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家所在的八线城市郊区,曾经是早已停产的厂区外职工大杂院,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场突如其来的炒作,让大杂院成为旅游热点。昔日的“老、破、小”,如今游客络绎不绝。即使造成了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大杂院依旧保留了那份质朴与温情,居民们依旧热情好客,邻里间守望相助,成为都市中难得的温情角落。
在这里贫穷不再是负担,而是生活的底色。孩子们在巷子里嬉戏,老人们在树荫下闲聊,游客们驻足拍照,仿佛时光在此停滞。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名气而改变,这里依旧弥漫着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那份淳朴的生活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巷口的早点摊依旧准时出摊,热气腾腾的豆浆油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最重要的是价格依旧亲民,分量依然足实。周边的小商铺的商品开始涨价,但居民们依旧坚守着那份初心,不为利益所动。坚守着最后的善良与真诚。
没有性别歧视,没有年龄歧视,没有地域偏见,没有高低贵贱,大家平等相待,彼此尊重,构筑了一个传统平民社会的缩影。
这种和谐氛围终于引来了不同的目光。
大杂院中央的一口古井成为焦点。井水被传得神乎其神,经有关权威检测机构检测,水质纯净,富含矿物质,竟成了游客争相品尝的“圣水”。
据说其中一种神话般的活性元素极易被人体吸收。这一发现迅速引发了资本的狂热追捧。据说,每瓶250毫升的活性元素水售价高达140元,当然,这已是后话。井边的老柳树下,居民们依旧围坐闲聊,孩子们依旧在井边嬉戏,任由游客提水装桶,不为所动。
人间不应存在净土,大杂院的居民被腾退,安置到了25公里外的青城山下,一处建成多年但尚未入住的小区里,新居虽现代,却少了那份熟悉的热闹。
昔日的邻居们再次欢聚一堂。宽敞明亮的新居令人欣喜,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可负担的房贷更让生活无后顾之忧。种种美好汇聚在一起,仿佛为居民们开启了一段崭新现代生活的篇章。
在附近小镇上,一辆经过改装的八角纯电全自动煎饼车正熟练地摊着煎饼。车内传来清晰的语音提示:“两个鸡蛋,不要小葱,微辣,加火腿肠,7元,请扫码支付。”
不远处,那辆老旧的煎饼车被擦得锃光瓦亮,饼铛下依然燃着微弱的火苗。煎饼车上摆放着几把搪瓷茶壶,两侧贴着“茶水免费、自斟自取”的告示。
煎饼车旁,一凡爸挺直了身子,脸上挂着讨好的微笑,目光紧盯着从自动煎饼车驾驶室中取出保温饭盒、缓缓朝自己走来的一凡妈。他的耳后贴着脑机接口贴片,身上穿着智能外骨骼辅助支架,如今已经能够自如行走或站立,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据说,这套设备来自一个名为云端的高科技企业的助残项目,是通过百万分之一的概率抽奖获得的。
事实上,由二老成立的一凡信托基金、一凡助老基金、一凡助学基金以及一凡助残基金已经开始惠及大杂院的老邻居们,并逐渐扩展到周边乡镇。然而,他们无法在家中睹物思人,于是决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两人坐在老旧的煎饼车前,目光不时地扫向停靠的公交车或网约车,心中满怀期待,渴望看到那个日思夜想的身影。
在遥远的未知星系中,卓一凡伫立良久,仰望星空,心中默默为家人的平安祈祷。
随后,他握紧双拳,意识到自己已抵达陌生的恒星,必须迅速适应,全力以赴地挣扎求存,没有丝毫退缩的余地。
他告诫自己,必须坚守本心,坚决不让自己迷失在时间的支流中。减少量子纠缠,回到家园的目标绝对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