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中国军人!” 这怒吼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仁安羌东南角战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出现,以及那支装备奇特、战术凶猛、语言却亲切无比的援军,给濒临绝望的英军注入了难以置信的勇气和力量。原本摇摇欲坠的英军防线,如同被钢筋加固,竟硬生生顶住了日军疯狂的反扑,并且与外侧“东方旅”的尖刀部队形成了有效的、 albeit 初步的呼应。
日军第33师团指挥部显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预想过被围英军的困兽之斗,也提防着可能从外围而来的中国援军,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一支完全不在预料之中的、战斗力如此强悍、且直接以雷霆万钧之势捅向他们侧后软肋的部队!更糟糕的是,这支敌军与内部英军的配合,虽然看似粗糙,却异常坚决有效!
指挥频道里一片混乱的日语嘶吼:
“报告!西北方向G区失守!敌军火力异常凶猛!”
“东南角英军正在猛烈反扑!他们得到了外围敌军支援!”
“侧翼!我们的侧翼被撕开了!敌军正在向纵深穿插!”
“请求战术指导!请求炮兵覆盖!”
腹背受敌!真正的腹背受敌!日军指挥官试图调动预备队封堵缺口,试图组织反冲击将突入的“东方旅”赶出去,但战场态势已经如同破裂的堤坝,缺口一旦被打开,压力和混乱便呈指数级增长。
李四禄率领的突击队,如同楔子般牢牢钉在了日军防线内部。他们不追求占领大片区域,而是专注于摧毁关键火力点,切断日军各阵地之间的联系,制造更大的混乱。mp40和StG-44在近距离的巷战和丛林混战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日军单发为主的三八式步枪在如此近的距离和如此密集的火力面前,显得笨拙而无力。
“机枪!左边那个沙包后面!给老子端掉它!” 李四禄一边换弹匣,一边冲着身旁的士兵吼道。
两名士兵立刻摸出手榴弹,精准地投掷过去。“轰”的一声,日军的轻机枪哑火了。
“向右迂回!跟英军那边接上头!”李四禄看到了不远处正在与日军逐屋争夺的英军士兵身影。
张三和他带领的狙击手\/精确射手们,则化身为战场上的死神,冷静地收割着任何试图重新组织抵抗的日军军官、机枪手和炮手。每一次短促而精准的枪响,都意味着日军指挥链上的一环断裂,意味着一个火力点的覆灭。日军的基层指挥陷入了瘫痪,士兵们只能凭借本能和残存的狂热进行着零散的、缺乏协同的抵抗。
查理则带着一部分人和缴获的日军通讯设备,尝试进行电子干扰,并监听日军的调动命令,为林晓的决策提供实时情报。
“林!日军正在从包围圈正面抽调部队回援!他们的正面压力在减轻!”查理兴奋地报告。
“告诉孙师长和英军那边,加大正面和东南角的压力!不能让鬼子轻易把兵力调回来!”林晓立刻下令。
战场的天平,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倾斜。
在内外夹击,尤其是“东方旅”这把锋利尖刀的持续切割下,日军在仁安羌东南角与西北角结合部的防线,终于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压力,发出了令人牙酸的、濒临破碎的呻吟。
先是小股日军士兵在军官阵亡、通讯中断后,开始出现溃退的迹象。紧接着,这种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一个关键的机枪阵地被“东方旅”的突击队拔除,导致相邻的两个日军步兵分队侧翼完全暴露,在英军和“东方旅”的交叉火力下迅速崩溃。
缺口,出现了!
如同大坝上裂开的第一道缝隙,浑浊的洪水立刻汹涌而出!
“缺口!打开缺口了!”观察哨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呼喊!
林晓在望远镜中看得分明,在日军防线的一处结合部,原本密集的火力网出现了断裂,土黄色的身影正在向后溃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和米字旗在那个区域交织出现,并且正在稳步向前推进!
“命令所有部队!向缺口集中火力!扩大突破口!向东南方向挤压!接应英军主力出来!” 林晓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但他下达的命令却清晰无比。
总攻的号角在这一刻吹响!所有还能战斗的“东方旅”士兵、孙部官兵,以及意识到生路已开的英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向那个不断扩大的缺口!士气如虹,势不可挡!
日军的抵抗在局部地区依然顽强,甚至发起了凶狠的肉搏反冲击,但在整体崩溃的大势下,这些抵抗如同浪花拍击岩石,虽然激越,却无法扭转乾坤。防线,如同雪崩般开始瓦解。
仁安羌的铁桶阵,被硬生生撕开了一个巨大的、鲜血淋漓的口子!生的希望,从这道口子中,如同黎明的阳光,倾泻而入,照亮了七千绝境中士兵的眼睛。
然而,崩溃的日军依然是危险的野兽。他们是否会组织起有效的撤退阻击?跳出包围圈的部队,是否会面临日军更凶猛的反扑?这道用无数生命换来的生路,能否真正通向安全?胜利的曙光已然显现,但通往最终安全的道路上,依旧布满了未散的硝烟和未知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