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他正在洞府前的庭院中演练剑诀,“墨守”短剑化作一道乌光,如游鱼般在方寸之间穿梭,轨迹灵动莫测,带着一股内敛的锋锐。忽然,他心有所感,剑势一收,乌光敛入袖中。抬头望去,只见一道淡青色的流光自吴清风师尊洞府方向而来,轻盈地落在院外,显出一道窈窕身影。
来人身着内门弟子服饰,气质温婉,眉目如画,正是二师姐柳如烟。她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即将面临重大关口的肃穆,但看向赵小二时,眼神依旧柔和。
“赵师弟。”柳如烟声音清柔,如同山间清泉。
“柳师姐。”赵小二连忙上前见礼,将柳如烟请入院中石桌旁坐下,熟练地烹煮灵茶。他知道,柳如烟师姐修为早已达到炼气期巅峰,距离筑基只差临门一脚,近期一直在为闭关做最后准备,此刻前来,定有要事。
灵茶的清香在庭院中弥漫开来,暂时驱散了修炼带来的紧绷感。
柳如烟接过赵小二递来的茶杯,指尖微微有些冰凉,她轻呷一口,放下茶杯,目光落在赵小二身上,仔细打量了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师弟修为进境神速,根基却依旧如此稳固,灵力凝练,神识……似乎也远比寻常炼气八层修士强韧,看来此次外门大比,于你而言,收获匪浅。”
赵小二谦逊道:“师姐过誉了,不过是侥幸有所领悟,还需沉淀。倒是师姐,气息圆融,神光内蕴,想必筑基之期不远了。”他能感觉到,柳如烟周身灵气隐隐与天地交感,已达到炼气期所能达到的极致,这是即将筑基的征兆。
柳如烟闻言,轻轻叹了口气,那肃穆之色又浓了几分:“不错,师尊已允我近日闭关,冲击筑基。”她顿了顿,目光直视赵小二,语气变得格外郑重,“我今日前来,便是为此事。师弟你天资卓绝,心性沉稳,筑基对你而言绝非终点。我闭关在即,有些关于筑基的感悟与注意事项,想与你分说一番,望你日后能有所借鉴。”
赵小二神色一凛,立刻正襟危坐:“师姐请讲,师弟洗耳恭听。”他知道,这是柳如烟在用自己的经验为他铺路,这份情谊,弥足珍贵。
柳如烟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开口道:“筑基一关,乃是修士蜕去凡胎,凝聚真元的第一步,亦是真正踏上长生大道的第一道坚实门槛。此关之难,难在三点:灵力、神识、心境,三者缺一不可。”
她伸出三根如玉般的手指,逐一细说:
“其一,灵力。筑基并非简单的灵力积累,而是质变。需将丹田内气态灵力,压缩凝聚为第一滴液态真元。此过程如同平地起高楼,根基不牢,楼宇倾颓。故而炼气期务必打磨灵力,务求精纯、浑厚。你如今灵力已带锋锐之意,这是你的机缘,但亦需注意,在压缩转化时,这锋锐之意可能成为双刃剑,需以更强的心神掌控,引导其融入真元,而非破坏平衡。寻常修士,只需准备一颗筑基丹,借其磅礴温和药力,护住经脉,助推灵力压缩即可。但对你而言,或许……需准备更多保障,例如‘护脉丹’,以防灵力质变时,那丝剑气伤及自身根本。”
赵小二认真点头,将“护脉丹”牢牢记在心中。他之前只关注筑基丹,却忽略了自身灵力的特殊性可能带来的风险,柳如烟的提醒可谓及时雨。
“其二,神识。”柳如烟继续道,“压缩灵力,凝聚真元,整个过程需以神识为主导,精细操控,不容半分差错。神识越强,对过程的掌控力越强,成功率自然越高。同时,筑基过程中,尤其是真元初成,沟通天地桥梁建立之时,会有外界灵气倒灌,若神识不足,无法有效引导炼化这些灵气,轻则真元不稳,重则经脉受损。我看你神识强韧,远胜同阶,这是你的优势。若能辅以‘凝神丹’之类滋养神魂的丹药,在闭关前将神识提升至当前境界的极限,把握更大。”她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赵小二一眼,似乎察觉到他神识的异常壮大。
赵小二心中微动,看来自己炼制凝神丹之事,虽未宣扬,但气息变化恐怕瞒不过这位心思细腻、同样擅长丹道的师姐。
“最后,也是最重要,最凶险的一关——心境。”柳如烟的语气变得无比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筑基过程中,尤其是灵力压缩至关键时刻,以及真元初生,内外交汇之时,心魔必至!”
“心魔?”赵小二目光一凝。他曾在杂役时听一些老修士提起过,但具体如何,却知之甚少。
“不错,心魔。”柳如烟颔首,“它无形无质,源于修士内心最深处的执念、恐惧、遗憾、贪婪……一切未能勘破的挂碍,皆可成为心魔的资粮。它会在你最紧要的关头,幻化出你最害怕见到的人,最不愿回忆的事,最渴求却不可得之物……或诱惑你放弃,或恐吓你崩溃,或让你沉沦于虚幻。”
她举了个例子,声音低沉了些:“我曾听闻,有位师兄筑基时,心魔幻化出其早已逝去的道侣,哭诉孤独,诱他放弃长生,同赴黄泉。若非其道心坚定,识破虚妄,险些便道消身殒。还有一位师姐,心魔幻化出她梦寐以求的结丹机缘就在眼前,只需她稍稍放松对灵力的控制便可触及,结果她信以为真,导致真元逆转,经脉尽碎。”
柳如烟看向赵小二,眼神锐利,仿佛要穿透他的内心:“师弟,你修行至今,可有何未能放下的执念?可有深埋心底的恐惧?可有求而不得的遗憾?筑基之前,务必反复叩问本心,将这些心结尽可能化解、看淡。筑基之时,无论心魔幻化出何等逼真的景象,无论它如何蛊惑、恐吓,你只需谨记一点——紧守灵台一点清明,坚信自身之道!一切外相,皆为虚妄!”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强调:“灵力易凝,神识可修,唯独心境,务必通透,不得有碍!此关无人可助,全凭自身。许多天资卓绝之辈,倒在此关者,比比皆是。”
赵小二听得心神震动,背后隐隐沁出冷汗。他回想起自己修行之路,从山村孤苦,到杂役艰辛,再到外门挣扎……爷爷临终的嘱托、被人轻视的屈辱、对长生不息的渴望、对强大力量的追求……这一切,是否都会成为心魔攻击他的破绽?
他沉默良久,才深吸一口气,郑重道:“多谢师姐指点迷津。心境之碍,师弟定当谨记,闭关前必当反复审视己身,力求通透。”
柳如烟见他听进去了,神色稍缓,语气也重新变得温和:“你也不必过于忧惧。平日行事,但求问心无愧,遇事沉着,不骄不躁,便是打磨心境。师尊常言,修行亦是修心。你性子沉稳,不慕虚名,耐得住寂寞,这已是极佳的心性基础。只需在闭关前,将自身状态调整至巅峰,灵力、神识、心境三者圆满,筑基之功,水到渠成。”
接着,她又细致地讲解了筑基丹服用的最佳时机(通常在灵力压缩遇到瓶颈时)、闭关地点的选择(要求灵气稳定、绝对安静)、以及筑基成功后初步巩固境界的要点等等。这些细节,都是她多年来查阅典籍、请教师尊以及观摩他人筑基经验总结而来,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夕阳西下,将庭院染上一层暖金色。柳如烟将杯中已凉的灵茶饮尽,站起身:“该说的,我都说了。修行之路,终需自身去走。师弟,望你早做准备,他日筑基,一帆风顺。”
赵小二起身,深深一揖:“师姐教诲,师弟铭记五内。预祝师姐此次闭关,马到功成,一举筑基!”
柳如烟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自信的笑容,点了点头,身形化作流光,翩然离去。
赵小二独立院中,良久未动。柳如烟的一席话,如同在他面前展开了一幅详尽的筑基画卷,既指明了方向,也清晰标注出了其中的险滩暗礁。
“灵力、神识、心境……缺一不可。”他喃喃自语,尤其是“心境通透,不得有碍”八字,重重敲在他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