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仪将手中情报仔细收好,目光坚定地望向窗外。她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充满危险,但为了改革,为了家族,为了国家,她没有退路。“准备好一切,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常仪低声对身旁的亲信说道,亲信领命而去,而常仪则陷入了新一轮的沉思,思索着如何才能突破困境,让改革之路柳暗花明。
第二日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常家书房的书案上。常仪身着素色长袍,神色凝重地坐在书房中,面前站着商会联盟派来的代表,一位身形精瘦、眼神锐利的中年男子,名叫林羽。
“常姑娘,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暗中对那些与旧势力相关的商号展开调查,果然发现了异常的资金流动。这些资金流向了几家看似普通,实则与旧势力关系紧密的商号。”林羽压低声音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
常仪微微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很好,辛苦你们了。接下来,我们要在商业上对这些商号施加压力,让他们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但行动要隐秘,不能让他们过早察觉到是我们在背后操作。”
林羽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常姑娘放心,我们商会联盟在商界经营多年,有诸多手段。只需略施小计,便能让这些商号自顾不暇。”
常仪微微皱眉,严肃地叮嘱道:“切不可大意,这些商号背后的旧势力根基深厚,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你们可利用市场竞争、商业合作等手段,逐步收紧对他们的控制。”
林羽恭敬地应道:“是,常姑娘。我们会小心行事。”
商议完毕,林羽悄然离去。常仪坐在书房中,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朝堂舆图上,心中又开始谋划起朝堂上的布局。
几日后,京城的商业街上,几家与旧势力相关的商号突然遭遇一系列麻烦。先是合作伙伴纷纷毁约,接着货物滞销,资金回笼困难,商号的生意一落千丈。而这一切,正是商会联盟在常仪的授意下所为。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常仪也开始了她的第二步计划。早朝时,大臣们正为改革之事争论不休,常仪不动声色地站了出来。
“陛下,近日臣听闻一些传言,京城中某些商号似乎存在不法商业行为,而这些商号与朝中部分大臣关系匪浅。臣以为,朝廷应彻查此事,以正朝纲。”常仪言辞恳切,目光扫过那些反对改革的大臣。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皇帝脸色一沉,问道:“常仪,你所言可是属实?若有证据,切不可姑息。”
常仪微微欠身,说道:“陛下,臣虽暂无确凿证据,但此事关系重大,还望陛下能派人深入调查。”
那些被常仪暗示的大臣们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心中暗自警惕起来。他们察觉到了常仪的意图,意识到一场危机正悄然降临。
退朝后,几位反对改革的大臣在吏部侍郎王大人的府邸中秘密商议。
“这常仪实在可恶,竟然从商业方面对我们下手。如今商号生意受挫,若不能尽快解决,恐怕会引发更多麻烦。”一位大臣满脸焦虑地说道。
王大人皱着眉头,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看来,常仪已经察觉到我们背后的势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应对。”
“可我们该如何应对?商会联盟在背后支持常仪,我们在商业上难以与之抗衡。”另一位大臣无奈地说道。
王大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既然商业上不行,那我们就在朝堂上做文章。联合更多大臣,给皇帝施压,让他停止调查,同时加大对常仪改革的反对力度。”
“但这样做会不会引起皇帝的反感?”有大臣担忧地问道。
“事到如今,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若不采取行动,我们的利益将受到更大损失。”王大人咬咬牙说道。
与此同时,常仪也在密切关注着旧势力的动向。她深知,自己的行动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惕,接下来他们必然会有所反击。
常仪回到常家书房,与亲信再次商讨对策。“他们肯定不会轻易认输,必然会在朝堂上有所动作。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联络清流党派,争取更多支持。”常仪神色冷静地说道。
亲信点头道:“是,姑娘。不过,旧势力在朝堂上经营多年,人脉广泛,我们想要争取更多支持,恐怕并非易事。”
常仪微微眯起眼睛,目光中透露出坚定:“无论有多难,我们都要试一试。改革势在必行,绝不能让这些旧势力阻碍国家的发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常仪一边指挥商会联盟继续对旧势力的商号施压,一边与清流党派负责人频繁联络,商议如何在朝堂上应对旧势力的反击。
京城的局势愈发紧张起来,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常仪深知,自己与旧势力的这场较量,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改革的成败,关乎着家族的命运,关乎着国家的未来。
旧势力会如何应对常仪的商业打压?他们是否会狗急跳墙,采取更激烈的手段?常仪又能否在这场经济暗战与朝堂纷争中,成功突破旧势力的阻碍,为改革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