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把账本合上,笔尖在封面上顿了半秒,随即收进抽屉。她没开灯,只是站在柜台后,目光扫过阅读角那张木桌。铜灯安静地立着,灯罩干净,灯泡是昨夜新换的。留声机闭合着,唱片未动。一切如常,可她知道,昨夜那盏灯确实亮到了凌晨四点十七分。
她没回那条短信。
但今天,她把读魂会的标识收了起来。帆布包搁在脚边,里面装着那本《民间符咒考》的复刻样本,还有一张未署名的收据。她没打算再用它联系城南印务,至少现在不会。她只是把包拉链拉紧,手指在拉头上来回滑了两下。
门铃响了。
她抬头。一个青年站在门口,穿深灰夹克,背没挺直,像是习惯性地缩着肩。他手里没拿包,也没带伞,进门时脚步很轻,却在门槛处停了一瞬,仿佛不确定自己该不该进来。
“请问……”他开口,声音不高,像是怕惊扰什么,“这里是栖夜书屋?”
“是。”林小满从柜台后走出来,站定在书架旁,“您找什么书?”
青年没答。他目光缓缓扫过店内,最后落在阅读角那张木桌上。他的视线停了几秒,又移开,像是在确认某样东西是否存在。
“我听说……”他顿了顿,“有人在帮死人完成心愿?”
林小满没动。
“谁告诉你的?”
“网上有人提了一句。”他终于看向她,“说这里有个‘读魂会’,能听见那些没说完的话。”
“那你听到了?”
“我没来过。”他摇头,“但我朋友……他可能来过。”
林小满等他继续。
“他叫周予安。”青年说,声音低了一度,“我听说,有人见过他。”
林小满眉梢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你认识他?”她问。
“我们是一个班的。”青年说,“也是……最后见他的人之一。”
林小满没接话。她转身从书架取下一本《城市异闻录·修订版》,指尖在书脊上轻轻一划,确认那道压痕还在。她没打开,只是把它放在柜台上,封面朝上。
“你说你是他朋友?”她问。
“是。”青年盯着那本书,“你这书……是从哪儿来的?”
“旧书复刻。”她说,“私人渠道。”
青年忽然往前一步,手指几乎要碰到书页,又收回。“这书……他有一本。一样的封面,一样的压痕。他出事前两天,还在看。”
林小满看着他。
“你怎么会认识他?”青年终于问出这句话,语气变了,不再是试探,而是质问,“你根本不像是会和他说话的人。”
林小满笑了下,很轻。“那什么样的人才会和他说话?”
“安静的、胆小的、总坐在后排的。”青年说,“他话不多,但会记别人的事。比如谁喜欢哪本书,谁丢了笔记,谁在考试前熬夜。他记得,但从不提。”
林小满沉默片刻。“那他有没有告诉你,他喜欢谁?”
青年一怔。
“他喜欢一个女孩。”林小满说,“但他没说出口。直到最后。”
青年的脸色变了。“你……你怎么知道?”
“我查过。”她说,“校友记录、班级群聊、旧照片。他没留下太多痕迹,但总有人记得一点。我整理资料时,看到了他的名字。”
她从抽屉里取出一本册子,翻开一页,上面是手写的名单,夹杂着几行注释。她递过去。
青年接过,目光落在“周予安”三个字上。旁边写着:“2019级三班,曾捐赠图书《未寄出的情书集》至校图书馆,未归还。”
“这书他借出去了?”青年声音发紧。
“是。”林小满说,“但他没还。”
青年猛地抬头。“不可能。他那天……就是去还书的。”
林小满心头一震,面上不动。“他还给谁?”
“我不知道。”青年摇头,“但他那天早上给我发了条消息,说‘得绕远路,不然赶不上还书时间’。我问他借了什么书,他没回。”
林小满指尖轻轻敲了下柜台。
“他出事的那条路,不是回家的近道。”青年声音低下去,“他特意绕过去的。可没人知道他要去见谁。”
林小满没说话。她想起《引魂录》上那滴墨迹,想起校服残片背面浮现的暗红纹路,想起周予安魂体消散前那句“谢谢你,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有人知道”。
可他还想还书。
这个念头像一根细线,轻轻扯了一下。
“你为什么现在才来?”她问。
青年沉默。
“周予安走了快一个月。”她说,“你之前从没找过这家书店?”
“我……最近才听说。”青年说,“有人在论坛发帖,说在一家书店看到周予安的名字。我一开始不信,可后来……有人拍了张照片,书页上写着他的名字。”
林小满知道他说的是哪本书。
“你相信鬼魂能回来?”她问。
“我不知道。”青年说,“但我知道他不会无缘无故绕路。他不是那种人。他守规矩,守到连迟到一分钟都会道歉。”
林小满看着他。
“如果你真见过他……”青年忽然说,“如果你真帮过他……替我问一句。”
“问什么?”
“问他……那天,到底要把书还给谁。”
林小满没答。她只是把那本《城市异闻录》推回书架,换了一本《执念回响:灵魂与文字的共鸣》放上柜台。书页边缘有细微的磨损,像是被翻过很多次。
“这本书。”她说,“他可能会喜欢。”
青年盯着书,没伸手。
“你没告诉我你叫什么。”林小满说。
“陈默。”青年说,“周予安叫我阿默。”
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他总说,名字太普通,但我说,普通才好,不容易被记住,也不容易被忘记。”
林小满点头。
“你有他的照片吗?”她问。
陈默摇头。“手机被撞坏了。警察说,现场没找到他的书包。”
林小满记下这一点。
“你最后一次联系他,是什么时候?”
“出事当天早上。”陈默说,“他发了条消息,说‘得走了,书得还’。然后……就没音讯了。”
林小满手指在柜台上轻轻划了一下。
“你有没有想过,他要还的书,可能不是从学校借的?”
陈默一愣。“什么意思?”
“如果那本书……不是图书馆的呢?”
“那会是谁的?”
林小满没答。她只是转身从柜底取出一张便签纸,写下一行字:“周予安,车祸当日绕道,为还书?还给谁?”她把纸压在账本下,圈出“还书”二字。
陈默看着她动作,忽然说:“你到底是谁?”
“一个整理故事的人。”她说。
“可你不只是整理。”陈默盯着她,“你好像……知道他没说出口的事。”
林小满抬眼。
“你见过他,对不对?”陈默声音发紧,“他是不是……有话要带给我?”
林小满没否认,也没承认。她只是问:“如果他有话,你会信吗?”
“我不知道。”陈默说,“但我得知道。他最后在想什么,他为什么走那条路,他要把书还给谁……这些事,像石头一样压着我。”
林小满看着他。
“他没怪你。”她忽然说。
陈默一震。
“他没怪任何人。”她说,“他只是……有件事没做完。”
陈默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你走吧。”林小满说,“如果你还想来,灯还会亮。”
陈默没动。“你不会告诉我更多了,是吗?”
“现在不能。”她说。
陈默点点头,转身走向门口。手搭上门把时,他停下。
“那本书。”他指着《执念回响》,“如果他来过……能不能……留个痕迹?”
林小满没答。她只是走过去,把书轻轻翻开,放在阅读角的桌上。封面朝上,书页安静。
陈默看了那本书最后一眼,推门离开。
门铃轻响。
林小满没动。她等了几秒,才走回柜台,打开监控回放。画面清晰,陈默进门、说话、离开,一切正常。可就在他踏进店内的那一瞬,铜灯的灯丝忽然颤了一下,像是被风吹动,可门窗都关着。
她把那段画面截下,放大。
灯丝晃动的瞬间,陈默的影子在墙上偏移了半寸,像是被什么轻轻推了一下。
她关掉屏幕,翻开账本,在“陈默”名字下写了一行小字:“活人,但灯有反应。为何?”
她合上账本,走到阅读角,伸手轻触《执念回响》的封面。
书页忽然翻动,停在中间一页。
那页原本空白,此刻浮现出几行淡灰色的字迹,像是用铅笔轻轻写就:
“阿默,书我没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