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星空,无尽深邃。
林玄、帝俊、太一、伏羲,四位大能悬立于冰冷虚空中,周身道韵流转,隔绝宇宙射线与混沌气流。眼前,是浩瀚无垠的星辰海洋,亿万星辰按照玄奥的轨迹运行,散发出或明或暗的光芒。
“开始吧。”林玄沉声道。他神识铺开,与帝俊的河图洛书、伏羲的八卦盘相互感应,迅速锁定了周天星斗大阵需要调整和嵌入“转灵内阵”的关键节点。
帝俊神情肃穆,河图洛书光芒大放,演化出完整的周天星斗阵图虚影,并标注出需要修改和加强的星辰位置。太一祭起东皇钟,钟声悠扬,定住方圆数万里的星空,防止布阵时能量波动干扰星辰运转。伏羲则全力推演,计算着混沌之气接引点的最佳位置,以及能量在星阵中流转的最优路径。
林玄则根据之前的推演成果,开始以自身混元法力,混合对混沌法则的领悟,在虚空中勾勒出一个个复杂无比的转灵符文。这些符文并非刻画在实物上,而是直接以大道之力凝聚,如同种子,准备植入对应的星辰之中。
四人配合默契,效率极高。只见林玄不断打出符文,帝俊以星辰之力接引,太一以混沌钟稳定空间,伏羲查漏补缺。一颗颗主星、辅星被悄然“改造”,其星辰本源中,被嵌入了一丝转化混沌的“灵性”。星空中,渐渐多了一些以往不曾有过的、极其微弱的能量漩涡,那是正在成型的“混沌接引阵眼”。
这项工作极其繁复精细,需要漫长的时间,但第一步,已然稳稳踏出。
不周山,盘古脊梁。
通天教主与帝江、后土两位祖巫,穿梭于不周山那雄伟险峻、威压无边的山体之间。通天教主手持炼制好的固山阵旗(形制古朴,蕴含大地本源气息与盘古意志道纹),仔细感应着山体内部那沉睡的“守护阵势”的节点。
帝江凭借其对空间的敏锐感知,后土凭借其与大地无与伦比的亲和力,不断为通天教主指引方向。
“这里!地脉交汇,意志凝聚!”后土指着一处看似普通的岩壁。
帝江撕裂空间,直接抵达节点核心。
通天教主立刻将一面阵旗插入特定方位,打入法诀。阵旗融入山体,顿时,一股微弱但确实存在的共鸣感从山体深处传来,仿佛沉睡了亿万年的巨兽,轻轻动了一下。
三人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一面面阵旗被精准地布置在不周山的关键节点上。山体表面看不出太大变化,但其内部,那股沉睡的守护力量,正在被一点点唤醒,不周山本身的稳固性,在缓慢而坚定地提升。
洪荒四极,天地尽头。
四组人马,分别抵达了东、南、西、北四极之地。这里已是洪荒边界,混沌之气弥漫,空间脆弱,法则紊乱。
东方太清、玉清、及几位龙族长老抵达东极,只见此地生机相对其他三极稍好,但依旧荒凉。太清老子以太极图定住虚空,玉清元始天尊施展大法力,将对应的天柱缓缓安放在预设的坐标上。天柱落定瞬间,玄黄之光冲天而起,与东方天地隐隐共鸣。随后,他们开始搜寻属性相合的灵兽。
其他三极,景象类似。南方炎热酷烈,西方煞气弥漫,北方玄冰覆盖。女娲、镇元子、接引、准提等大能,各展神通,安放天柱,稳定一方,并开始着手敕封圣兽的准备工作。
洪荒天地,从星空到大地,再到四极边际,一场史无前例的、同步进行宏大工程,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