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说服萧峰,大事可成。
至于如何劝说,苏澈胸有成竹。
以萧峰心系苍生的性情,只需从天下黎民切入,料想他不会推辞。
萧峰一行也望见了关外的苏澈,面露喜色。
萧峰身形一闪,率先掠来;段誉见状不甘落后,紧随其后;原本与萧峰并肩的虚竹略一迟疑,也施展轻功追赶上来。
苏澈凝视三人,暗自思忖:虚竹未得无崖子传承反倒因祸得福。
获佛门前辈真传后,假以时日必成少林新任方丈。”
自虚竹习得失传已久的洗髓经,再非昔日默默无闻的小沙弥。
玄生不仅时时带在身边栽培,此番营救萧峰也特意带上他,显然已将其视为 ** 。
转瞬间三人已至跟前,几乎同时抵达。
段誉抱拳笑道:苏兄,幸不辱命!我等已将大哥平安救回!
苏澈故作诧异:段兄弟何时与萧大哥结义?这二哥又是哪位?
段誉与虚竹不约而同望向萧峰。
萧峰爽朗一笑:四弟与二弟同我意气相投,在地牢中便结为异姓兄弟。
自然也将贤弟算在其中,还望莫怪为兄事先未言明。”
苏澈默然。
天道玄妙难测,虽世事变迁,这三人终究还是如宿命般结为了兄弟。
苏澈轻笑道:怎会如此扫兴,只可惜此处无酒,否则定要与大哥二哥和四 ** 饮一场。”
虚竹局促地摸了摸光头:三弟,贫僧乃出家人,不可饮酒。”
苏澈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二哥,如今我们既结为兄弟,有些话便可直言了。
小弟有几句话想对二哥说。”
虚竹见他神情认真,不禁好奇:三弟但说无妨。”段誉与萧峰也投来探询的目光。
二哥,苏澈正色道,当日我随大哥等人离开大雄宝殿,虽未目睹后续之事,但想必玄慈方丈临终前,定嘱咐你要好生照料令堂吧?
虚竹神色黯然:三弟所言不差。
家父先遭鸠摩智所伤,又受大哥一掌,终究未能熬过百杖之刑。
临终前确要我还俗侍奉母亲,可母亲见父亲西去,也随之而去了。”
萧峰面露愧色:二弟,是为兄对不住你。”
虚竹连忙摆手:大哥切莫如此。
父亲当时已存死志,为保全少林清誉,本就不愿苟活。”
苏澈趁势追问:那二哥为何仍留在少林?既已无人需要照料,更该遵从令尊遗愿才是。”
可父母俱已离世,我还俗又有何意义?虚竹困惑不解。
正因双亲仙逝,二哥更应还俗。”苏澈郑重道,至少要为玄慈大师延续血脉。”
段誉与萧峰闻言皆是一震。
萧峰恍然道:二弟,玄慈大师让你还俗,必是存了这番心思。
若仅为照料令堂,何须你脱离佛门?
虚竹沉思片刻,终是领悟:多谢大哥三弟点拨。
我这就去禀明方丈。”说罢朝不远处的中原群雄走去。
三人望着虚竹背影,相视而笑。
“三哥,耶律洪基的军队现在到哪儿了?”
段誉问道。
苏澈回答:“比预想的快,离雁门关只剩百里,明日就能抵达。”
段誉皱眉:“提前了一天。”
他看向苏澈:“三哥之前说救出大哥后就有办法避免宋辽交战,究竟是什么办法?”
萧峰惊讶道:“三弟真有办法?”
苏澈笑道:“确实有,就看大哥是否愿意了。”
萧峰欣喜道:“只要能免去战乱之苦,让我做什么都行。”
苏澈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大哥此话当真?”
“绝无虚言!”
萧峰催促,“快告诉我吧。”
苏澈望了望周围的中原武林人士:“这里不便多说,等二哥来了,找个安静地方再谈。”
萧峰和段誉见他如此神秘,更加好奇。
......
约莫一炷香后,虚竹神情黯然地走来。
三人明白,玄生大师已同意他还俗。
苏澈安慰道:“二哥不必难过,心中有佛便足矣,何必执着于出家?”
“心中有佛......”
虚竹喃喃自语,竟陷入顿悟。
苏澈暗惊:“这也太夸张了?果然是开挂的玩家!”
段誉想叫醒虚竹,被萧峰拦住:“四弟别打扰,二弟正在顿悟,我们静候便是。”
段誉惊叹:“书上说的顿悟竟是真的。”
三人守在一旁,连玄生等人也被他们拦下。
一炷香后,虚竹身上猛然迸发出强大气息。
三人面露喜色,转头望去。
虚竹周身气势不断攀升,身形缓缓离地而起,悬于半空。
萧峰三人对视一眼,心知这是要突破先天境界的征兆。
哈——
约莫一刻钟后,虚竹猛然睁眼,一声长啸震彻云霄。
澎湃的真气自他体内喷涌而出,雁门关外顿时飞沙走石。
中原群雄 ** 力较浅者被这股气 ** 退十余丈,就连玄生等高手也不得不运功相抗。
唯有苏澈三人纹丝不动,含笑望着突破成功的虚竹。
虚竹回过神来,察觉体内内力已化为先天真气,又惊又喜地走到苏澈面前:多亏三弟点拨,否则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突破。”
苏澈摆手笑道:二哥言重了,这都是你的机缘。
既然已成,我们快些启程吧,免得大哥和四弟久等。”
我们要去何处?虚竹疑惑道。
萧峰解释道:方才我与四弟向三弟请教如何化解宋辽干戈,三弟说此地人多耳杂,需寻个清净处商议。”
原来如此。”虚竹眼中闪过好奇之色,我也很想知道三弟有何妙策。”
苏澈笑而不语,施展凌波微步当先引路。
三人紧随其后,只留下中原群雄面面相觑。
不多时,四人停在一处山谷。
萧峰神色微变:三弟为何带我们来乱石谷?
乱石谷?段誉与虚竹面露不解。
苏澈望向萧峰:三十年前大哥一家在此遇伏。
大哥可知其中根本缘由?
玄慈方丈不是已经说明白了吗?萧峰皱眉,全是慕容博从中作梗。”
苏澈摇头:大哥未看透本质。
当年玄慈等人之所以中计,根源在于宋辽对立。
若慕容博谎称是大理段氏欲夺少林秘籍,玄慈可会轻信?
自然不会。”萧峰沉吟道,大理与少林素来交好,更无人相信大理会进犯大宋。”
要让宋辽百姓免于战火,唯有化解两国恩怨,逐渐消弭辽人与宋人之间的仇视。
否则即便眼下阻止这场战争,日后宋辽之间仍难免兵戎相见。
萧峰三人眉头深锁,沉默良久后,萧峰叹道:三弟,为兄曾劝谏陛下罢兵伐宋,却未能奏效。”
苏澈淡然一笑:大哥虽有心,却未尽全力。”
未尽全力?萧峰面露疑惑,见苏澈神色从容,便道:三弟有话不妨直言,为兄愚钝,不解其中深意。”
明日耶律洪基将率军至雁门关外,届时我会取其性命。
望大哥能出面收服三十万大军,借势登基称帝。
以大哥心系苍生的胸怀,若执掌辽国,必以两国百姓福祉为重,方可实现宋辽长久太平。”苏澈语气平静。
萧峰闻言大惊:三弟此言差矣!陛下待我恩重如山,萧峰岂能做此大逆不道之事?
苏澈目光转冷:耶律洪基兴兵南下,我必杀之。
其子嗣已在先前叛乱中尽殁,大哥身为执掌辽国半壁兵马的南院大王,继位顺理成章。”
段誉与虚竹齐声附和:大哥若能登基,宋辽定可永享太平!
萧峰仍摇头推辞:萧峰一介武夫,岂堪为帝?三位贤弟莫要玩笑。”
苏澈凝视萧峰:大哥本姓萧,亦是辽国皇族后裔,为何不能称帝?耶律洪基死后若无明君继位,辽国必将陷入内乱。
大哥忍见辽国百姓再遭战火荼毒吗?
这番话令萧峰神色变幻,内心激烈挣扎。
苏澈向段誉、虚竹递了个眼色,二人会意点头。
苏澈见状微微一笑,转身离去。
......
半个时辰后,萧峰三人归来。
萧峰眼中带着最后一丝希冀:三弟,当真非杀陛下不可吗?
苏澈点头道:耶律洪基狼子野心,从他挥师南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葬身雁门关外。”他微微一笑,问道:大哥可曾想好?是带着这三十万大军回上京称帝,实现心中抱负,让宋辽百姓免遭战祸;还是任由大军溃散,看着大辽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
萧峰苦笑道:三弟可真是给大哥出了道难题啊!不过你放心,大哥不会让你失望。
只是希望三弟能手下留情,那些将士都是奉命行事,南下并非他们本意。”
苏澈眼中闪过笑意。
果然,要说服萧峰这样的真英雄,必须从天下苍生着眼。
他当即应道:大哥放心,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伤辽兵性命。
至于如何收服这三十万大军,就要看大哥的本事了。”
萧峰神色舒展,自信地说:三弟不必担忧。
大哥虽是一介武夫,但麾下二十万将士还算忠心,否则耶律洪基也不会暗中将我囚禁。
至于他从上京带来的十万大军,等他伏诛后自然会归顺于我。”
苏澈忽然想起原着中萧峰曾在万军中擒获楚王、平定叛乱的壮举,辽兵对他本就敬仰有加。
他笑道:既然大哥胸有成竹,明日就看你的了。”
段誉见计议已定,欣然道:既然有了对策,我们就回去吧,中原群雄还在等着呢。”
四人回到营地,苏澈望着群雄,心想明日之事他们不仅帮不上忙,反而可能节外生枝。
于是朗声道:多谢诸位英雄前来相助。
不过接下来就不劳各位费心了,还请先行返回。”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玄生大师上前质问:苏公子此言何意?辽军明日就到,你却要我们离开,莫非当我们是贪生怕死之辈?
群雄纷纷怒目而视。
苏澈从容解释:诸位误会了。
方才我与大哥商议,决定由我们兄弟四人留下,借大哥身份混入辽营,挟制耶律洪基逼其退兵。
为稳妥起见,还请各位先回雁门关。”