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足以让一个潜藏心底的人,磨砺出洞穿黑暗的锋芒。
对于在长白山深处,正用海量知识将自己武装成科学鬼才的陈光同样如此。对于远在万里之外,提前修完哈佛双学位,又在华尔街的资本丛林里经受最后磨炼的苏琳溪,也是一样。
挪威,斯塔万格港。
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咸腥水汽,以及柴油浓味,从北海之上呼啸而来,吹得码头上林立的旗帜猎猎作响。巨大的“雷神之锤号”破冰勘探船,如同一座雪白的移动城堡,静静地停泊在泊位上,船身上复杂的雷达和钻井设备,在阴沉的天色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它即将启航,前往严酷的北极圈,开始为期半年的、由一家名为“北欧地质勘探”的挪威创业公司主导的高风险石油勘探项目。
在人群中,苏琳溪正与几位来自壳牌石油和高盛的代表一一握手告别。她身上穿着项目组统一配发的深红色极地防寒服,脸上洋溢着对即将到来的商业冒险的兴奋与期待,那笑容灿烂得体,找不出一丝破绽。
这是一个她无法拒绝的安排。在全球油价因地缘政治而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蓝景渊这招一举三得。表面上,这是为他最器重的“女儿”铺就一条顶级金融精英之路的慈父之举;而他的真正目的,却是让苏琳溪作为他最信任的眼睛,去全程监视这家创业公司的一举一动,窃取最核心的第一手勘探数据——在那个石油危机的时期,这些情报足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价值连城。而对于壳牌和高盛而言,让蓝景渊的“自己人”去监督这个他们不敢公开承认的高风险项目,也是一招完美的风险隔离。于是,苏琳溪便成了各方势力争夺中,一个完美的棋子。她名义上的任务是评估项目,实际上的任务是商业间谍。然而,这长达半年的、与世隔绝的航行,以及除了通过加密卫星与公司总部进行有限公务通讯外,禁止任何私人联系的严格保密协议,则为她自己的计划,提供了天衣无缝的掩护。
负责确认她登船的“眼睛”,就隐藏在那些前来送行的、衣冠楚楚的投行同事之中。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场看似天衣无缝的“深造”之旅,早已在半年前,就被苏琳溪精心策划成了一场完美的“金蝉脱壳”之计。
送行的人群中,有一个同样穿着深红色防寒服、身形与发色都与苏琳溪有七八分相似的女孩,她叫由美,一位来自日本、家境普通却才华横溢的地质学博士。两人相识于哈佛大学一场关于“未来能源与风险投资”的跨学科研讨会。苏琳溪敏锐的商业嗅觉与由美扎实的专业知识一拍即合,两人很快便成为了挚友。由于这个项目的高度机密性,加上苏琳溪是作为投资方在最后关头才确认的代表,所有的人员交接都通过高度设防的内部渠道完成,因此远在挪威的这家创业公司只收到过她的纸质档案,从未见过她本人。苏琳溪正是利用了这个信息差,匿名资助了由美一笔足以改变她家族命运的资金,唯一的条件,就是由美代替她,完成这次北极之旅。
“所有登船人员请注意,‘雷神之锤号’将于十五分钟后启航,请尽快完成登船手续。”码头的广播声响起。
“哦,天哪,我差点忘了!”苏琳溪突然一拍额头,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懊恼,“我准备了一份送给船长的礼物,是一瓶82年的拉菲,忘在车里了!”
她转身对那位名为戴维斯的高盛经理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戴维斯先生,能麻烦您一下吗?我为船长准备的礼物忘在了车里,就在停车场b区那辆红色的奔驰跑车上。我得留在这里陪客,实在走不开。”
戴维斯,蓝景渊的眼线,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他早已确认过那辆车,万无一失。况且,苏琳溪的登船Id卡和所有行李都已确认无误,在众目睽睽之下,她不可能凭空消失。
“当然,琳溪,乐意为你效劳。”戴维斯转身快步走向了停车场。
他没有看到,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刻,苏琳溪眼中闪过了一丝冰冷的光芒。她利用与几位代表继续寒暄的机会,悄无声息地将自己所处的位置,移动到了一个巨大的集装箱旁,正等着吊装上船。那里是整个码头监控的绝对死角。
“由美。”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轻轻呼唤了一声。
早已等候在人群边缘的田中由美,心领神会地走了过来。
两个女孩在集装箱的阴影里,仅仅用了不到十秒钟的时间,便闪电般地交换了身上那件一模一样的、印着各自名字的防寒服。苏琳溪更是将自己那张带着照片的登船Id卡,塞到了由美的手里。
“祝你好运,由美。”苏琳溪最后对她笑了一下。
“你也是,琳溪。”由美的眼中充满了感激。
当戴维斯气喘吁吁地拿着那瓶贵重的红酒跑回来时,他看到的,是“苏琳溪”正与几位西装革履的代表拥抱告别,然后转身,汇入登船的人流,最终消失在了“雷神之锤号”那巨大的船腹之中。
他看着那艘勘探船缓缓地拉响汽笛,驶离港口,最终变成海天之间的一个小白点,心中那块悬了半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他永远也不会想到,真正的苏琳溪,早已在交换夹克之后,利用人群的掩护,戴上了一顶鸭舌帽和一副黑框眼镜,从另一个出口,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码头。她坐上了一辆早已等候多时的出租车,手中拿着的是一套全新的名为“凯瑟琳·王”的合法身份证明,还有一张三小时后飞往香港的机票。
当飞机冲破云霄,将斯塔万格港的灯火远远甩在身后时,苏琳溪才缓缓摘下眼镜,靠在舷窗上,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窗外的夜空深邃如海,她的心,却比这夜色更加沉重。
半年的时间,这是她用尽了所有智慧和勇气,才从蓝景渊那张无形的大网中,撕开的一条微小的缝隙。她知道,一旦勘探船一返航,她的失踪就可能会立刻暴露。她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找到那个名叫陈光的少年,那个唯一可能与她站在同一战壕,共同对抗那个巨大阴影的盟友。
就这样,她成功地用一个天衣无缝的、长达半年的时间差,为自己赢得了绝对的自由,赢得了一个查明当年父母遇害真相的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