。
而风暴的中心,正静静等待下一夜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